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樓供熱計量方法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09 03:15:00
導語:住宅樓供熱計量方法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住宅;供熱
論文摘要:我國住宅樓采暖熱費由過去的福利已變為由用戶承擔,但在收取熱費上卻存在很大困難。分析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熱由過去的福利變為商品用戶一時難以接受,這在以后會逐漸被接受,另一個原因就是熱作為商品計量標準不準確,加大了收費的難度。
目前我國基本是按面積收取熱費,但由于每戶住宅樓層、朝向等不同,在同一室溫情況下,相同面積的耗熱量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同時,用面積計量收費忽略了對采暖供、回水溫度和供暖時間長短的要求,住戶室溫有時達不到應有的溫度,用戶對收費抵觸情緒很大。可見,簡單按面積收熱費既不利于促進用戶積極交費,也缺乏對供熱單位的有力監督。近些年來,一些國家采取了更為精確的計量技術方法,我國從集中供熱的長遠發展來看,也將采取更為合理的技術方法,了解一些國外的成功經驗十分必要。下面就國外的一些方法探討供暖用熱計量收費的技術問題,以供參考。
1計量收費的技術方法
用熱表直接測量用戶用熱量的方法。熱表可以測出并計算采暖系統向每個單元供出的熱量Q供。Q供=∫mfCp(Tf2-Tf1)dt,式中:mf為流入該單元系統的水流量,Cp為水的比定熱容,Tf2、Tf3為供、回水溫度,dt為時間間隔。由此可見需要測量水流量及供回水溫度及運算和積累。所以熱表結構較水表、煤氣表復雜,價格也較貴。
依據測量與供入每個單元系統的熱量有關的一個或多個參量的值,將住宅樓總熱表的熱量分攤到各個單元住戶,即認為每個單元住戶的用熱量是與此參數的值成比例的。根據所測參量的不同,此類收費分攤的技術方法可分為:
①以時間為參量,即依據所測得的各個單元住戶用熱時間長短來分攤熱費。例如閥門全開時間。
②以溫度為參量,即根據與測量散熱器有關的溫度并按時間累計,按此累計值來分攤熱費。根據所測溫度的點數,有監測1點的(例如散熱器上的代表點溫度),有測2點的(例如供、回水溫度,或進、出口風溫,或供水溫度與出風溫度,或回水溫度與進風溫度,進、出水中間溫度與進風溫度),有測3點的(例如供、回水溫度和進風溫度),有測4點的(例如供、回水溫度和進、出口溫度)。
依據測量反映室內熱環境舒適程度的參量的值及使用延續時間,按此將熱費分攤到各單元用戶。一般以室內空氣干球溫度為參量。按監測方式可分為:
①按室溫控制器的設定值為依據進行計算。
②以室內空氣溫度為依據。又可分為單是室內溫度和室內溫度加上室外溫度。
2實際使用中遇到的問題分析
就第一種技術方法而言,由于熱表可以標定、規定準確度等,屬于直接計量用熱后計費,而不是靠分攤,是最合理的收費方法。但此種方法需注意熱表的正確安裝,定期檢查其工作是否正常,定期進行標定,管理較麻煩,一次性投資也較大。
對于第二種技術方法,以時間為參量時,測量手段簡單,但存在關、啟閥門較麻煩和誤差較大的問題。以水溫為參量時,一般均測散熱器表面溫度,再乘以系數后折算代替實際水溫。這樣做的好處是直接接觸供暖熱水,省去了裝水表的麻煩。但需要對系統維護好,特別是散熱器內表面不應結垢,否則內側放熱系數的變化將增大測溫的誤差。
對于第三種技術方法,從熱費分攤上看較為合理,但從節能上看,由于是按效果收費,建筑商和用戶不會積極改造房屋減少供暖用熱,造成熱能源浪費。
3需要進一步做的工作
從以上介紹,可以看出國外的經驗是采用熱費分攤的概念,采用計量用熱的技術方法加以實現。我國現在熱費也開始由用戶分攤,所以應該實現較為合理的計量手段。我們可以借鑒國外成熟的方法,進一步探討適合我國的技術途徑。可以引進不同的技術方法進行試點和比較,選出較適宜的,再做一定改進,作為我們發展的重點。
- 上一篇:蒸汽流量計量準確性分析論文
- 下一篇:鐵路貨運計量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