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文學中戲仿
時間:2022-04-24 11:26:00
導語:古希臘文學中戲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戲仿”(parody),又常常譯作“諷擬”、“戲擬”、“滑稽模仿”.指一種對前人作品的帶有戲謔意圖的滑稽化的模仿和改寫的文學創作方式早在西方的古希臘時期,戲仿創作的就非常繁榮.尤其在古希臘民主時期,達到了西方戲仿創作的第一個高峰。
這一時期繁榮的經濟、民主開明的政治、開放多元的文化以及文學藝術創作的興盛.都為戲仿創作的繁盛提供了極好的外部環境。當時從事戲仿創作的作家很多.既包括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所提到的著名的第一位戲仿作家赫格蒙.也包括一些不太知名的作家,當然還包括在文學史上湮沒無聞的許多沒有書面記載的戲仿作家。如此多戲仿作家的出現帶來了古希臘戲仿藝術創作的繁榮局面,一時間古希臘文化中充滿了戲仿的形式古希臘時期的戲仿創作主要包括兩種形式或體裁:第一種是模仿史詩體,第二種是薩提兒戲劇在古希臘民主時期形成了一種對史詩體裁進行滑稽模仿的創作傳統和風氣。大量的史詩都曾經被戲仿。尤其是荷馬的英雄史詩.更是古希臘戲仿作家取之不盡的文學寶藏。這一創作傳統發展到后來.逐漸在古希臘文學中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文學體裁——模仿史詩體古希臘批評家把這種體裁的作品稱之為“parodia”,就是現代文學術語“parody”一詞的最初源頭。這種詩體是“一種以史詩的韻律.使用史詩的詞匯來處理某種輕松的、具有諷刺性的或模仿英雄詩的主題的中等長度的敘事詩”。
這種體裁的作家常常用嚴肅高尚的文體和史詩的韻律和語言來描述一些瑣碎的、低俗的事件。他“用詞謹嚴、風格高雅.多用優美的修辭手法和高尚的形象。若他用散文筆法.則句式冗長浮華,而用詩歌筆法時,用韻須莊重”。就像使小丑穿上的華麗光鮮外衣、把乞丐置于金碧輝煌的宮殿,他把宏偉堂皇的形式和低級、淺薄、庸俗不堪甚至令人生厭的主題或題材極不協調地并置在一起.然后將二者強行鈕合在一部作品里,以造成一種諷刺性的、荒誕的喜劇效果古希臘的模仿史詩體作品通常具有諷刺性,常常是批評、諷刺史詩這種當時流行的體裁的寫作成規。這種批評和諷刺既針對史詩主題方面的成規,也針對其形式方面的慣例.但在當時卻不是對史詩作家(如荷馬)及其作品的惡意嘲笑和攻擊.而是以玩笑、戲謔和善意嘲弄的方式表達了對前輩作家的敬意和尊重。古希臘當時出現了大量此類作品.但由于時間過于久遠.絕大部分都沒有流傳下來我們今天能看到的古希臘時期的完整的模仿史詩體作品,就只有《蛙鼠之戰》這一部了。這部作品描寫了青蛙和老鼠家族之間的開始結怨、發動戰爭和最終和解的故事。有一定希臘文學素養的讀者如果讀過這部作品.可能立刻就會發現這個動物家族之間的戰爭故事是對希臘戰爭和英雄史詩的嘲弄性的模仿。它講述了丑陋的老鼠和青蛙之間的撕打、流血和喪命的荒唐的小故事.卻采用了英雄史詩的宏偉和壯麗的形式和情節一一這些小動物都被冠以古代英雄的名字、穿著希臘英雄們才擁有的華麗盔甲、說著高雅優美的貴族語言,它們之間的打斗、撕咬被荷馬似的筆法描寫得像特洛伊戰爭一樣宏大.奧林匹斯山上的眾神關注著戰爭并最終介入了戰事——其諷刺、嘲弄英雄史詩的意圖十分明顯,不僅嘲弄、暴露了英雄史詩主題的老套、情節的離奇、形式的做作和語言的矯飾等方面的弱點,而且間接表達了對這類史詩中所表現出來的對戰爭的禮贊和欣賞態度的反對。這種模仿史詩體在古希臘文學中定型以后.在后來的西方文學史上形成了一個悠久的創作傳統。
歷代都不乏寫作這類詩歌體裁的高手,創作出許多像《蛙鼠之戰》一樣精彩的佳作。古希臘戲仿創作的第二種形式是薩提兒戲劇。它在古希臘屬于一種介于悲劇和喜劇之間的悲喜劇體裁。根據《劍橋古典文學史》,薩提兒戲劇大致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征:總是不變地使用一支薩提兒合唱隊;使用希臘史詩和神話的情節.通過對它們的歪曲模仿來造成幽默的效果;不諷刺同時代的人和事,無論是公開的還是隱蔽的:和悲劇使用同樣的語言、格律和演員.同時根據自己特殊的體裁要求做一些改動;相對較少地使用情境、主題和人物塑造的陳舊俗套:具有典型地活潑的色調,偶而有一些鬧劇成分和辱罵的語言:在長度上比較短:偶而戲仿前面的悲劇的要素。