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設與區域產業經濟研究

時間:2022-09-27 11:23:43

導語:智慧城市建設與區域產業經濟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智慧城市建設與區域產業經濟研究

[摘要]文章主要是從智慧城市以及產業經濟前景的發展與建設情況做分析,同時還對經濟發展中一體化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文章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以及工業經濟方面給大家提供有用的信息,供大家參考,互相借鑒。

[關鍵詞]智慧城市;區域產業;產業融合

智慧城市是基于網絡發展、城市進入信息化的一個具體的體現。是目前社會快速發展必然的產物,其中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物聯網等方面的技術是組建智慧城市的必要條件。同時,把這些現代化的技術普遍運用在對城市的管理、控制以及服務等方面,促進了城市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到智慧城市的發展和區域工業經濟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智慧城市的快速建設才有區域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區域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智慧城市的建設,所以它們二者之間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

1智慧城市的內涵

在進行智慧城市建設時會用到傳感器以及物聯網等方面的技術,他們利用自己自身具有的優勢,可以收集大量的信息,方便了我們對于目前社會合理化、科學化的管理,以及使得很多產業有了新的發展模式。給建設新的城市形態提供了很多的必要條件。保證大家的安全,給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是智慧城市的內涵,但是實質上是促進城市和諧發展、豐富城市經管模式。截至當下,我國現在有大約九十個智慧城市的示范點,并在其中投入了充足的資金,這使得我國的區域產業經濟也有了更好的發展。

2我國智慧城市建設與產業經濟發展現狀

(1)智慧城市建設現狀。“智慧城市”概念是在2010年提出的,自從提出“智慧城市”概念之后,我國就迅速地展開了智慧城市的建設,其一開始的主要目的就是促進城市整體化的可持續發展,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部門跟部門之間的對接、審查,以及探討之后,一共確定了有超過九十個城市可以進行智慧城市的建設。然后通過數年的發展,對九十多個正在建設的智慧城市進行了等級的劃分,大約從高到低分了三個等級。從2014年起,國家就針對于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其中主要是對于智慧城市建設的基本原則以及主要的目標做簡單的規劃。在如今中國內地有三大運營商與正在建設智慧城市的地方簽訂了相關的合作協議。據統計在“十二五”期間,我國有5000億元投入在了智慧城市的建設方面。(2)產業經濟發展現狀。從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國發展迅速,從之前的經濟落后已經很快地步入到了經濟強國的武林當中。在這發展期間,我國不僅僅只是成為經濟強國,同時還在國際貿易,以及工業方面也站了很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工業方面表現突出,主要是其在世界制造業之中占有很大的份額,不但促進了我國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當下,我國的工業快速地發展主要體現在,產業經濟的升級促進了傳統產業的發展,在新型的技術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與發展。然后就是在服務行業,這是國家重點關注的項目,建設現代服務的產業,在扶持力度上提出很好的意見并給予指導,使得其產業有更加明確的目標。最后是在農業方面的體現。主要表現在2016年我國產糧1200億斤,實現了重大的突破,同比增加了2.4%,實現了12年的連續增產。

3智慧城市建設下區域產業經濟發展中的問題

(1)公共服務平臺。公共服務平臺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上是一個很重要的平臺,其中在這個平臺上主要包括了行業方面的咨詢、人才的培養統計,以及科研方面等,這個服務平臺對中國智慧城市的建設,地區產業上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大的推動力,因為,它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上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因為,目前這個公共平臺的建設要在基于智慧城市的基礎上,建設屬于智慧城市的公共服務平臺,從而給這個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帶來了很多的困難。(2)管理安全系統存在問題。現在,我國的智慧城市在不斷地發展,從而使得在很多方面都出現了問題,其中值得關注的就是管理安全系統方面的問題,跟隨著智慧城市的發展,其系統方面出現了很多的漏洞,與此同時,國家出臺的相關區域產業方面政策都是很模糊的,從而導致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以及區域產業經濟上很難給予具體的落實。(3)相結合過程的制約。智慧城市與區域經濟一體化之間存在很多相互制約的因素,其中,在中國發展的悠久歷史來看,中國在產業創新方面嚴重地缺乏,而且,我們在很多產業的生產方面使用的機器,工藝,以及流程方面都比較落后,所以綜合多方面原因使得區域產業沒有什么競爭力,同時還會受到周邊環境、人文思想等方面的影響,從而使得生產出來的產品沒有什么具體的價值。(4)對智慧城市的意識不足。其實,智慧城市的概念在很多人看來還是比較模糊的,這是因為在籌劃建設智慧城市的時候,對于智慧城市的宣傳工作做得不好,還有就是也沒有什么相關的文件給予正確的認識以及指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政府官員,如果他們都對智慧城市建設的概念沒有一個很正確的認知與理解,那么就會使得在智慧城市建設信息方面出現嚴重的滯后現象,使得大家對于智慧城市建設的理解一直很片面。

4智慧城市建設與區域產業經濟融合發展策略

(1)推動科技創新。想要智慧城市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得更好,就要努力地推進創新,其中主要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進行推進,第一,對于傳統的產業進行轉型操作,在傳統產業上加入現代化高新的技術,全方面地對傳統產業進行提升,其中主要提升的是技術,引進先進的機械設備,從這些方面的提高實現產業的迅速升級。第二,對于傳統的操作工序進行升級操作,同時優化設計,從而使得制造工藝更加趨向于智能化的發展。第三,對于產業的集群合作,做到經濟共享、資源共享、友好化發展。(2)做好頂層規劃。頂層設計是很重要的,在智慧城市的建設與產業經濟一體化發展上,它主要是起著促進的作用。在一開始進行智慧城市設計時,主要是要考慮到跟這個城市相關的歷史以及這個城市的主要功能和城市特征,要從長遠的角度來對區域工業化進行規劃,在做出規劃的同時,還要提出相關的保護制度。除此之外,就是在做頂層的規劃與設計時我們要充分地考慮到綠色節能方面的設計,尤其是要注重對于環境方面的優化,進行網絡的科學整合,讓每一個區域的產業都能夠很充分地了解智慧城市建設的主要目標以及其中的內涵。(3)構建服務平臺。關于怎樣構建服務平臺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第一,現在互聯網技術發展得很快,所以在構建服務平臺時,可以大量地采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其構建的這個平臺上的信息主要有產業信息、相關政策、生產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第二,對公共服務平臺進行整合。主要是對于不同單位的電子資源進行整合,可以采用現在已經有了的相關基礎設施。對信息差異化進行消除,建立統一的管理體系以及產業標準的服務。

5結論目前,社會快速地發展,工業經濟的發展還沒有辦法緊跟其步伐,也展開快速的發展,所以這篇文章主要針對智慧城市建設做探討,然后再對區域經濟做研究,主要探討它們之間的關系以及智慧城市與區域產業經濟發展的內涵與現狀,怎樣做好智慧城市建設與區域經濟相融合,都給予了相關的應對措施,使得我們國家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以及區域經濟融合有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石家莊構建智慧產業生態體系[J].城市規劃通訊,2017(12).

[2]夏蘭,陳健.智慧城市建設與區域產業經濟融合發展[J].中外企業家,2017(30):29-30.

作者:牛海洋 單位:紅旗渠經濟技術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