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皮膚缺損修復技術綜述

時間:2022-06-08 11:45:00

導語:手部皮膚缺損修復技術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手部皮膚缺損修復技術綜述

本院于2010年1月以來,對10例因手指節段性毀損傷伴軟組織缺損的病人,急診行殘指剔除骨質及肌腱游離皮瓣移植,Ⅰ期修復手部創面,術后功能和外形滿意。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組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年齡19~40歲。傷因:沖床軋傷6例,注塑機或重物壓傷4例;損傷部位:示指離斷伴虎口軟組織4例;示中指掌骨段離斷伴手掌部軟組織缺損3例,其中1例食指指體完整,2例中指指體完整;環小指掌指關節撕脫離斷3例。均采用廢棄指剔骨皮瓣修復手部創面,皮瓣面積為2.5~3cm×4~5.5cm。

1.2手術方法

在臂叢麻醉妥后,常規消毒清創后,首先在供區找出了供吻合的指動脈及小靜脈、指神經,標記備用,測量創面皮膚缺損的大小和形態。切取廢棄指的剔骨皮瓣,于非優勢血管側沿正中線切開,沿肌腱表面將指骨及肌腱剔出,注意保護皮瓣的血管、神經。皮瓣覆蓋創面后,動靜脈吻合比例為1:2,盡量多吻合皮瓣內神經,以恢復感覺。若皮瓣內無動脈可修復,則行靜脈動脈化皮瓣,皮瓣近端的皮下靜脈與患指動脈近端吻合,皮瓣的近端靜脈與患指皮下靜脈吻合,即靜脈動脈化,一般多吻合2~3根靜脈[1]。

1.3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42歲,于2010年10月左手被沖床壓砸致傷。示中指掌骨中段離斷伴手掌部軟組織缺損1例,食指指體完整。手掌部軟組織缺損,掌骨骨折端裸露,傷后1小時入院,在臂從神經麻醉下行手術,徹底清創。因示指近節毀損,殘指無原位再植條件,故于第2掌骨頸處以遠去除,修整骨殘端,清創中指橈側創面,中指橈側至示指殘端處殘留創面約3.8cm×2.2cm創面,骨與肌腱外露,無再植條件,將示指殘指于橈側正中切開,剔出指骨與伸、屈肌腱修整成帶神經、血管的游離皮瓣約4.0cm×2.5cm。在顯微鏡下分離、清創、標志出指動脈1根,靜脈2根及指神經,將皮瓣總覆蓋于創面,縫合,在顯微鏡下行中指橈側指總動脈與皮瓣動脈端吻合,指背靜脈2條與皮瓣靜脈端吻合。橈側指神經與皮瓣神經外膜吻合,術后皮瓣血循環良好,給予石膏托制動,三抗治療1周。術后2月隨診,皮瓣成活,外形、質地、厚薄均良好,感覺恢復滿意,患手外形及功能良好。見圖1~3。

2結果

10例病人,皮瓣全部成活,術后近1年的隨診,皮瓣的外形,質地良好,感覺恢復滿意,有出汗,兩點分辨覺8~10mm。按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學會上肢功能評定試用標準評定[2],均為優級。

3討論

復雜的手外傷,多個手指離斷伴手掌部皮膚缺損,給患者身心以極大的影響。而取廢棄指的游離剔骨皮瓣修復手部創面,減少了Ⅱ期修復創面的痛苦,能變廢為寶。手術適應癥:①手指節段性毀損傷離斷,部分毀損嚴重,導致指體無再植條件,或預測再植后功能差于剔骨皮瓣;②離斷指體大部分完整,可制成游離皮瓣;③合并存在手掌部皮膚缺損;④拒絕寄生再植。優點:①供受區毗鄰,皮瓣質地膚色接近,血管口徑相近;②均吻合指神經,所以皮瓣的感覺恢復優于其它任何皮瓣,且成活后不會收縮;③避免額外的供區創傷;④可制成帶骨、肌腱的復合組織皮瓣,Ⅰ期修復受區骨、肌腱缺損。缺點:①因手指較小,皮瓣的修復面積有限,僅適合手掌部中、小面積的創面修復;②必需具備嫻熟的顯微小血管吻合技術,及術后的嚴密觀察;③供指要仔細辨認,如損傷嚴重,一定要另選供指或放棄此術式[3]。

注意事項:術中要調節好血管和神經的張力和方向,防止過度松弛致血管蒂的扭曲和過度緊張致血管蒂的牽拉斷裂,痙攣。皮瓣成活的關鍵是須有豐富的靜脈網和保證通暢的血管吻合口,以保證充足的血流,所以要有較高的小血管吻合技術和對損傷血管較高的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