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學英語寫作自主性培養

時間:2022-11-08 09:40:27

導語:淺談大學英語寫作自主性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大學英語寫作自主性培養

摘要: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可以通過靈活設計和開展寫前、初稿、修訂三個階段的策略活動及訓練,多渠道、多元化路徑實現對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自主學習意識的激活,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意義建構并培養其自主寫作意識和能力,最終促進其語言習得。

關鍵詞:大學英語寫作;自主性;策略

我國大學英語課堂多為大班教學,組織和實施教學任務具有相當難度,課程設置中基本沒有單獨的寫作課,所以大學英語教學極少提供寫作機會給學生,客觀上造成學生缺乏訓練而產生畏懼感的情況出現,學習寫作自然成為了其孤立的行為。學生往往獨自構思、獨自寫作、獨自修改。在學習和寫作過程中,無論在心理上還是語言輸出中遇到困難時,不能及時得到教師及其他同學的有力支持,如再加上其英語綜合基礎薄弱、英語寫作本身的復雜性、效果凸顯的長期性等內、外因,學生更容易首先從心理上失去對英語及英語寫作的興趣,更不用說維持興趣的持久性。其次,應試型的寫作教學訓練中,教師往往采取“給出題目-要求學生寫作-收取作文批閱”的單項性、直線型寫作教學模式,較少涉及師生、學生與學生間的討論交流,只注重寫作最終結果。師生均有意無意忽略了寫作教與學過程中深層動機的調動,忽略了寫作中真情實感的調動和日常觀察能力的培養,很容易導致師生共同失去寫作教學的興趣和持久性。因而,盡管有積極努力的愿望,但由于寫作動機的功利化、興趣的缺失、教師過多的包辦代替,學生很容易在學習中,尤其是英文寫作中處于一種被動狀態,每次寫作都是為了完成任務;寫作前幾乎不閱讀相關語料;寫作后隨即上交;拿到教師評閱的作文本就看一看上面的等級或分數,即使認真閱讀了教師的評語,也很少有學生會在原稿基礎上修改或重寫作文。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我們有必要通過適當的寫作訓練,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幫助其認識到自身元認知能力對自我發展的重要性及自主能力對可持續性學習能力發展的重要性。

1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主義理論強調以人為本,研究人的本質、潛能、創造力及人的自我發展,人本主義教育觀重視學習者的中心地位,注重學習過程對人的發展的重要作用。該理論有其明確的教育目標。學派先驅馬斯洛認為:“一個人能夠成為什么,他就必須成為什么”(戈布爾,1987:76)。馬斯洛(2014)和羅杰斯(1969)都認為教育的根本目標是自我實現。因此,馬斯洛提出了內在學習論,提倡依靠學生內在動力進行自主性學習。羅杰斯提出了意義學習,倡導學生進行那些能引起變化并全面滲透入人格和人的行動之中的學習,通過學習改變個人內在特質。因此,人本主義理論提倡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應以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長遠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課堂學習中強調學生主動、自主性學習,調動自身內在學習動力以滿足自己的學習需要,以此促使學生學會學習,促進學生的自我結構或人格的完善,為社會培養適應變化、適應發展的真正的人才。

2多渠道、多元化路徑實現對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2.1寫前階段興趣激發和自主能力培養策略

本文的寫前階段可理解為廣義和狹義兩個概念。廣義概念包括寫作前任何對寫作產生影響的綜合性基礎訓練。主要可嘗試以提高語言輸入質量為目的策略,如:背誦策略,包括詞塊、優美句子、段落及范文背誦;篇章重組訓練策略;讀寫結合策略。以技能訓練為目的策略,如:漢譯英練習訓練策略、句式變換策略等。這些廣義上的培養策略以日積月累方式為學生的寫作打下詞匯、句型句式、作文框架、語法、語感、文化背景等基礎。一旦學生基礎牢固了,能用英語順利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了,學生的畏懼心理便會消減,興趣會慢慢激起,會在英語寫作乃至英語學習中產生良性循環。狹義的寫前階段概念即指具體的課堂寫作教學寫前階段。此階段可嘗試的策略有:閱讀策略、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策略、頭腦風暴法策略、確立學習目標策略、計劃策略。

此時的閱讀策略是有目的、有選擇的,閱讀文章與馬上要進行的寫作主題密切相關。通過閱讀策略的實施,可以開闊學生視野、激活思維、啟發寫作思路、激發寫作興趣、熟悉主題相關文化背景、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使用該策略應注意選材與主題的相關性、所選材料對思維的發散性、材料的語言結構示范性等關鍵點。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策略的目的是通過小組討論、組內交流、組際交流、師生討論等形式,促進學生思考、協商、使輸入信息具有可理解性,促成學生對語言、結構、信息點的主動的意義建構,激發學生輸出的愿望。使用該策略應注意對學生思維的引導性,避免先入為主或強迫學生接受教師觀點,從而限制學生思維。同時應注意課堂的管理、監控,最大限度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課堂各層次討論。

