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衍生品發展情況

時間:2022-07-23 04:37:34

導語:動漫衍生品發展情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動漫衍生品發展情況

動漫產業,是指以“創意”為核心,以動畫、漫畫為表現形式,包含動漫圖書、報刊、電影、電視、音像制品、舞臺劇和基于現代信息傳播技術手段的動漫新品種等動漫直接產品的開發、生產、出版、播出、演出和銷售,以及與動漫形象有關的服裝、玩具、電子游戲等衍生產品的生產和經營的產業。動漫產業作為無煙重工業,不僅本身市場產能巨大,并且可以帶動許多周邊相關產業(如電子、服裝、印刷出版業等等),在動漫產業鏈中,動漫衍生品雖然處于產業鏈下游,但卻是動漫產業中效益最大,對產業鏈支持最重要的一環。

動漫衍生品不單指玩具,它涵蓋了大多數的產品種類,如音像制品、電影、書籍小說、各種游戲、玩具、動漫形象模型、服飾、飲料、鞋業、電子產品……都能開發成動漫衍生品,更能以形象授權方式衍生到更廣泛的領域,比如:主題餐飲、漫畫咖啡館、主題公園等旅游產業及服務行業等等。

如何發展動漫衍生產品、實現動漫產業的盈利呢?

一、建立動漫衍生品產業創新服務平臺

動漫衍生品的開發、生產、營銷及知識版權保護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很難由某個公司獨立完成,需要多個處于產品鏈不同部位的,擁有各自特長的企業合作完成。東莞的玩具產業起步早,發展速度快,技術水平較高,已經成為東莞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一方面平臺通過專業的產品創意和技術與上游原創企業對接增加生產企業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平臺自身的原創系統也為本地企業提供更多的選擇。創新平臺包含線上服務和線下對接兩大體系,形成一個完整的創新孵化有機體,使本地企業在根本上完善從東莞制造升級到東莞創造,與深圳、澄海、中山、佛山等地區建立起珠三角創意產品產業圈。目前已成為以東城、虎門、寮步、厚街、茶山、為重點區域的廣東省重要的玩具產業基地。

二、打通“創意—產品—市場”的環節;

我國動漫衍生品產業發展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1.國內原創動漫衍生品市場份額嚴重缺失。盡管我國動漫衍生品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但是大部分市場份額卻被歐美和日系動漫形象占據。據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統計,2009年,我國動漫產量已達14.27萬分鐘,但其衍生品開發嚴重缺失。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對國外是OEM加工,還沒有轉換角色推動國內動漫產業發展。

2.完整產業鏈的缺失。動漫產業的產業鏈可分為動漫產品(形象)的創意與加工制作———動漫產品的播出與發行———動漫衍生產品的開發銷售三個環節。

動漫產業具有高成本、高附加值和產業鏈較長的特點,伴隨產業鏈條的延伸,風險逐漸降低,且版權價值逐漸升高。這就要求市場運作上必須實現產業鏈各環節的有效銜接,同時注重衍生產品的開發。在我國動漫市場上營銷的主要是動漫圖書、影視動畫片等產品形式,產業鏈的下游衍生產品沒有形成與上游創意、制作之間共贏的產業鏈經營模式,完整的動漫產業鏈條尚未形成。

完整產業鏈的缺失導致我國動漫產業的結構不合理。一般來講,國際上動漫產業的前中后期的資金投入比大約是3:3:4,而我國動漫產業的前中后期的資金投入之比約為2.5:6.5:1,形成“兩頭小中間大”的產業要素分配格局。另外,完整產業鏈的缺失直接導致了動漫產業鏈前期原創動力的萎縮。

3.傳播與發行平臺單一。在動漫這條龐大的產業鏈條中,有效的傳播、發行平臺是從根本上提升原創動漫產業的主戰線;也是動漫產品和形象擴大社會影響、實現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在我國,電視媒體是動漫產業的主要傳播平臺。但國內動漫雜志的年發行量只有3萬到4萬份,與日、韓動漫雜志動輒數十萬冊的發行量不可同日而語。

必須打通生產環節不懂設計創意,或者設計創意無法溝通生產渠道的壁壘環節,為上游企業提供符合作品創意和市場需要的高度專業化產品,使相關企業逐漸擺脫單一的訂單式加工生產模式。在創新服務平臺的輔助和推動下,建立企業在動漫產業的專業地位,獲取更大的利潤空間。

近年來,新興媒體的發展,將傳媒產業中各領域的視、聽、讀節目內容與互聯網、手機、車載(樓宇)電視等傳輸網絡和信息終端相互嫁接,為用戶創造出了更為靈活、豐富的新業務。2007年12月,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調查顯示,我國網民總數達到了2.1億,網絡游戲排在網絡應用的第六位,占59.3%的比例。據2007年12月中國信息產業部的統計,中國手機用戶總數達到5.47286億戶,普及率為41.6%。

應該看到動漫產品容易與互聯網、手機等新科技相結合,是動漫產品和衍生產品的消費主力,所以應利用更多的傳播渠道使動漫產品與消費者實現“親密接觸”。

三、引爆盈利點設計和創意的神奇魅力,通過創新服務平臺,就要找到該贏利點,把他引爆。

動漫產業的一個特點是:未必只有大投入才有高回報,一個成功的創意亮點可能通過很少的投入就獲得巨大的市場認可。目前作為韓國動漫首要形象品牌之一的流氓兔(Mashimaro)就是憑借投資僅幾萬美元的系列flash動畫便獲得巨大的成功。在2003年一年內其系列衍生品就創造了12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8億元)的輝煌業績。流氓兔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根據其形象開發的衍生品受喜愛的程度超過了動漫作品本身。

又如卡通小貓Hellokitty,甚至連動畫漫畫作品都沒有的情況下,憑借其可愛的卡通形象,就一舉大紅大紫創造了銷售神話。動漫衍生品可以不依靠前期的大量動漫作品宣傳,而以產品自身的造型可愛、新奇功能、特別用途等直接吸引消費者來占領市場。在1999年,香港麥當勞創造了3天內賣出250萬只的商業奇跡。而今,Kitty貓每年為版權所有者三麗歐公司創造5億美元的利潤,同時也為獲得授權使用其形象的公司賺取了幾十億美元的收益。

發展動漫產業必須發展動漫衍生產品,通過動漫衍生品產業設計創新服務平臺,進一步利用國內外優質創意資源,建立充滿創新的動漫產品體驗環境;完善一套與國內外動漫產業鏈和企業自主創新之間高效協調的運作模式,成為在國際國內有巨大影響力、集群化、專業化的動漫衍生品創新研發與產業鏈有效整合的專業服務基地;找出動漫產業鏈中是效益最大的衍生產品環節,引爆盈利點,實現動漫產業最終目標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