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國的全民英語教育研究
時間:2022-02-18 06:45:00
導語:有關中國的全民英語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英語考試種類繁多,如中招英語考試、高招英語考試、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研究生入學英語考試、全國職稱英語考試、雅思、托福等,一個龐大的全民英語教育系統(tǒng)已經形成。
(一)學校英語教育時間過長
《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提出,從2001年秋季開始,全國城市和縣城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2002年秋季,鄉(xiāng)鎮(zhèn)所在地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這就使得學生從小學到高中學習英語的時間長達10年,在大學還要繼續(xù)學習2年或2年以上。如果從幼兒園算起,我國學生在校的英語教育時間至少達15年,有些學生要讀研讀博,這個時間將會更長。
(二)學生過分看重英語等級考試
在我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英語等級考試中影響最大的考試。此考試為提高我國大學的英語教學水平作出了貢獻,在督促學生學習英語方面也起了很大的積極作用。但隨著其規(guī)模的增大及重要性宣傳的滲透,認為過了等級考試,就可以獲得就業(yè)的“敲門磚”。等級考試已不是衡量學生大學英語水平的一種普通標準化考試,而是學生眼中的“敲門磚”、“就業(yè)鑰匙”。許多學生走入大學,就只是兩個愿望:計算機過級和英語過級。這種對等級考試的過分熱衷影響了專業(yè)學習及其他方面的學習,當然也影響了教師的正常教學秩序。
(三)英語培訓機構過多
語言培訓收費相當可觀,進一步助推英語培訓市場的發(fā)展。許多家長為了孩子能學好英語,上好學校,不惜花錢參加英語培訓。近年來的出國熱為英語培訓制造了另一片土壤。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送子女出國留學也成了一種趨勢,每年都在不斷增長。出國前掌握基本的交流用語,本著這個目的,自然參加英語培訓機構的人便是趨之若鶩。
二、全民英語教育的弊端
(一)學生壓力很大
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包括邏輯智力、語言智力、空間智力等。語言智力強勢的人對語言的學習具有駕輕就熟的能力,學習第二語言也會表現得如饑似渴、樂此不疲。相反,語言智力弱勢的人學習第二語言,就如同趕鴨子上架,只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以統(tǒng)一標準來要求每個學生的教育方法壓抑了個性,對人才的培養(yǎng)十分有害。
而且,我國學校英語教育時間過長,學生壓力很大。在沒有語境的情況下,從幼兒園教育起,學生還沒說好普通話,就開始記背那艱澀的英語單詞,在家長、學校、社會的三重威逼下,背負沉重的負擔,沒有了快樂的童年,更別說去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像力。而且,現在的英語教材越編越深,考試也越來越難。原來高中的一些知識,下降到初中課本中,如定語從句、過去完成時、虛擬語氣、分詞短語等。
(二)學生忽略專業(yè)的學習
學生過分看重英語等級考試,影響了專業(yè)學習。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結果被學校和企業(yè)等各種單位和個人所看重,被人為地賦予了太多的社會功能。
因此,在大學,無論什么專業(yè)的學生,學習英語都成了頭等大事,學生對此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學生和學校對英語的過分重視影響了專業(yè)學習及其他方面的教學。全民長年學英語,但真正在人生長河中能用得著英語的地方太少,除了極少數的翻譯、外交、外企、英語教師、計算機編程等能用上英語的工作外,其他90%的人苦心學習的英語,在工作中派不上用場,而且工作幾年,就會把它忘得一干二凈。同時,由于學生在大學學習期間把有限的時間大部分都花在學習英語上,導致學習和鉆研專業(yè)知識的時間減少,結果到了工作崗位上嚴重缺乏專業(yè)知識。大部分學生都有此感覺。
(三)學生家長花費巨大
家長望子成龍,為了孩子省吃儉用,東挪西借,盡職盡責。學生背負希望,起早貪黑,苦讀死背,勤奮努力,到頭來卻白白耗費了大量人力、財力和精力,學完英語后無處可用,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巨大浪費。
三、全民英語教育問題的解決方案
學好英語是對我們有利的,重視英語教育策略也不應該改變,但是這并不能成為全民英語教育的根本原因。當全民英語教育出現種種弊端時,我們就應該進行反思,想解決辦法了。
(一)明確英語教育的目的
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學習它的目的是為了交流。因此,英語教育的最終目的應該是“用”,也就是可以用英語進行交流。
