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協會發展現狀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31 04:24:00

導語:行業協會發展現狀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業協會發展現狀研究論文

[摘要]當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政府管理理念的轉變,行業協會作為連接政府與企業的非營利性組織,越發顯得重要。本文依據實際調查報告,分析了上海行業協會的發展現狀及不足,并對其未來發展趨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行業協會上海市場經濟

行業協會是企業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而依法設立的具有獨立主體地位的非營利性社團法人。作為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它具有協調市場各行業主體的合法利益、提高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和維護市場經濟運行秩序的功能,是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把它看作是介于公共管理部門和私營企業之間的第三種力量,也有人稱之為除國家、市場、企業、社區之外的第五種社會制度,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為了了解上海行業協會的發展情況,我校公共管理系公共管理專業的部分學生利用專業實習的機會,實地走訪了本市七家行業協會(上海市美發美容行業協會、上海市輕印刷行業協會、上海市綠色工業促進行業協會、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業協會、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上海市橡膠行業協會、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進行了為期兩周的調研活動。調研的內容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調查行業協會主要工作內容、人員構成、經費來源情況;一是調查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制約發展的因素。我們希望以“一管窺全貌”的方式探究上海行業協會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探究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上海市行業協會發展現狀

目前,在上海市社團管理局注冊登記的全市性行業團體共有123家,這些行業協會基本涵蓋了主要的傳統行業門類,它們中有行業類行業協會41個,占三分之一,產品類行業協會82個,占三分之二。從調研情況看,上海行業協會總體發展態勢不錯,在行業自律、信息溝通、人才培訓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推動制定行業自律公約,引導企業開展良性競爭

近些年,隨著經濟活動的快速發展,一些企業為了爭奪有限的市場資源,出現惡性競爭,如實行產業壟斷,價格上競相壓價,干擾了正常的市場秩序。針對不良競爭,不少行業協會與下屬企業多方協調,制定了行業自律公約,引導企業通過法律手段保護新產品,適時制定保護價,建立維護公平競爭的機制,依法公正地協調、處理會員企業之間的業務糾紛和矛盾,有效地整頓了市場秩序,推動了下屬各企業的良性發展。

2.提供信息交流平臺,實現資源共享

為了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就必須掌握第一手的信息資料,而行業協會恰恰在這一點上為會員企業提供了方便。他們通過會議、簡報、期刊、網絡等多元化的形式,將最新的信息告知企業。推動本地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積極組織和開展各種類型的國際研討會,加強國際同行業的交流合作。與此同時一些協會積極推動在相關行業間進行信息交流,達到資源共享,共謀發展。此外,許多新型行業協會還開設專業培訓課程,幫助會員企業培訓緊缺人才,受到企業的歡迎。

3.推動政府與企業間的良性互動

行業協會作為政府與企業之間的中間橋梁,肩負上傳下達的重任,不少行業協會努力實踐中間人的角色,及時解讀政府職能部門的政策導向,向會員企業傳遞最新的政策信息,盡可能的協調好政府、企業、協會間的各種矛盾分歧,使企業發展能夠與政府的主導發展方向相吻合。同時,他們也與企業保持著密切的接觸,注意收集匯總行業內部企業在經營活動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各種途徑向相關政府部門反映行業的共同心愿、下屬企業的呼聲,在合理的基礎上,為業界爭取有利的經營環境,積極探索政府與企業形成互動的有效途徑。

二、上海行業協會存在的突出問題

通過調查,我們也發現上海市行業協會的發展現狀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行業協會進一步的發展。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有:

1.定位不明確,不能有效發揮“上傳”與“下達”的功能

這個問題主要是由于行業協會自身發展歷史和現有管理體制造成的。上海市行業協會是隨著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政府調整和轉變職能的進程,由政府行業主管部門組建的。其中相當一部分行業協會在政府的授權或委托下,承擔了部分行業管理職能,起到分流政府職能的作用。上海市行業協會的管理模式的特點是“三元”管理模式,即由社團登記管理機關、行業協會發展署和業務主管單位共同管理行業協會。這個三元式管理機制反映了上海市行業協會具有較強的行政主導色彩。缺乏形成和發展市場化的行業協會的制度基礎是當前行業協會工作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雖然經過改革,行業協會的準政府色彩有所削弱,行業自律功能有所增強,但無論是自身行為、成員構成方式、行業協會辦事人員的觀念都不能擺脫其“官方”色彩。各協會都把為企業服務、為行業服務、為政府服務列為自己的宗旨。但是在實地調研中,我們發現目前行業協會的實際情況與這個設想還存在較大差距,集中表現為:第一,政府相關部門出臺的各種政策與企業發展實際需求存在明顯差距,作為企業利益代言人的行業協會由于自身定位模糊以及缺乏有效的反饋機制,難以發揮上傳下達的功能。第二,行業協會的地位沒有得到企業的普遍認同。我們走訪的幾個行業協會除了上海生物醫藥行業協會的覆蓋率為100%外,其余幾個行業協會會員單位的數量一般都占本地行業企業總數量的50%左右,而且以國營單位居多。第三,不同層次的協會缺乏必要的溝通與交流,工作重點沒有區分,使得工作沒有形成合力,有時還會出現爭會員的內耗。

