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經濟的限制與策略
時間:2022-01-03 11:10:00
導語:公路經濟的限制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公路經濟相關內容概述
公路經濟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概念是公路經濟效益,通常來說,新建的公路或者改建的公路具有兩種類型的經濟效益:一種是新建或者改建公路其系統內部的經濟效益,即新建或改建的整個公路系統通過對公路養護及其管理等活動過程進行其內部管理的不斷強化,使得自身所從事的公路在建、養、管等各個方面的生產發展得以不斷提高,另外,該系統其整體經濟實力的增加同該部門員工的工作以及生產條件、對新型工藝進行創新和應用,使其福利待遇得以提高等的各種各樣的活動,這些均為經濟實力的集中體現。另一種指的是整個公路系統社會經濟效益,也就是說這個公路系統能夠進行的社會經濟的相關服務能力。具體來說,主要指的是其能夠帶給車輛、行人乃至整個社會一個更為完好、安全、暢通、舒適的公路交通環境,最大程度地將人們的行駛費用以及行駛時間能夠降低,同時使整個交通系統的肇事率得以降低,創造一個行駛舒適且便利的交通環境,另外,還應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公路系統內部經濟效益同公路系統的社會經濟效益之間為對立統一關系的集中體現,其同公路的建設、養護、管理以及整個公路的生產活動各個環節的全過程相互融貫。
二、公路經濟的制約的相關因素分析
制約公路系統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為突出的因素經筆者歸納后有以下五個方面,分別為:
1.公路相關部門的員工在思想認識方面仍有不足
傳統計劃經濟模式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整個公路管理體制各種條條框框所帶來的影響都束縛了公路相關部門不少員工的思想,多數員工并沒有徹底實現對舊傳統的突破,并沒有徹底掙脫傳統觀念的束縛,也沒有正確樹立其市場經濟觀念,不少員工存在著等、靠、要的思想。這就導致了公路各部門以及員工無法將其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的發揮,嚴重壓迫和束縛了員工的積極性及其創造性。
2.整個公路系統的管理體制仍未完全理順
由于當前我國公路系統體制依然為半下放型的管理體制形式,公路進行建設以及養護活動所需的資金都是通過省廳進行財政撥款實現的,省廳對其進行行業管理,而地方負責對其行政、黨群以及人事的管理。這種體制具有一定的優勢,其能夠使地方以及行業的積極性得以充分調動和發揮。但是其缺點也十分突出,其對公路系統的建設以及養護無法滿足省里的計劃要求,也無法滿足其地方經濟發展所要求的公路建設以及養護的標準。例如,在費稅改革以前,中國中南部的某地區,其公路總的里程為3349公里,公路系統的密度為36.8公里/百平方千米。該地區每年所征收的養路費用為10400萬,不過由于不重視公路的建設以及養護,再其上所投入的資金相當少,因此某些路段急需進行拓寬和改造時就無法進行及時的處理和安排。
3.公路建設以及養護的投入資金不足
還以此公路系統為例,其公路相關部門共有職工約3900人,而正式的固定養護工人為1535,列養的國道共203.411公里,省道則共569.4公里,省局每年所下達的計劃投入費用相當不足,再加上進行公路養護所需的材料價格的大幅度上漲,使得養護的成本大大增加,因此造成了公路部門的掛賬資金的形成,公路的建設以及養護的生產都必須通過負債進行運行。
4.現有公路的等級相對較低
仍就此例來說,其列養的干線公路為892.22公里,而287.3公里都為三級公路,186.8公里為四級公路,公路的等級相對較低。
5.人員出現超編的現象
近些年來,由于公路系統各個部門的人員增長的速度過快,使得勞動力出現了過剩的現象,有些地方甚至有著“人吃路”現象的出現。
此外,市場的競爭力相對較差等也是制約公路內部經濟效益以及社會經濟效益增長的重要因素。
三、解決的措施
由于公路系統中“兩科效益”的情況對其經濟造成了制約,因此為了將此現狀進行扭轉,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內部以及社會經濟效益得以充分的發揮。就必須
1.公路系統相關部門的員工應當不斷進行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水平,將傳統的舊思想、舊觀念拋棄,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市場經濟觀念,采取高效的措施和解決辦法,實現公路系統的建設、養護以及管理等的協調有序的發展。
2.樹立公路經濟發展思想——“一體兩能與一體兩制”。其中,“一體兩能”具體是指將公路系統同時作為其養護機構以及經濟實體,既對公路養護、建設以及管理的職責進行認真的履行和完成,同時還應進行多種經營,重視自身的經濟發展,從而使公路的內部經濟效益得以提高。而“一體兩制”具體是指將當前現行的公路行業的管理制度運用到公路建設及其養護等的生產活動中來,而有關路外產業的興辦及發展,或是其他多種的經營生產活動應當應用現代企業的管理制度。確保兩者能夠互相的促進和依賴,并進行協調的發展。另外,應以公路系統的路況以及財力等具體條件作為依據,分清公路建設過程各項工作的主次重點以及輕重緩急,對公路系統的長遠的發展進行規劃,并制定相關的發展計劃,應當注意的是,所有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應保證好路率的指標符合要求,使公路的路況得以不斷的提高。
3.對公路系統進行科學的管理,使其養護及建設活動得以加強,同時應保證公路系統的好路率指標符合要求規定,使公路的社會經濟效益方面得以不斷的提高。另外,應對公路其內部的發展潛力進行深入的挖掘,對公路進行養護時應當進行公路人員、組織、設備以及資金等各方面的準備,確保公路養護能夠正常有效的進行。對公路的建設以及養護方面進行規劃和設計時,應當把握編制科學以及均衡合理的原則,將有限的資金能夠發揮其最大程度的投資效益。
4.對公路以外的產業進行興辦,實行多種經營的發展。進行公路的經濟活動時應當注意的問題是該活動應當同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及其要求相互適應,而且應當對其內部的公路系統結構進行適當的調整,對其經營機制進行轉換,使得非養護單位得以更好的發展,促使公路經濟新型增長點得以形成和發展。
5.對公路系統的進行多方融資,使得公路新建或改建步伐得以加快。新世紀,對公路的建設以及養護的要求在不斷提高,現在其重點主要集中在擴大較高等公路的主框架以及整個公路網的規模,使得公路系統在通達深度方面能夠實現更大的提高,尤其是實現高速公路的飛速發展。另外,僅僅依靠省級或上級單位對公路的建設以及養護生產的活動進行投資是遠遠無法實現公路系統飛速發展的目的的,還需要通過融資手段才能更好的進行公路經濟發展建設,可通過銀行貸款、爭項目、申請補助、招商引資、集資以及壓縮開支等多種手段和渠道對公路建設以及養護相關的生產活動進行資金的籌得,從而使公路經濟的發展速度得以更大程度的提高。
- 上一篇:民政辦公室加強健康教育工作通知
- 下一篇:自治縣加強食品安全規范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