小學數學教育效率策略解析

時間:2022-03-14 08:29:45

導語:小學數學教育效率策略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數學教育效率策略解析

在小學教育中的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提高學生對數學的知識掌握程度,也應當著力于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出教師在數學課堂上的引導作用,提高教學效率,并讓學生能夠在課下時間中將數學運用到實際生活的過程中,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所以,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勢在必行,不僅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也是提高學生數學邏輯思維、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徑。

一、小學數學對學生的重要影響

1、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小學數學教師僅僅將注意力放在學生的數學成績提高是遠遠不夠的,數學能力體現在邏輯思維上,所謂邏輯思維是教會學生能夠正確判斷事物的發展,并通過細致的觀察,對事物的發展進行分析、推理,進而得出結論。數學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小學階段是個體思維能力形成的時期,通過教師科學的引導,個體可以在此階段中養成利于今后長遠發展的重要技能。2、對學生進行非智力開發。人的心理活動經常受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所謂的非智力因素指的事意志、興趣以及動機,智力因素主要指想象力、觀察力和注意力。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智力因素應用較多,但并不意味著數學教育不能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實際上,學生在解答數學難題時獲得的興奮感、主動性都是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數學中的各種幾何圖形,也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創造力的重要視覺影像因素。

二、提高小學數學教育效率策略

1、在教育過程中體現素質教育。教育改革過程中,素質教育是重中之重,教師不僅僅要讓學生掌握課本中的知識,也要引導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中,讓數學成為解決實踐問題的重要工具。并且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愛思考的習慣,出現難題時要鼓勵學生去挑戰,注重學生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勇于挑戰的學生,教師應當給予表揚,樹立正面榜樣,進而在實踐中推進素質教育。2、強化對學生數學運用能力的培養。為了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對數學問題進行生活化處理,讓學生養成數學思維,自己動手解決問題。例如在“八的分與合”的授課中,教師可以將之轉化為小學生感興趣的故事,運用故事引入知識點,增加小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形象,讓學生著手解決故事中的問題。在這種教學的引導下,學生不僅很快會被吸引注意力,也可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自信心的提高,進而促進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也提升了課堂的趣味性。3、增加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數學和生活本來就是密不可分的,然而傳統的數學教學卻經常和實踐脫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設置更多和實際生活相聯系的題目,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在這方面,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通過計算機演示課本中的教學原理,讓學生能夠從多個維度中感受數學的魅力,并鼓勵學生舉出生活中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案例,提高學生的聯想和邏輯推理能力。4、優化數學教學背景。數學教學不應當是生硬的,數學教學的背后應當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增加更多的教學背景鋪墊,這樣能更加利于學生學習,減少課堂上不必要的時間浪費,讓學生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進入狀態。然而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卻忽視了對課堂教學背景的人文鋪墊,教師在教學生如何認鐘表時,可以讓學生先表演上課鈴聲響起時應該做什么,如果有人遲到了,遲到的人會有什么表現,然后讓學生看這個人遲到了多久,這種趣味性更強的教學方法可以減少課堂的枯燥,并讓學生很快記住知識點,起到了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目的。

小學教育作為個體各方面能力培養的基礎階段,將會對個體產生潛移默化的重大影響,在這個階段中,教育工作者必須給予重視,通過提高教學效率的辦法推進教學改革,讓學生們能夠在數學學習中不僅收獲到知識,也能獲得思維能力、自信心等方面的綜合提高。從教師的層面來說,提高教學效率不僅對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有著現實意義,也是發展我國教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推卸的責任。

作者:彭賢忠 單位:湖北監利縣師范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