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實踐研究
時間:2022-06-29 04:08:05
導語: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對信息素養教育重視不夠。目前,高職院校在學生信息素養培養方面,大部分都是在開設的計算機應用課上簡單講解怎么上網,怎么瀏覽,word、excel怎么制作,但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很少講到,其他檢索工具的使用,如文獻檢索工具更是沒有提過,致使一部分學生到圖書館借閱書籍時都不會查詢信息。據調研,大部分高職院校沒有開展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對圖書館的資源宣傳與培訓工作開展得也不夠;少部分高職院校開設了信息檢索的公選課,但教學方法還處在理論學習上,教學手段單一,教學設備配套上不能滿足當前信息化的要求。有些高職院校數字資源建設少,經費不足,甚至每年還逐漸減少,只能保障教師的需求,很少考慮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生活需求,甚至受IP地址的限制,學生宿舍里根本用不了數字信息資源,這都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學生信息素養方面的知識缺乏。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也只是學習了計算機應用課程,在遇到問題時很少主動去查詢信息,信息意識非常薄弱;即使有的學生查詢,也只會簡單地使用百度搜索,面對海量豐富的信息時,又無法篩選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在信息獲取能力方面也比較欠缺,對其他查詢信息、檢索系統、圖書館數據庫檢索更是不清楚。有一些高職學生也會來圖書館,但大部分都是上網聊天、看電影,很少一部分學生會在考試前通過圖書館信息檢索系統查詢資料;其余時間,學生很少通過圖書館系統進行資料的查詢,積累課外知識。有些高職學生信息道德觀念不強,面對魚龍混雜的網絡信息,不能甄別和篩選出有用的信息,甚至有些學生還傳遞一些不良的信息,對知識產權、隱私保護更是缺乏。究其原因,是高職學生不關注信息素養方面知識的學習,缺乏主動性、自主學習、查詢信息和獲取信息的意識。
二、高職院校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的實踐
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在開展信息素養教育實踐方面有多年的實踐經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分步驟、有針對性地實施。(一)加強新生入館教育信息素養意識的引導。新生入館教育是高職院校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的第一站,對學生信息意識的培養起著引領作用。新生入館教育的模式也在不斷改進,由最初的發放圖書館入館手冊、播放新生入館教育PPT、實地參觀圖書館,讓新生了解圖書館的功能及特點,熟悉圖書館各項規章制度,掌握圖書館的基本知識,盡快適應學校圖書館的環境,加強新生利用圖書館自助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到現在的圖書館對新生開展新生入館教育,幫助新生更好地了解、獲知、利用圖書館資源,培養新生的信息意識,教育模式都在不斷完善、創新。認識自我的第一課,是由館長親自給新生上的大學第一課,向同學們介紹圖書館的整體狀況和各項活動,倡議同學們多利用圖書館豐富的資源幫助自己學習和成長,多參加圖書館的活動,豐富自己的校園生活。課上,通過觀看圖書館的宣傳片,同學們大致了解了圖書館的基本情況、各項服務設施、各類資源獲取方法,意在引導學生多通過圖書館的資源加強自主學習;還讓同學們關注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官網和安裝學習通移動圖書館,多渠道的讓同學們及時了解圖書館的服務、資源和活動通知,重在培養新生主動獲取信息的意識。(二)開展形式多樣的信息素養活動。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利用圖書館資源,學院圖書館高度重視信息素養教育,定期開展資源庫培訓和主題講座[2],幫助學生學會怎樣查詢借閱書籍、怎樣使用數字資源、怎樣檢索查詢文獻信息,不斷提高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培訓學生自主學習意識。開展數字資源庫培訓,分兩種不同的模式。第一種模式:按照系別專業不同,給學生培訓不同的資源庫。圖書館定期給信息技術系培訓IT方面的資源庫,如新工科創新資源平臺、IT在線學習平臺、翼狐設計學習庫、設計師之家資源庫、軟件通和源素通資源庫,幫助學生快速找到學習的資料,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給法律系定期培訓法律家、北大法意和近代法律資源庫,不斷提高同學們的檢索技能,熟練精準地找到自己所需的資料。第二種模式:分層次、分階段進行培訓。