實際情況卻不容樂觀。大學外語指導委員會對學習英語8~12年的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發(fā)現,用人單位對近幾年畢業(yè)的大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普遍感到不滿意,對口語及寫作能力更為不滿。例如,他們認為口語能力強或非常強的僅為5%,差的或極差的為37%,能勝任或基本勝任對外業(yè)務談判的僅為14%,長年的英語教育在最終學以致用的時候出現了問題。大多數學生難以和外國人交流,聽不懂,講不出,也不能寫出好的英語文章。這樣的教育結果是很不理想的,甚至與英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相背離的。目前的全民英語教育,把英語當成了一種知識而不是一種交流工具來傳授。英語是交際工具,而不是學會了可以升學、謀職、晉升和出國的砝碼。
(二)學習英語要忌“一刀切”
我國地廣人多,情況復雜,城鄉(xiāng)師資差別大,在外語的開設方面也應該多元化。如果將外語課設為選修課,更有助于實現多元化發(fā)展。按著這個思路,縣城以下初中可以不開設外語,或部分學校、部分班級不開設外語。學生升高中可以不考外語。這樣也就無人逼著那些外語師資不大好的初中必須開設外語課了。這就出現了一個高中新生中有人學過外語,有人沒學過外語的問題。解決辦法:入學后加試外語,外語成績及格的學生單獨編班,直接學習高中教材;外語成績不及格和免試外語的學生單獨編班,或讀一年高中預科,或將其變?yōu)樗哪曛聘咧小?/p>
在大學教育中,應當根據專業(yè)的特點和需要,以社會發(fā)展需求為前提來設置英語考試。有的專業(yè)與英語聯系緊密,如國際貿易專業(yè)和旅游等專業(yè),多學些英語是必須的;有些專業(yè)不需要太多的英語,像考古學、中醫(yī)藥學等專業(yè),就可以把學習英語的時間減少以加強專業(yè)的學習。
專業(yè)英語人才需求有限,而目前我國的教育政策是把所有的中國人往英語專業(yè)人才方向上培養(yǎng)。專業(yè)的英語人才培養(yǎng)單靠大學4年時間是不夠的,應從初中階段開始,建立專業(yè)的外語學校。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出高級的英語專業(yè)人才,還可以解除絕大多數人學習英語的痛苦。
(三)給大學英語考試熱降溫
考試是學校師生教與學的指揮棒。有學者建議,變現在的強迫性考試為自愿性考試,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自主決定是否參加四六級考試;同時廢除一切將四六級與畢業(yè)證和學位證掛鉤的不合理規(guī)定。用人單位不要把英語四六級作為招聘人才的惟一標準,而應該考慮學生的綜合素質。沒有了四六級的束縛,英語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多增加聽和說的講授內容,關于日常用語,比如有關天氣、問候語、生活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多做聽說練習,可以通過對話或小組練習的方式進行,課后的英語角也是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很不錯的選擇。淡化英語的地位,讓英語恢復作為一種語言交流工具的本來面目。
(四)改革現行的英語教學內容和方法
一直以來,對英語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的呼聲很高,其間也進行了一些改革,但總體效果不明顯?,F行的考試制度很大程度決定了英語應試教育的傾向,進而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其結果就是對最初教育目的的背離。所以,學校要配合教育主管部門,合理有效地設置課程。因此,初中為學生打好基礎,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到高中以后,英語教育重點應該放在與學生所學專業(yè)有關的專業(yè)英語或職業(yè)英語教育上。
(五)消除英語教師的顧慮
部分英語教師也許會擔心改革后學英語的學生數量會有所減少,同時教師數量也會相應地減少。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改革雖然會減少學英語的學生人數,但是專業(yè)英語人才要想學精,必須加強英語學習。
綜上所述,掌握英語對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加強中外交流、擴大對外開放發(fā)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學好英語的積極意義顯而易見。然而,隨著英語的一熱再熱,這門外來語言竟然成為我國人才選拔、職務晉升、職稱評聘的重要標準,掌握英語似乎一躍成為現代中國人必備的基本素養(yǎng)。全民英語熱的弊端顯而易見,目前的全民英語把英語當成了一種知識而不是一種交流工具來傳授,違背了英語教育的目的。我們要擺正英語在社會中的地位;縮小英語教育的規(guī)模,減少學習英語的人數;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使英語教育真正收到成效。
- 上一篇:學前英語的教育實踐及思索
- 下一篇:健全財務管理體制貫徹實施會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