頭腦風暴法策略的目的是在短時內激活學生認知節點,鍛煉學生發散性思維,促使其思考,引出其觀點或調動其庫存詞匯。實施該策略可以以口頭形式,由教師引導進行,也可以以書寫形式在小組內或個人方式完成。實施該策略應注意引導學生將即時產出觀點或詞匯等分類,并及時剔除。確立學習目標策略和計劃策略目的是培養學生養成明確寫作目標、按計劃和提示圖寫作,避免寫作出現大腦一片空白現象。策略的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為自己負責、為寫作負責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該策略可以多種形式進行,如圖表法、提示圖法、漫畫法等。實施兩個策略要注意聯合使用,并注意時間上的控制。通過以上策略的使用,激起學生寫作興趣,為即將開始的初稿階段做好心理、語言、技能各方面的充分準備。

2.2初稿階段興趣激發和自主能力培養策略

初稿階段,為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和培養其自主能力,可嘗試的策略有:寫作過程最佳監控策略、同伴評價策略、使用教師的反饋策略、大聲讀出,檢查草稿策略。寫作過程最佳監控策略的目的是使學生集中注意力于作文意義的表達,避免過早修訂和轉移注意力于選詞和語法等細節。此策略的訓練和實施有助于幫助學生逐漸培養自我監控能力,根據事項輕重緩急統籌協調安排能力,可促進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同伴評價策略實施的目的是讓寫作者在寫作過程中接受和使用同學的建議。此策略的實施通常以口頭方式進行。最適合小組合作完成一篇作文。實施時應注意指導學生學習如何提出意見或建議,如何使他人易于接受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如何進行有效溝通、協商。如何學會傾聽。使用教師的反饋策略目的是在寫作過程中及時獲得教師的指導和幫助。由于大學英語學生已是成年人,學習中有害怕丟面子、不愿意主動接觸老師等特點,教師在訓練該策略時要耐心、主動、熱情,應及時、準確發現學生問題,并策略性地提供具體意見。大聲讀出,整體性自檢策略。該策略的使用目的是進行草稿中錯誤、思路的最后檢查。此策略可在小組內或同伴內進行,由一名學生大聲讀出自己的草稿,其他組員或同伴提出意見或建議。由于寫作過程的私密性和認知的復雜性,此階段策略的訓練和實施需要教師的明示指導,必要時可示范。

2.3修訂階段興趣激發和自主能力培養策略

此階段可使用同學互評和教師反饋及作文修訂重寫三個策略。同學互評按寫作形式的設計又可分為學生個體互評和小組互評兩個微策略。同學互評的目的在于實施該策略應注意給學生準備好操作性、實用性很強的同學互評表,并對學生講解評改要求,明確評改任務,必要時最好做出示范。同學互評策略使用得當會很受學生歡迎。教師反饋是寫作修訂至定稿階段必不可少的策略,根據寫作循環創作修訂特征又可細分為教師初稿反饋和教師終稿反饋兩種微策略。使用教師初稿反饋策略在于以商討、幫助解決問題為目的。以口頭或書面形式,以具體清晰的反饋就作文的總體框架結構、語篇銜接連貫、語言表達明顯錯誤等方面給予學生幫助,以激起學生思考,順利完成初稿修訂工作。教師終稿反饋策略的目的是運用整體評價法,對文章的內容、結構、語篇連貫性、句法、詞匯及技術性細節對學生文本做出評價。此策略需注意,如果以打分的方式完成,最后把上述評價內容分小塊單獨打分,再合為整體得分,如此可以學生對自己的作文優點和缺點有個清晰的了解。切忌籠統地以A、B、C劃分等級的方式來評閱作文。教師反饋策略的另一個注意事項是評語盡可能以鼓勵為主,促進學生對語言的積極主動的建構。根據本項目調查結果,絕大部分學生很重視教師的反饋。作文修訂重寫策略。此策略的目的是促使學生從讀者和作者兩個角度與文本發生互動,學會借助他人幫助解決作文中的問題并促進語言的真正習得。此策略的實施需要學生的自我監控、自我管理能力。

3結語

在相關理論支持指導下,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可以通過多渠道、多元化路徑實現對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自主學習意識的激活和自主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通過靈活設計和開展寫前、初稿、修訂三個階段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策略,優化作文反饋模式,使學生克服寫作中的各種困難和畏懼心理,積極參與意義建構并培養其自主寫作意識和能力,最終促進其語言習得。

參考文獻:

[1]戈布爾(Goble,F.G.),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76.

[2]馬斯洛(Maslow,A.H.),曹曉慧等譯.人性能達到的境界[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4.

[3]左年念.外語作文評閱與學生寫作能力提高之間的關系---綜述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5):355-359.

作者:李鏡 單位:楚雄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