針對大一新生,他們還沒有什么專業課基礎,主要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意識,了解圖書館的規章制度,幫助他們學會使用圖書館OPAC系統查閱書籍以及自助設備借書還書[3],定期給他們舉辦專題講座,如新東方英語講座、中科院科普團專家講座,拓展課外知識;針對大二學生,他們開始學習或者已經接觸了專業課,開設信息檢索與利用公選課,主要講解圖書館的數字資源以及網絡資源的獲取與利用,掌握信息檢索的技巧和方法,能夠篩選出正確有用的信息,提高同學們獲取信息的能力;針對大三學生,同學們面臨畢業、就業,會給同學們定期進行就業信息查詢及畢業論文撰寫相關內容的培訓,教會他們如何查詢文獻資料、論文寫作與學術規范,重點培養同學們的信息道德。通過兩種模式開展不同的有針對性的培訓,能夠快速幫助同學們培養信息意識、提高信息檢索能力、加強信息道德培養,使他們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三)多舉措構建信息素養課程體系。1.融入專業課程。學院非常重視信息素養教育,將信息素養教育融入專業課中[4],圖書館負責信息檢索的教師和專業課教師合作,共同確定教學內容,例如對信息技術系的學生,在“計算機網絡”課程中,講到網絡基礎時融入信息意識、網絡搜索引擎的技巧、信息道德等知識;電子商務的學生在“網絡編輯”課程中,融入信息素養,信息的搜集、檢索詞的選取、檢索技能的運用,分析、加工、處理和評價信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信息意識和信息道德。在專業課中融入信息素養,利用專業知識查詢相關的信息,提高信息獲取的能力,促進信息意識的養成,使得學生懂得學好信息素養能為專業服務,明白信息素養教育的重要性。2.開設“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每學年的下半學期,在全校學生中開設“信息檢索與利用”文檢公選課(32學時,2學分)。圖書館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和制定課程標準,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檢索技能。課程主要講解信息檢索的基本理論與基礎知識,如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與信息道德;介紹若干種基本的綜合性和專業性中文檢索工具,了解其內容特點、編排結構和著錄格式,能夠通過多種檢索途徑使用它們檢索與專業相關的不同類型的文獻,要求學生掌握通過多種方式獲取和利用信息資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為加強課程的有效性,課程教學主要置身于真實環境中進行,并充分利用多媒體仿真環境充實教學環節;采用項目任務驅動式的多層次、立體化的教學過程,使學生順利完成項目任務,并通過項目實施過程的演練,形成學生實踐技能和職業能力目標。表1是課程的整體設計,以典型工作任務為主,采取案例教學、課題教學、檢索演示、課題討論等教學方法,適應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教學要求,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方法改革。本課程建議采用過程化考核。依據本課程的能力培養要求,通過對學生利用不同檢索工具所完成的信息檢索任務進行綜合評價。(四)以賽促學促進學生信息素養提高。1.舉辦各種信息素養競賽。為了開展形式多樣的信息素養教育活動,圖書館以信息素養競賽為載體,舉辦各種信息素養競賽,如新生入館教育知識競賽、在校生開學的信息素養知識競賽、經典誦讀活動———誦中華美文、抒愛國情懷,這已經是圖書館舉辦的第六屆經典誦讀活動;線上的萬方數據讀書月知識檢索競賽、知網服務、知網人生———線上有獎答題活動、建國70周年趣味知識競賽。通過線上線下的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幫助學生鞏固了信息素養知識,加強了信息檢索與利用的實戰操作技能,大大提高了學生信息素養綜合能力。2.信息素養大賽。圖書館以北京市高職高專院校信息素養大賽為圖1對圖書館資源的了解情況完全不知道:12.5%了解:25%利用:16.67%知道:45.83%圖2對圖書館資源的使用滿意度數字資源紙質資源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4.17%職教管理契機,一方面給學校教務處備案得到校方的支持,另一方面積極組織師生參賽。信息素養大賽分教師組和學生組,教師是由圖書館的館員教師(上文檢課的教師)參加,學生主要從選修文檢課的同學中選拔,選出檢索技能比較強且有參加意愿的學生,組建參賽隊伍,建立微信群,以便及時溝通、交流、輔導。大賽分為預賽、市賽、國賽,指導教師根據不同的賽制、比賽時間、比賽對象、模擬試題數量及要求等,制定專門的培訓計劃。通過信息素養大賽,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分析鑒別信息的能力,真正做到“以賽促建、以賽促教、以賽促學”[5],進一步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
三、信息素養教育的效果