2.經費匱乏,難以開展實質性的活動

行業協會是非營利性組織,協會的經費主要來自會費和提供相關服務的收入。《民政部、財政部關于社會團體收取會費的通知》規定“會費標準為300元~2000元”,這對于目前行業協會特別是一些規模較小的行業協會的正常業務開支,往往是杯水車薪。在我們調查的行業協會中,企業交納的會費是其主要收入來源(見圖表1),大部分協會由于經費不足,難以開展一些必要服務活動,形成了“協會經費不足——服務量不夠、質不高——會員不愿繳納會費”的惡性循環。

3.從業人員兼職者居多,年齡偏大,專業知識背景匱乏。

行業協會是企業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而依法設立的具有獨立主體地位的非營利性社團法人。政府與行業協會應該是兩個具有獨立法人的主體,他們之間的關系應是合作伙伴關系。但現實情況并不是這樣。從調查中我們發現,行業協會決策機構的人員有56%是來源于政府工作人員,26%來自會員企業,18%來自中介組織、學術機構等其他渠道(見圖表2)。行政機關領導兼職當會長、秘書長的現象很普遍,協會專職工作人員僅占12%。在這種情況下,行業協會往往受政府干預比較多,很難對自己的職能有明確的定位。

其次,在行業協會專職工作人員中,普遍存在年齡偏大,專業知識背景匱乏的問題。在調研過程中我們感到,各協會的人員結構不盡合理,專職人員的老化問題較為突出,在被調研的協會,專職人員55歲以上占33%,45歲~55歲占23%,,36歲~44歲占11%,25歲~35歲占24%,25歲以下占9%(見圖表3)。由于各協會大多未建立正常而必要的人員錄用、考核、培訓、晉升、淘汰和退休機制,更沒有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不僅缺乏高素質的業務骨干人才,現有人員也缺乏專業化培訓。協會工作人員欠缺專業知識背景,已直接影響到協會服務質量與可持續發展。

三、上海行業協會的發展前景及對策

當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政府管理理念的轉變,行業協會作為連接政府與企業的非營利性組織,越發顯得重要。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最大限度的發揮自身功能,是上海市各個行業協會謀求進一步發展的主攻方向。筆者依據實地調查的結果,擬就上海行業協會未來發展做一些建設性的探討。1.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特點,依托本地經濟發展特色,尋找發展的生長點

早在20世紀初期,上海依托本地文化氛圍,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大膽借鑒吸納西方舶來品,形成了頗具特色的“海派文化”,深刻影響了上海本地商業活動。今天,作為引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動的重要地區,上海的行業協會應該結合本地經濟發展的特點,尋找新的生長點。如:大膽借鑒其他國家先進管理經驗,強化服務意識,借助“入世”的優勢與國外行業協會加強聯系,積極籌備交流合作活動來促進貿易往來。幫助企業進行國際間的談判協商,處理雙方分歧。與此同時,充分利用上海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經濟合作中的優勢,實現跨地區行業協會的聯合,推動本地企業走出上海,拓展發展空間,促進本地企業與其他地區企業的聯手合作,共謀發展。

2.建立完善配套的福利、工資體系,吸引更多年輕的專業人才加入協會

行業協會的發展不僅需要觀念上的革新,也需要用人制度的改革。由于行業協會的辦事人員來源復雜,許多行業協會沒有正式的員工保障體系,協會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往往由原工作單位發放,造成協會內部待遇不一、工作人員難以產生認同感的局面,缺乏持續發展的動力。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行業協會改變用人體制,建立完善配套的工資、福利體系,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提供條件,吸收年紀輕、學歷高、有事業心的專業人才從事協會的工作,實現協會工作人員隊伍職業化、年輕化、專業化。同時要建立一套激勵競爭機制,為工作人員創造能夠發揮個人才干、持續成長的良好環境。

3.政府應加大政治體制改革力度,幫助協會順利轉型

行業協會要徹底改變現有的拾遺補缺的尷尬地位,需要政府加大政治體制改革的力度,改變“一把抓”的管理理念,由行業協會承擔起管理各企業的功能。要實行政會分開,最為重要的就是廢除雙重管理制。政府部門主要起監管作用,如行業發展規劃、行業標準、行業發展政策、行業生產經營許可證和進出口許可證、產地證、統計咨詢、產業損害調查、年檢、新辦企業的初審、特殊企業的推薦和驗收、物質檢驗與監督等方面由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或者法律、法規實行宏觀調控,由政府行業管理部門向行業協會授權或委托職能,通過行業協會引導企業貫徹執行整個行業發展的規劃和相關政策,規范企業的生產經營。這樣做不僅政府可以使自己從過多的行政事務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對重大事務進行決策選擇,而且可以使行業協會擺脫行政干預的束縛,真正發揮中間橋梁的作用。

通過調研活動,我們感到上海市行業協會的發展見證了改革開放30年中國經濟體制轉型的曲折歷程,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也面臨著艱巨的挑戰。隨著中央政府政治體制改革的重大轉折,我們相信上海市行業協會的發展將會躍上一個新的臺階,真正成為聯系政府與企業的橋梁和紐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阮尹:過行業協會的作用及其發展建議[J].今日科技,2006,02

[2]張冉:中國行業協會研究綜述[J].甘肅社會科學,2007,05

[3]邢方霞,李敏昌,我國行業協會的現狀與發展的路徑選擇[J].商場現代化,2007,11

[4]葛月鳳:長三角行業協會合作發展問題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