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學科形象的結構探究
時間:2022-05-20 04:26:17
導語:心理學學科形象的結構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國內外研究中可以看出,學者們對于心理學學科形象的研究還比較簡單,深度不夠,研究中們都是從事先確定好的個別維度上對心理學的學科形象進行研究,而這樣的研究得出的結果是無法全面地體現出心理學學科形象的。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運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探索出心理學學科形象的具體結構維度,得出全面具體的心理學學科形象,從而方便后來的學者對心理學學科形象問題進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探討。
研究方法
被試非心理學專業的大學生。開放式問卷的被試110人,預調查問卷的被試440人。
研究過程第一對87名本科生和23名研究生進行開放式調查和訪談,讓他們填寫或回答在他們心目中的心理學的形象是怎樣的,并用4—6個句子、短語或者形容詞描述他們心目中的心理學的形象。第二把收集到了423個條目進行整理,首先邀請5名心理學專業研究生對收集到的條目進行篩選評定:根據條目的內容,把明顯不是體現大學生心中心理學學科形象或者意思模糊的條目刪除,然后根據條目所表達的含義,把意思完成相同或者大致一樣的條目歸為一類,再根據條目的頻次,刪除頻次小于3的條目,最后得到63個條目。第三把這63個條目以隨機的形式呈現在問卷中,并用采用Likert五點量表讓被試對63個條目所表達的含義進行認同程度的選擇,1=完全不認同,2=比較不認同,3=不確定,4=比較認同,5=完全認同,最后形成了非心理學專業大學生心中心理學學科形象結構探索研究的調查問卷。第四在廣州、江西多所高校共發放440份問卷,收回的有效問卷404份,有效率為91.8%。
研究工具和統計方法采用spss17.0對數據進行項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
研究結果
1項目分析
首先,對問卷項目進行區分度分析區分度(戴海琦,張峰,2008)是指測驗項目對被試心理品質水平差異的區分能力[8]。在心理測量學中,通常以臨界比率作為區分度的指標。臨界比率的獲得首先要根據被試獲得的問卷總分進行高低排序,得分高的27%被試定義為高分組,得分低的27%被試定義為低分組,然后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對高低兩組被試在每個項目得分的平均分檢驗其差異是否顯著,所得的T值就是臨界比率CR值。一旦CR值達到顯著水平,則說明該項目能有效區分得分高和得分低的被試,也就是說該項目具有較好的區分度(鑒別力)。如果T值不顯著,則刪去相應項目。本研究中,研究者先計算被試在63個項目的總分,并按總分的高低對其進行降序排列。得出總人數的27%所對應的分數分別為238和209,所以總分高于238的被試被劃為高分組,總分低于209的被試被劃為低分組。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高低兩組在63個項目上的得分差異。結果顯示,在這63個項目中,V47、V52和V60的得分沒有顯著差異,其余60個項目高分組和低分組平均數的T值都差異顯著,具有鑒別度,所以把V47、V52和V60這3個項目剔除,保留剩下的60個項目。其次,對各潛在變量的測量項目進行深入分析,剔除信度較低的項目。Churchill(1979)提出,在探索性因素分析前需要對測量項目進行凈化來剔除“垃圾測量項目”,從而防止多維度的結果,導致很難解釋每個因素的涵義[9]。本研究利用α信度系數法(ThecronbachAlpha,簡稱α系數)檢驗測量項目的信度,對于刪除后將導致α系數值增加的項目予以刪除。即假如刪除某個測量項目α系數增大,則表示可以刪除該項目[10](盧紋岱,2002)。從表1.3中可以看出,在這60個項目中,其中V14、V15、V28、V29、V30、V35、V41、V48、V50、V51、V54這11個項目刪除后的α系數大于問卷整體一致性α系數0.931,剩余49個項目刪除后的α系數均小于或等于問卷整體一致性α系數,因此,把V14、V15、V28、V29、V30、V35、V41、V48、V50、V51、V54這11個項目刪除,保留剩余的49個項目。
2探索性因素分析
探索性因素分析適合度檢驗在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之前,要利用KMO值和Bartlett’s球形檢驗的卡方值進行因素分析適合度檢驗[11](張文彤,2004)。如表4所示,本次調查樣本的KMO值是0.920,Bartlett’s球形檢驗的卡方值為8415.380,自由度為1176,顯著性水平為0.000,小于0.001,非常顯著。通過以上分析表明,對本次調查所得數據進行因素分析是可行的。
因素提取對49個項目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素,以正交轉軸法進行因素旋轉,并結合項目分析,參考各項目的共同度和因素負荷值,對項目進行篩選。以特征根大于1為截取因素的標準,參照碎石圖來確定項目和因素。逐步刪除對公共因素貢獻小的項目。項目刪除的標準定為:(1)共同度小于0.40,(2)在兩個因素上負荷都大于0.40,(3)最高載荷小于0.40。經過多次的探索,最終獲得了5個顯著的因素,總方差解釋量62.263%,問卷最終共保留了16個題項,5個因素結構清晰,各項目均在相應因素上具有較大載荷,處于0.636~0.825之間。從共同度指標來看,16個項目的共同度在0.451—0.753之間,說明16個項目在五因素模型中都可以得到比較滿意的解釋。從碎石圖中可以看出,從第一個因子到第五個因子,碎石圖的坡度很陡,層次分明,而且這五個因子的特征根都大于1,從第六個因子開始碎石圖的坡度變得平緩,特征根都小于1。