從以上所列的這些特征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戲劇既不同于當時的喜劇(因為它沒有對同時代的現實政治和社會風俗的諷刺),也不同于當時的悲劇(因為它雖然同樣具有悲劇的一些形式特征,但其總體上所達到的卻是一種滑稽幽默的喜劇性效果).而是一種“游戲的悲劇”,是“悲劇和喜劇二者之間的中途.滑稽的與英雄的分子的奇異的混雜”,其中包含著大量的戲仿元素它作為戲劇四部曲整體的第四部,與前面的悲劇三部曲的內容和風格截然不同.不是對前者的補充和發展。而是“至少與它之前的嚴肅內容形成一種部分地戲仿的關系”。巴赫金也指出.“這種接續悲劇三部曲的戲劇,在多數情況下是寫與此前三部曲相同的情節性的神話題材因此它是一種特殊的諷擬滑稽化的centre-partie(拉丁語:仿效),不同于對相應世界的悲劇處理:這是因為這種劇表現的是同一個神話.只是采取了另一個角度”。而且,薩提兒戲劇的戲仿又與模仿史詩體的戲仿不同,它不是像前者那樣用高尚優美的文體和語言對低級、庸俗的題材進行升格式的戲仿,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以一種簡化的喜劇方式來上演英雄傳奇以及更普遍的神話傳說。即以一種歪曲模仿、滑稽改寫的方式,對之前悲劇或者史詩或神話里的崇高的主題、嚴肅的事件以及高貴的英雄進行降格式的處理.來達到一種滑稽可笑的效果。它常常把著名的神話或英雄人物置于一種充滿喜劇可能性的荒誕情境當中.讓英雄遭遇各種尷尬和挫折:或者在劇中先營造一個暫時的悲居U的空間氛圍.喚起觀眾的悲劇情感.然后再用薩提兒歌隊的伴唱來使人們認識到自己是處于一個喜劇的而不是古代英雄的世界.從而顛覆、破壞觀眾的心理期待。引起人們的笑聲所以.薩提兒戲劇的喜劇性效果并不像喜劇那樣主要來自于它的情節本身(其情節都是借自于悲劇、史詩和神話.因而本身是嚴肅的).而是來自于情節和薩提兒歌隊所渲染的氛圍之間的沖突和不協調古希臘時期許多悲劇作家都同時既創作悲劇又創作這種薩提兒戲劇,像古希臘的三大悲劇家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都創作過這種戲劇現在流傳下來的唯一一部完整的薩提兒戲劇劇本就是歐里庇得斯寫的《獨目巨人》(cyclops)。它的情節取自荷馬史詩《奧德賽》第九卷里奧德修斯與獨目巨人的故事,但是卻對原來的故事做了滑稽式的處理.主要情節雖然沒有多大改變,但是卻增加了許多滑稽可笑的場面和情境.例如羊人與任性的公羊發生麻煩、奧德修斯用酒灌醉巨人、瞎眼巨人在洞穴里徒然磕碰他的頭顱而抓不著奧德修斯等,都是引人發笑的場面。薩提兒戲劇雖然只存在于古希臘時期.卻對后代的即興劇、民間歌舞劇、諷刺喜劇,滑稽模擬劇以及幕間劇等劇種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這些劇種之中,都有大量的戲仿因素的存在。
雖然戲仿作為古希臘各種文學體裁中一個相對邊緣的形式,并沒有受到當時的理論家、批評家的太多關注,也沒有獲得像史詩和悲劇那么顯赫的文學地位.但是這些都掩蓋不了戲仿創作在古希臘取得的光輝成就及其重要的文學史意義。在整個古希臘歷史時期,戲仿創作實際上始終伴隨在那些高雅、嚴肅的文學體裁(像史詩、悲劇)創作的左右.對它們施以歡快的、善意的戲謔和嘲弄,使它們“變成了可笑_的語言形象.顯露出自己的局限性和不完全性,不過卻絲毫也不貶值”。
在這種面上戲謔的、反諷的、插科打諢式的嬉笑怒罵的之下那些崇高、嚴肅的、直接的體裁和語言進行“脫冕”和)解神秘化,對這種片面的、獨白的、僵化的語言的進行對話、批判和糾正.“它破壞了神話對語言的獨有的權柄;它使人的意識擺脫了直接話語的束縛;它打破了人的意識僅僅囿于自己的話語、自己的語言中這種閉塞局面”。總之,戲仿的存在,使得古希臘的文學世界始終維持著對話的、雙調的、雜語的話語狀態,阻止了某一種話語或體裁獨霸天下的局面出現,對于維持古希臘時期的語言和文學f甚至包括文化)的生態平衡和全面健康的發展都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 上一篇:計生局崗位練兵實施意見
- 下一篇:建設局房地產市場管理意見
精品范文
10古希臘科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