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種苗產業經濟效益分析

時間:2022-09-27 11:26:27

導語:林木種苗產業經濟效益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木種苗產業經濟效益分析

摘要:近年來,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在生活逐步改善的基礎上逐漸提高對生態建設的要求,營林造林已經成為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而營林造林又取決于林木種苗質量。提出了提高林木種苗質量必須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的樹種,以科技為手段,應用先進培育技術,提高林木種苗質量的建議。

關鍵詞:林木種苗;適地適樹;提升對策

林木種苗作為林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保證營林綠化質量的關鍵。在林業發展中,研究如何提高林木種苗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提高林木種苗質量在推動經濟建設方面的作用

1.1提高現代林業經濟的重要途徑。我國已經將林業建設納入了國家“十三五”發展戰略中,而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是建立在林木種苗質量的基礎上。隨著全國各地綠化造林工作的不斷推進,對林木種苗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國現代林業建設正逐漸由數量型向質量型不斷轉變,而優良的林木種苗有助于提高林業經濟效益。1.2實現經濟林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伴隨著用經濟林發展迅速,林業對優質林木種苗需求量不斷加大,特別是生物質能源、生物質材料、林業高新技術等產業的興起,對林木種苗的質量要求更高,因此提高林木種苗質量是實現經濟林產業發展和壯大的前提和基礎。1.3生態文化體系建設的重點內容。生態文化體系建設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而現代社會進步和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森林具備多樣化特征,林木種苗作為森林撫育的基礎保障,不僅需要服務于林業可持續發展,而且還體現在服務于精神文化建設,在改善群眾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方面發揮作用,因此在生態文化體系建設中,必然少不了高質量的林木種苗。1.4降低災后經濟損失的關鍵。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但是對環境的破壞也日益嚴重,各種自然災害頻頻發生,如地震、冰雹、洪澇、干旱等均給我國林業帶來無法預估的損失,而災后重建是一項長期性工作,另外在加上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導致我國內需不斷擴大,上述均加大了林木種苗的數量的需求,而林木種苗的培育、供應是一項艱巨任務,為了迅速重建和恢復受損的災區,降低災后經濟損失,提高林木種苗的質量非常重要。

2提高林木種苗產業經濟效益的對策

2.1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的樹種。培育林木關鍵在于因地制宜,換而言之即要在適合某類樹種生長的環境下種植該種苗,從而促進其生長發育,提高其經濟效益??茖W選樹種,必須做到以下三點:其一,注重鄉土樹種,鄉土樹種主要指的是在本地區長期生長的樹種,由于這類樹種已經適應了本地區的環境和氣候,因此抗逆性較強,再加上人們非常熟悉鄉土樹種,待成長后更容易被市場接受,除此之外,鄉土樹種只需就地取材,相比于其他樹種,栽培成本更低,并且種苗的成活率高;其二,注重外來優良樹種。外來樹種指的是本地區無的樹種,品質優良的外來樹種兼具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但是在引進外來樹種時,必須嚴格按照引種程序先試驗再推廣。需要根據引進的外來樹種的生物學特征給予相應的馴化措施,主要包含特殊栽培技術和配套栽培技術。要充分運用引入地區氣候、地理條件多元化趨勢,開展多種立地品種區域化實驗,以免引進的外來樹種帶來生態災難;其三,注重選育新品種。要積極開發經人工培育或者發現的野生樹種,從中挑選出具有特異性、新穎性、穩定性以及一致性的林木品種。2.2以科技為手段,提高林木種苗質量。要結合當前林業建設的現狀,進一步加快改良和培育出適合惡劣條件生長的具有較強抗逆性的樹種,當前,常見的科技栽培技術有:①設施栽培技術。設施栽培技術又常常被稱為保護地栽培,該栽培技術的目的是保證林木樹種栽培的優質、高效、高產。設施栽培技術不會受到季節氣候的影響,因此可以實現周年生產,當前設施栽培技術已經被廣泛運用在蔬菜、花卉、果樹、觀賞性植物的栽培中。近年來,伴隨著我國設施農林業的飛速發展,智能溫室已經成為培育林木種苗的必備設備之一,將其運用在種苗培育中,可以保證林木種苗的質量和產量。②容器育苗技術。當前容器苗培育技術已經被應用于植物、蔬菜、苗木等栽培中,容器苗培育也是我國集約化設施栽培的重要構成部分,該培育技術主要具備以下優點:育苗周期短,因為該培育技術使用的基質為人工培植,無論是通風性、保水性、養分均非常好,因此促進了苗木的生長和繁殖。另外,容器育苗技術同樣不會受到季節的影響,即便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種苗的成活率依然較高。2.3應用先進培育技術,提高林木種苗質量和經濟效益。①嚴格執行林木種苗培育程序。近幾年,美國關于容器育苗技術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育苗程序,具體做法:將脂松容器苗分成是三個生長時期,分別為幼苗建成期、高生長時期以及木質化期。嚴格把控育苗基質制備、容器選擇、播種和覆蓋、種子催芽、澆水施肥、苗木封頂控制、煉苗、控制育苗環境、出圃或在培養等環節,從而提高了育苗的效果,最終培育出的脂松苗出苗整齊、生命力頑強。我國可以借鑒美國做法,結合我國林木種苗培育現狀,制定育苗程序,從而提高林木種苗質量和經濟效益。②采取種子處理技術。近年來,國外誕生了一種農場式的林地經營政策,其主要是在海拔較低的地區耕地以外產量低的農田上經營闊葉林為主的森林,其旨在改善生態環境,增加休閑用地面積,并且還能夠生產優質的木材。我國各個地方可以結合樹種的發育特點、萌芽特點以及休眠特點,針對不同的樹種制定相應的種子處理技術,控制好種子的采收時間、貯藏條件、處理環境、播種時間等,從而提高林木種苗質量。③林木種苗施肥技術。在林木種苗培育過程中,施肥是其中比較關鍵的一個環節。首先,在施肥時,要根據林木種苗的的生物學特性選擇肥料種類,還應該結合管理水平、耕作制度選擇肥料的種類。關于施肥量需要綜合考慮土壤肥力、苗圃管理水平、種苗的生長情況、產量等,確保施肥量經濟合理,除此之外,還應該根據林木種苗在不同時期對養分的需求特征科學選擇施肥的種類和數量,從而保證林木種苗生長發育,提高其質量。④注重灌溉水質控制。在林木種苗培育中,還應該實現用水控制的精細化管理,具體做法為:要對苗圃中的灌溉水PH和金屬離子的含量進行定期測量,結合林木種苗生物特性和生長階段控制好水灌溉,在干旱季節需要適當增加灌溉了,相反在雨水多的季節要注意排澇。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發展,當前林木種苗培育已經成為林業生態建設發展的基礎保障,林木種苗質量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因此要想提高林木種苗的質量,需要結合當地情況選擇適當的樹種,運用技術手段,使用先進培育技術,以提高林業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楊洪明.林木種苗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J].綠色科技,2015(3):80-81.

[2]梁永勤.強化林木種苗質量管理保障林業建設持續健康發展[J].熱帶林業,2005(2):19-21.

[3]姚絲紅.探析如何提高林木種苗質量[J].種子科技,2017,35(7):91+93.

作者:李才娃 單位:白龍江林業管理局造林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