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經濟發展政策研究
時間:2022-04-23 09:41:34
導語:產業經濟發展政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以宏觀經濟學的角度對產業經濟發展及其政策進行分析研究,在采用文獻研究法結合相關先進研究成果和研究理論的基礎之上,明確宏觀經濟學中的關鍵理論,即經濟增長核算理論和在宏觀經濟學下的產業經濟發展內容,然后分別從產業優化、產業基礎和政治領導三個方面對宏觀經濟學視角下的產業經濟發展政策進行探究。
關鍵詞:宏觀經濟學;產業經濟;政策研究
1引言
政府和相關部門為了能夠有效推動社會經濟實現全效發展,往往會站在宏觀的角度上制定一系列的經濟發展政策。而在宏觀經濟學當中,認為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市場和政府分別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推動經濟增長、收入公平分配等。因此,本文將嘗試通過利用宏觀經濟學及其相關理論,對產業經濟發展政策進行初步探究。
2宏觀經濟學視角下我國產業經濟發展的內涵
在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當中,政府和市場如同其左右手一般,對推動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幫助作用。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認為,在對整體經濟數據以及部分超脫現象、特定行為進行平衡和約束的過程中,宏觀經濟作為最重要的一種舉措。縱然市場本身對社會經濟、產業經濟具有一定的調節功能,但其并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包括群眾失業、市場需求不足等問題。因此想要實現我國產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充分發揮其應有的職能作用。通過適當宏觀干預產業經濟,根據其實際發展情況靈活采用刺激投資或是通貨膨脹等經濟政策,從而有效解決群眾就業問題,盡可能滿足我國不斷增長的產業經濟發展需求。在宏觀經濟學當中,提出在對生產要素影響產出增長等方面進行計算時可以采用生產函數,而通過雇傭具有較高生產能力的勞動和勞動力,并注重加強勞動技能與綜合素養的培訓與提升,搭配大量的產品技術研發投入,勢必能夠有效達到經濟增長的效果。生產要素增長率及其投入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將直接影響著勞動與資本投入對生產增長的影響。在宏觀經濟學視角下的產業經濟發展,其重點被放置在宏觀經濟平衡以及長期經濟增長條件上,認為在某一宏觀經濟條件下形成的自然產業便是產業經濟發展。譬如說當前我國正在如火如荼開展的供給側改革,從部分媒體的宣傳報道中不難發現其同樣也是立足于宏觀經濟平衡的角度對供給側改革進行相關解釋。當市場完成出清并且將所有過剩產能一并化解,淘汰所有的僵尸企業之后自然便會出現產業經濟發展的效果。但在這一視角對產業經濟發展進行解釋的過程中,并未考慮產業經濟本身的相關內容,因此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重視產業優化升級,深化產業經濟發展
在宏觀經濟學的經濟增長核算理論當中,提出提升生產技術對于增加生產過程中的投入要素效率具有積極的幫助作用。而通過雇傭具有強大生產能力的勞動力則有助于勞動技能與素質的提升,從而達到經濟增長的效果。因此將這一理論運用在產業經濟發展政策當中,首先需要加強對產業優化升級的重視,也就是通過利用宏觀經濟政策實現產業經濟的平衡,從而使得我國產業經濟能夠實現自動升級和發展。在促進產業經濟實現長久穩定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合理利用市場自身的調節作用,但不能盲目依賴市場機制。事實上我國在改革開放的30多年中,經歷了多次經濟危機,而每一次經濟危機的化解都是通過為產業經濟提供新的方向和推動力,以此有效實現我國產業經濟的全球化和市場化。通過我國長期的經濟發展實踐可知,改革與發展相輔相成,而產業升級則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繼續,改革則內內生于升級和發展的過程。而出于區域經濟學的考量,為了能夠有效實現城市的合理規劃,促進區域發展,在制定產業經濟發展政策時,應當將側重點放置在產業優化升級上,一方面需要充分立足城市以及區域的實際發展特點,立足其自身優勢資源發展優勢產業;另一方面需要積極引導企業進行合并等方式實現資源的充分整合與合理利用,積極鼓勵其加強產品技術研發,以此帶動產業的優化升級。
4立足產業基礎,尋找產業經濟發展新動力
我國產業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建立在產業基礎之上,任何產業的優化升級和長效發展,均需要大量的先進知識技術和新能力作為基礎保障。而所有的先進的知識技術均來自企業的發力創新,因此在這一角度下,我國產業經濟發展政策同時也需要牢牢把握住產業基礎這一根基,通過從中國產業基礎當中尋找產業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以此推動產業經濟實現全效發展。在宏觀經濟學中指出,應當通過加大生產率,提高附加值的速度,從而大大增加新生產能力投資的效果。而落實到產業經濟發展政策中,個人認為,政策內容應當通過短期次級投資和對產業結構的長期調整,在對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進行有效明確的基礎之上,引導企業利用現有工業經驗基礎,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創新技術活動,從而真正實現產業經濟發展的目標。
5注重加強政治領導,引領產業經濟協調發展
在宏觀經濟學和政府經濟學當中均明確指出,僅憑市場的調節功能并不能夠有效促進產業經濟發展,其還需要政府從中進行宏觀調控。政府對經濟發展具有積極的引導和調控作用。從這一點出發,在制定產業經濟發展政策的過程中,也需要注重將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充分發揮出來,要求產業經濟發展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通過根據當前產業在市場中的實際發展情況和市場需求,明確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要求政府通過采用各種形式的經濟政策如刺激投資,鼓勵銀行放低對企業的貸款限制等從宏觀角度對產業經濟進行有效平衡,以此實現產業經濟在新時期的穩健發展。
6結語
通過利用宏觀經濟學對產業經濟發展政策進行最基礎的分析,初步明確了市場和政府在產業經濟發展中的各自作用。因此,本文認為未來產業經濟發展政策還需要加大對幫助產業實現優化升級,在產業基礎上尋找新動能,同時增加政府的政治領導功能,搭配相應的財政經濟政策,科學地指導產業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卓凡超,常志有.宏觀經濟學視角下經濟增長理論和政策[J].時代金融,2016(17).
[2]路風.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在哪里?——產業升級與經濟發展的政策選擇[J].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報,2016(8).
作者:陶成磊 單位:四川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上一篇:高中生經濟發展論文
- 下一篇:市場經濟發展財務管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