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6-27 03:05:48
導語: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全球能源問題和環境問題的持續惡化,建筑行業作為能耗較大的產業,如何實現建筑節能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基于綠色經濟理念,闡述了綠色建筑經濟的內容,并分析了當前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現狀,最終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夠有效推進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綠色經濟理念;可持續發展;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進程持續加快,進一步推動了經濟發展,也刺激著我國建筑業規模持續擴大。但在建筑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了一系列問題,比如能源消耗問題。在資源與環境危機不斷加深的背景下,建筑的可持續發展備受關注。作為建筑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形式,綠色經濟更關注建筑節能問題。綠色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形式,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傳統產業經濟為基礎,以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為目的的一種發展狀態。
1綠色建筑經濟概述
當前,我國建筑業發展迅速,在加快城市化進程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建筑行業在市場中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然而,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建筑能耗,據相關研究表明,在全國能耗當中,建筑能耗總量逐年增長。廣義上來講,建筑能耗是指從建筑材料制造、施工等一系列工序直至建筑使用的全過程能耗。狹義上來講,建筑能耗是指建筑的運行能耗,能耗包括采暖、空調、照明等,是人們的日常用能。伴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可持續研究在全球資源領域逐步推進,人們愈加重視建筑節能發展。綠色建筑在《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當中,被理解為在建筑全壽命周期中,最大限度節約資源,比如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從而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高效的使用空間,實現建筑與自然和諧共存。此外,對于綠色建筑任務也給出了明確的解釋,是指利用科學、有效的技術及方法最大限度提升資源利用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減少建筑能耗。但對于綠色建筑,仍存在很多誤區。比如很多人認為綠色建筑就是“建筑綠化”,過度關注“綠化”,希望通過增加綠化率,改善及美化建筑區域環境。作為一種全新的理念,綠色建筑經濟是為了滿足人們對更好居住環境的需求,通過綠色科技減少建筑能耗,最大限度節約能源,從而節約成本。
2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現狀
我國綠色建筑經濟研究起步較晚,無論是法律法規體系,還是各方面規章制度,或者是經濟激勵政策等都不甚完善,在發展當中還存有一些問題,這也是我國綠色建筑占比較少的直接原因。為了進一步推進我國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對當前綠色建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有所了解,從而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有效完善綠色建筑經濟發展體系。1)消費者對綠色建筑的有效需求有待提升。對于綠色建筑,不僅建設單位認識不足,普通消費者也存在很大認知誤區,這也是影響綠色建筑經濟發展的直接原因。首先,人們對于綠色建筑知之甚少,很多人認為小區綠化率高就是“綠色建筑”,或者認為,綠色建筑就是造價很高的建筑。在綠化與房價當中,人們往往更看重價格,多數人寧愿選擇低房價的普通住宅,而忽視了綠色建筑所帶來的舒適性、節約使用成本等。當消費者購買力不足,勢必會阻礙綠色建筑經濟發展。因此,想要解決這一難題,推進綠色建筑經濟持續發展,必須做好宣傳工作,讓人民群眾真正認識到綠色建筑的優點在哪里,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綠色消費的觀念,擴大綠色建筑的市場需求,這樣才有利于實現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2)綠色經濟發展技術支持和激勵政策不足。在綠色建筑經濟發展當中,市場主體是企業,綠色建筑項目的設計、施工、后期維修都需要企業來完成。同時,綠色建筑材料、技術、設備等研發、加工、制備同樣離不開企業的支持。企業是推動綠色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但由于我國綠色建筑研究起步晚,市場發展體系還不成熟,在發展中仍面臨著許許多多的挑戰,尤其是綠色技術創新方面,究其根本在于缺少相應的綠色經濟發展的技術支持和激勵政策,這些因素若不解決,將成為我國綠色建筑經濟的一大阻礙。
3綠色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對策
3.1加強市場引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隨著人們節能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針對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事業發展,國家及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定,建設領域的節能減耗已成為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政府部門在綠色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必須積極發揮宏觀調控的職能,引導綠色建筑經濟發展邁入一個健康的軌道。要求必須完善綠色建筑相關法律法規,充分發揮法律的強制性作用,有效約束建筑企業的行為,真正發揮綠色建筑的節能減排作用。若建筑企業一旦有違規違法行為,做到違法必究,給予相應的處罰。此外,還要通過稅收優惠政策、財政補貼政策、信貸優惠政策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綠色建筑投資者的積極性,推進我國綠色建筑經濟發展。
3.2做好市場宣傳,提高綠色建筑的認可度
為了進一步推廣綠色建筑,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必須做好市場宣傳,讓廣大群眾走出認識誤區,推廣綠色建筑經濟。首先,要明確綠色建筑并不是昂貴的建筑,不能將綠色建筑等同于高科技建筑,或者超低能耗建筑,要通過科學報道等方式,讓人們理解什么是綠色建筑。據相關研究表明,相比普通建筑,綠色建筑的成本并沒有提升,主要原因在于綠色建筑采用了可循環、可再生材料。其次,綠色建筑并非簡單的建筑綠化,在綠色建筑當中,綠化只是一項功能,并非綠色建筑的整體含義,綠色建筑需要通過綠化實現節能與空氣凈化2項作用。再次,綠色建筑與高科技建筑存在很大區別。氣候適應性建筑才是綠色建筑的本質,在技術應用上綠色建筑相對較為簡單。比如徽派建筑,便是一種小氣候調節型建筑,通過地窖制造溫差,達到取暖、降溫等效果。最后,做好消費者服務工作。綠色建筑市場能否打開關鍵在于消費者是否買賬,若消費者不接受,那么綠色建筑再好,也很難實現規模化建設。因此,市場宣傳的重點,除了讓消費者對綠色建筑有一個真實、直觀、準確的認識以外,還要做好消費者服務工作,這也是提高綠色建筑認可程度的重中之重。只有消費者高度認可綠色建筑,才能為綠色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為此,在市場宣傳當中,必須做好消費者調查,找出需求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工作。此外,在宣傳當中,要積極發揮政府部門和行業組織的引導作用,提高官方權威性,在群眾當中形成一個強大的影響力。
3.3完善綠色建筑經濟激勵的長效機制
不同時期的政策形勢不同,在制定綠色建筑經濟激勵策略時,必須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制定各項激勵規則,并積極落實到位。不同政策引導作用會對不同產業發展帶來積極的帶動作用。通過多樣化經濟激勵機制,對于綠色建筑經濟及產業發展而言也是一種極大的鼓勵。在綠色建筑激勵策略制定當中,應立足于“以獎代補”的經濟激勵策略,通過完善綠色建筑專項補貼、多元化稅收政策、能源價格合理定價、貸款優惠政策等,提高企業的積極性,從而形成一個長效激勵機制,這樣才能有效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
3.4加強綠色建筑評估的實施和監管力度
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綠色建筑管理文件,比如《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管理辦法》《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等,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國綠色建筑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僅僅依靠這些標準政策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大監督力度,因此,建立及完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強化建筑執行節能標準的監管力度,著力抓好建筑各個階段的監督能力,落實各項節能管理相關措施。
4結語
綠色建筑是以節能、環保為宗旨的一種新型建筑模式,通過建造低環境負荷下的人、環境、建筑和諧共存的居住環境,對于我國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有效緩解能源緊缺、環境污染嚴重的嚴峻形勢,此外,更有利于推進我國建筑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文娟.基于新時代的視角探討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J].經濟師,2018(6):8-10.
作者:阮翔云 單位:周口市淮陽區住建局
- 上一篇:微電子潔凈室消防水系統安裝特點
- 下一篇:施工技術對房屋建筑工程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