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教學目標探究論文
時間:2022-10-25 11:25:00
導語:小學體育教學目標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教學目標是體育教學指導思想的具體體現,是體育教師組織和進行體育教學活動的指南,也是評價體育教學質量標準的依據。
本文談的體育教學目標是根據小學體育教學大綱,及江蘇省小學體育教學基本要求的精神,遵循體育教學目標的框架結構和分類系統及編制原則而具體確定的。
體育教學目標,是由學科教學目標,學段、學年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組成的。教學目標呈系統性和層次性,在教學目標系統中,下位目標都是其上位目標的具體化。課時教學目標是其最基本單位,體育教學目標基本是靠課時教學目標來實現的。
一、體育教學目標結構和層次
附圖{圖}
1.學段體育教學目標
學段體育教學目標是在小學體育教學目的、任務的基礎上,根據本學段教育與教學特點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本學段體育教學內容,確定本學段學生在體育知識、運動技能和情感發展等方面的目標,并通過一定的運動負荷實現身體發展的目標。
2.年級體育教學目標
在學段體育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本年級各項教學內容進行縱橫分析,并根據本校本年級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體育教學目標。
3.單元體育教學目標
在年級體育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本學期各項主教材進行縱向分析,根據學生具體情況,確定各項主教材的單項體育教學目標。
4.課時體育教學目標
以本年級體育教學目標和單項教材教學目標為依據,對各單項教材深入進行縱向分析,找出本年級各單項教材所應解決的主要問題,結合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情況,具體確定各項主要教材的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分別制定各課時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的區別
教學目標不是教學過程,而是具體、明確的教學結果,是以學生學習以后的變化為依據,表現在學懂、學會、產生興趣和追求等方面。教學目標是可以觀測的學生身心變化,用外顯行為動詞表達,它的實現是以學生為主體的。
教學任務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觀期望,它是以教師為主體的。
教學任務是教師期望和假設,缺乏量和質的規定性,觀察和測量都難以進行,因而教學效果也難以評價。教學目標將教學任務進行量化的規定,可觀察、測量,也可作為學生學習行為評價依據。教學任務僅限于教師所用,而教學目標則是師生共用的。描述教學目標可用具體的行為動詞,因而對教學過程的階段、深度、層次有明確的限定。教師依據目標而教,學生則借助學習目標明確學習方向,進行自我學習和自我檢測,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不僅比教學任務容易操作,有利于教學過程和效果的控制,重要的是將教學任務化為教學目標,能有效地促進由重教向重學轉化,讓學生得到發展。
三、小學體育教學目標的分類
小學體育教學目標分為運動負荷目標,知識目標,情感目標和技能目標。每個領域的目標又由低級到高級分為若干層次,其表達方式如下:
(一)知識領域的學習水平層次分級
1.記憶
①能記住動作要領和有關知識。②了解動作要領和有關知識。③知道動作要領和有關知識。
2.理解
①能說出某動作要領和有關知識。②會講某動作要領和有關知識。③懂得某動作要領和有關知識。
3.簡單應用
①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做某某動作。②能運用已學過的某某知識和原理。③能回答(講出、說出)某某道理。④能回答(說出、講出)某某動作做出的道理。
4.復雜應用
能用已學過的知識,解釋某某道理。
(二)技能領域的學習水平層次分級
1.體驗
能照示范、照片(圖片)嘗試(親自)體驗(體會)某某動作。
2.模仿
①能做出某某動作。②能做到某某樣子(程度)。③會做某某動作。
3.組合
①能將某某與某某動作連貫做。②能做出某某聯合動作。③能連貫做出某某與某某動作。
4.協調
①學生能不停地做出某某與某某動作。②能熟練地做出某某動作。③能不停頓做出某某正確動作。
5.熟練(自動化)
能準確自由地做出某某動作。
(三)情感領域的學習水平、層次分級
1.接受
①學生能注意聽教師講解,認真看教師示范。②學生對教師提出的某某要求能給予配合。③學生愿意聽教師講解,看教師示范,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2.興趣
①學生樂意按教師的某某要求去做。②學生對某某練習,精力集中(干勁大,情緒高昂),感到欣慰。③學生對某某動作樂意多次重復練習,產生愛好、傾向。
3.自覺表現,形成觀點立場
學生認識到某某活動(練習)的價值,在沒有人指導的條件下也能自覺地做,由傾向、愛好,經過內化形成觀點、立場,并經常習慣地自覺表現。
(四)運動負荷目標
運動負荷是指學生在體育運動中身體所承受的生理負擔量。適宜的運動負荷量,對增強學生的體質,掌握運動技術、技能,培養優良品質都具有重要意義。運動負荷的大小,是由練習的密度和強度即練習的重量、距離、速度、時間、數量和動作的質量等因素組成的。
課時教學目標中的運動負荷目標應該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適度、適量,并且落實到每一個學生。這樣更有利于全體學生體質的增強,能力的提高。
四、體育教學目標的編制
編制正確的教學目標,是實施目標教學的前提,是教學成功的首要條件。
小學體育教學目標的編制,必須遵循思想性、科學性、操作性、層次性和可測性的原則,依據教學三要素和教學目標分類理論進行編制。以一課時為例,方法如下:
1.要認真學習和鉆研體育教學大綱和體育教材,根據單元教學目的,疏理出本課時的知識點以及要完成的技術技能的要求。
2.根據本課時的教學內容及學生運動技能的起點和適應水平,確定本次課時的技能目標。
3.根據學生的運動能力、身體素質以及學校場地器材等實際情況,確定本課時的運動負荷目標。該目標應是絕大多數學生能完成的,同時也照顧到學有余力和體弱學生的不同要求。
4.確定目標要注意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做到檢查有方法,測量有依據,考核評估有標準。
- 上一篇:體育教學原則體系構建研究論文
- 下一篇:體育的育人作用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