因素命名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結果顯示,非心理學專業大學生心目中的心理學學科形象包括了五個方面的維度,根據有關文獻資料和各因素所包含的項目,對各因素做如下命名:因素1:對心理學的態度主要內容包括對心理學的喜愛,對心理學的關注以及進一步加強對心理學的了解的愿望。因素2:心理學的價值主要涉及的是心理學對個人的精神感悟、健康的心理和樂觀的生活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因素3:心理學的重要性主要涉及的是心理學在當今我國中小學教育和社會上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因素4:心理學的特性主要涉及的是心理學的科學性、內容的深奧性和邏輯性。因素5:心理學的本質主要描述的是心理學是什么。
信度分析通過因素分析探索出的這五個因素以及相應的項目組成的初測問卷后,還需要對其可靠性做進一步的分析,本研究最后形成的初測問卷各因素和問卷總體的內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數見表6。根據Henson的觀點,如果研究者的目的在于編制預測問卷或測量某構思的先導性研究,內部一致性系數在0.5至0.6已足夠[12](吳明隆,2003)。從表中可以看到,心理學學科形象問卷各維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都在0.5以上,問卷總的α系數為0.827,而五個因素的內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數分別達到了0.830、0.663、0.712、0.655和0.574,說明心理學學科形象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效度分析從以上五個因素的具體內容來看,這五個因素代表了非心理學專業大學生心目中心理學形象的不同構面,但它們能否反映同一主題,還需作進一步的結構效度檢驗。根據心理測量理論,問卷的各個維度之間應該具有中等程度的相關,一個良好的問卷結構要求各維度與總分的相關在0.3-0.8之間,各維度之間的相關在0.1-0.6之間[13](錢志亮,頂攀攀,2002)。因此,可以用各因子之間的相關、各因子與問卷總分間的相關來估計問卷的結構效度。
分析和討論
在心理學的學科形象上,國外的學者主要是從學科的科學性這個角度去研究的,而國內學者主要考慮了心理學的價值、科學性和態度這三個方面,雖然比國外學者考慮得更全面,但是依然沒能體現整體的心理學學科形象的結構維度。而且國內外的學者對于心理學學科形象的研究都是先確定研究的角度,對特定的維度進行研究,這樣得出的結果必然比較單一,也無法全面地了解到心理學的學科形象。而本研究收集到的條目是建立在訪談和開放式問卷的調查結果基礎之上,并結合了前人的研究和自己的觀點。研究遵循了從內容歸納到探索性因素的過程,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結果顯示,在非心理學專業大學生心目中,心理學學科形象包含了五個方面的結構:對心理學的態度、心理學的價值、心理學的重要性、心理學的特性和心理學的本質,從整體來看這五個因素基本上涵蓋了有關心理學學科形象的所有內容,并且也已經涵蓋了之前許多學者所研究的角度。在這五個因素結構中,第一個因素與總分的相關最大,解釋率最高,說明態度問題在心理學的學科形象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包含的四個項目分別是:我很喜歡心理學、我很喜歡看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我經常關注心理學和我想了解或進一步了解心理學,這四個項目包含了態度中的情感和行為這兩個主要的部分。因此,心理學的學科形象就可以通過人們對于心理學的情感反應和行為意向體現出來。在前人的研究中,有些研究涉及到了人們對于心理學家和心理咨詢的態度,這些研究對心理學學科形象的研究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心理學家是從事心理學研究的專家,而心理咨詢是心理學一個主要的應用方向。這兩個方面的研究一方面為心理學的學科形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另一方也證明了本研究通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的這個態度維度是非常具有說服力的。第二個因素是心理學的價值,這個因素對于反映心理學的學科形象也至關重要。一門學科價值的重點就在于學科這個客體如何更好地滿足主體的需要,適合于主體,服務于主體[14](李燕麗,2012),所以心理學的學科價值就在于如何更好地滿足人類這個主體的需要,如何適合于人類和服務于人類。在現代化的過程中,社會各方面的競爭日益激烈,人們的生活方式變化越來越大,工作、學習、生活的壓力日益增加,人際之間的關系變得冷漠和復雜,環境的污染和氣候的改變,各種自然和人為的災難性事件都使人們心理疾病增多,心理健康狀況出現惡化,這些都使人們感到需要心理學,而這個時候心理學的價值就可以得以充分體現。而心理學價值的體現是離不開心理學的本質的。心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人學,是關于認識人的本質的學問[15](蔡笑岳,于龍,2005),這是心理學的本質,也是心理學學科形象的第五個因素,正是由于心理學這種“人學”的本質,幫助了人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和他人,更好地調節自我、處理人際關系,從而生活得更樂觀、更幸?!,F在越來越多的人都認識到了心理學的價值,認識到了心理學在當今社會生活以及教育中的重要性,而對于重要性這一點也是心理學學科形象的一個重要方面。
結論
(1)非心理學專業大學生心目中心理學形象的結構包括五個因素,分別是:對心理學的態度、心理學的價值、心理學的重要性、心理學的特性和心理學的本質(2)本研究通過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了五個因素結構合理,信效度各項指標均符合測量學要求。
作者:馬先華蔡笑岳湯朝霞單位:廣州大學教育學院
- 上一篇:心理學中范例教學的意義
- 下一篇:心理學在教學活動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