從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圖書館開展的信息素養教育實踐情況來看,從新生入館教育信息意識培養到舉辦專題培訓講座,再到專業課中融入信息素養并開設文檢課,組織學生參加信息素養大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過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的開展,吸引了更多的同學走進圖書館、認識圖書館、利用圖書館,入館率、借閱率和數字資源利用率都有大幅度提高,對圖書館資源的了解情況見圖1所示。對圖書館資源的使用滿意度見圖2。文獻檢索課的開設,充分利用館內電子閱覽室和數字資源環境,使用新穎的教學方法,采用多種信息化手段,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體會檢索的樂趣,并掌握各項技能。讓學生分小組研究相關課題,寓教于樂,在做中學,做中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檢索技能,對畢業論文的撰寫以及就業信息的查詢都起到很大的幫助,提高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實際問題能力。學生信息素養綜合能力明顯提高,在北京市高職高專院校信息素養大賽中,2名學生獲得一等獎、3名學生獲得二等獎。2名同學還代表北京市參加了全國高職院校信息素養大賽決賽網絡競賽,進一步激發了學生選報學習文檢課的熱情。
四、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新探索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用科學的方法進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利用,提高學生獲取和利用信息資源的能力,在信息分析、創造以及信息道德倫理方面涉及的很少。一方面,要想在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同時又能在海量豐富的信息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對信息的判斷力,使學生不僅能夠順利完成學業,還能指導以后的職業生涯,本課程應該完善教學內容,引入思政元素、體現課程思政的理念,將思政素養、網絡素養、信息道德倫理內容融合于信息素養教育之中,在知識傳授中應注重主流價值觀引領,起到一種潤物細無聲的信息素養育人作用。另一方面,設置科學的評價方法,進一步完善文檢課考核評價體系。高職院校圖書館應以信息素養大賽為載體,積極構建信息素養試題庫及資料庫,實施過程化考核或以賽代考的方式。同時,圖書館在文檢課理論加實踐過程化考核的基礎上,探索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相結合、客觀量化評價與主觀效度檢驗相結合[6],將學生的認知、情感、信息道德觀等內容納入其中,體現評價的人文性、多元化,形成綜合的評價體系,充分反映學生信息素養水平,以科學評價提升教學效果。隨著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教學的深化,需要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制作信息素養慕課線上課程,使慕課與“文獻檢索與利用”公選課有機融合,形成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模式;文檢課教師也要提升教學能力,創新教學方法,采用雨課堂、嵌入式教學等新型教學方法,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圖書館在信息素質教育領域的主力軍作用,使信息素養教育有進一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任閣.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2):63-66.
[2]趙小芳.加強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教育舉措[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41):66-68.
[3]李華.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培訓探索—以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文化產業,2019(13):43-44.
[4]陳玲霞,章芹.湖南省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現狀與培養對策[J].調查研究,2019(6):90-95.
[5]李欣.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實踐與研究—以湖南藝術職業學院圖書館為例[J].專題與論述,2019(8):146-150.
[6]伍醒,顧建民.“課程思政”理念的歷史邏輯、制度訴求與行動路向[J].大學教育科學,2019(3):54-60.
作者:胡玉清 單位:北京政法職業學院
- 上一篇:新媒體時代用戶信息搜尋焦慮研究
- 下一篇:聽障兒童康復師信息素養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