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論文

時間:2022-02-12 08:55:00

導語: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論文

1把握特點,講究方法

目前,小學低年級學生多7-8歲的兒童,生理、心理等方面與其他時段學生具有較大的差別。從神經(jīng)系統(tǒng)看,7-8歲的兒童腦重約為1200克,已接近成年人水平,但在機能發(fā)育水平上與成年人有很大的差別,精細分化能力較差,易出現(xiàn)多余動作和錯誤動作,第一信號系統(tǒng)占主導,靠直觀形象刺激建立條件反射。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多做示范,讓學生多練習,但練習時間不宜過長,要合理地安排短暫休息;從運動系統(tǒng)看,他們骨骼軟組織較多,骨組織內(nèi)水份和有機物多,無機鹽較少,故骨骼彈性好,可塑性大,硬度和堅固性較差,易彎曲。肌肉中水份較多,蛋白質(zhì)和無機物較少,肌纖維較細,富有彈性,但肌力較弱,耐力差,易疲勞。在體育教學中應加強姿勢練習,可發(fā)展一些柔韌、靈敏和小負荷的力量練習,并注意對稱性練習,不宜做負荷大、持續(xù)時間長的練習。我在近三年的小學低年體育教學中根據(jù)這一特點,因人施教,挑選了合理的教材和教法,科學的安排運動量,采用短時間的游戲、小比賽等生動活潑的多元化方式教學,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愛好,促進他們得到全面、健康成長。如我校土橋村的黃天寶因3歲時不慎掉入土窯致使左腳出現(xiàn)微度畸形,通過入學后的2年體育訓練,目前已正常。同時,教學方法的選擇一定適合兒童的特點,使他們易于接受。教師的語言要兒童化,使他們易懂,可采用兒童常見、易懂的事例進行比喻,使所講的東西通俗化、直觀化,少用書面語言。所教動作的要領可編成口訣和兒歌。著重以示范教學為主,因為兒童的模仿力強,但抽象思維差,往往講10遍還不如做一遍的效果好。教學方法的選擇還要從實際出發(fā),注意游戲和娛樂色彩,或把教材變成游戲性質(zhì)。例如跳遠的教材可采用設一定障礙跳或設計成跳過“戰(zhàn)壕”去炸毀“敵人的碉堡”等,以便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達到課的教學目的。

2加強教育,培養(yǎng)興趣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差,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欠缺,對于體育活動的目的一片盲然,對為什么要上體育課,他們一概不知,他們圖的是好玩。上體育課全憑興趣出發(fā),對不感興趣的運動項目,提不起多大興趣,而感興趣的項目,可能會玩“瘋”。課堂上免不了會出現(xiàn)“冷”、“熱”病。如我在教學生學跳繩時,發(fā)現(xiàn)學生跳不了十幾下就累了,大部分學生不想跳,頑皮一點的學生可能會拿繩子去捉人、捆人。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我立即停止所有練習,把孩子召集在一起,講解跳繩的目的;經(jīng)過跳繩鍛煉后會達到什么效果;拿繩子捉人、捆人會出現(xiàn)什么不良影響等。同時,我還注重語言的啟發(fā)性、通俗易懂和聲調(diào)的溫柔。當小朋友們明確了跳繩是為了更好地發(fā)展腿部力量,跑起步來快,能跳得又遠又高時,他們練習的勁頭自然會大了。

3豐富形式,激發(fā)興趣

根據(jù)7-8歲兒童好動、好玩的心理特點,每堂課的教材內(nèi)容要多樣化,一般不少于三個項目,各項目的時間安排不宜過長,組織教學要緊湊,并嚴格遵守換項時間。因為,體育課一般在室外進行,外界的干擾較大,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下爬的都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課堂上教師過多的講解也會分散小學生的注意力。我曾多次發(fā)現(xiàn),當我在上面講得眉飛色舞,津津有味時,學生則在下面小動作不斷: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在東拉西扯。當我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立即停止了講解,也不懲罰那些做小動作的學生,而是立即改變了教學形式,組織一些有興趣的練習,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如30米跑,可采用追蹤跑、接力跑、往返比賽跑方法。立定跳遠也較枯燥,按常規(guī)跳,用不了幾次,他們就可能興趣不大了,這時可采用模仿青蛙跳、立定跳比賽等方法提高小朋友的練習興趣。小學低年級的體育課教學里,教師盡量做到少講解,多示范,多練習,還可穿插一些小比賽、小游戲等手段,提高學生們練習的積極性,完成課的任務,這是我通過實踐教學得出的結(jié)論。4發(fā)揚民主,營造氛圍

學生是一個有生命、有好惡、有主觀意識的人,在教學中如果時時處于被動、壓抑狀態(tài),談何主動性和能動性?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與權(quán)利,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形成健康、美好、愉快的氣氛與情調(diào),使學生在和諧、融洽、寬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鍛煉,并不失時機地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顯現(xiàn)出來的審美意向和創(chuàng)造性,進行形成性和激勵性評價,加以鼓勵贊揚,使學生獲得心理滿足,激發(fā)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同時,教師要給學生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在學生自學、自練的基礎上,組成學習小組,讓學生相互觀察、相互幫助、相互糾正,使學生在合作學習氛圍中,提高發(fā)現(xiàn)錯誤和改正錯誤的能力,不斷提高動作質(zhì)量,并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發(fā)展社會交往能力。如我在新廣播體操教學時,先領做了5次后,把學生按2個人組成一小組相互監(jiān)督練習,5分鐘后,我逐組“請教”他們指出對方的優(yōu)點和不足,同時我不時的用“你太棒了!”、“你真行”、“你比我還厲害”等語言評價來表揚他們。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為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體育習慣奠定了基礎。

以上是我對當前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改革實踐的幾點體會,旨在進一步搞好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工作。同時,我認為在新基礎課程改革的浪潮中,體育教師一定要抓住“一切為了每個學生的發(fā)展”這一新課程核心理念,積極投身于體育教學改革中,才能達到行之有效,改之有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