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特色旅游推進區域經濟發展
時間:2022-07-10 04:10:36
導語:鄉村特色旅游推進區域經濟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的許多鄉村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我國的鄉村特色旅游發展進程還是十分緩慢和落后,推進鄉村特色旅游發展不單單可以帶來經濟效益還可以恢復我國的生態環境,可以說是一舉兩得。此篇文章就鄉村特設旅游推進區域經濟發展這一角度進行分析,再結合部分特定區域的經濟情況分析相結合,同時把農業觀光旅游與自然景觀觀光旅游相互融合,推進鄉村特設旅游發展。
關鍵詞:鄉村特色;旅游;區域;經濟發展
在現如今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大背景之下,我國的第三產業也在飛速進步,而旅游業是朝陽產業。通過推進旅游業推進經濟發展,這種形式已經成為每個經濟推進格局的第一方案。與此同時,我國新農村構建進程已經開始,農村經濟發展愈發受到廣大人民的關注,怎樣更好地使用農村地區優勢的資源,推進鄉村旅游業,以此推進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鄉村旅游是和都市旅游相互呼應的旅游形式,鄉村旅游說的是各種種類的鄉村作為背景、把鄉村田園風光、鄉村特色文化以及鄉村特色生活作為旅游的吸引地方,把農業以及鄉村特色資源作為基本的旅游特色產品,依次來吸引游客前來參觀和旅游、休閑度假、觀察學習、加入到旅游的活動中。說起鄉村旅游,它最早起源于19世紀中葉的歐洲,最早出現在法國,集大成的發展都是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鄉村旅游這一旅游形式在我國主要分布在交通方便、經濟較為發達的大中型城市的周邊地區或者景區附近。下文中所提及的川南喀斯特地區就是四川省南部和云貴高原相連接的地區,這個地區含有十分經典的喀斯特地質地貌特點,喀斯特自身的旅游資源十分的豐富,同時豐富的旅游資源保存的也十分完整,特別是宜并市的興文縣,能夠更好地推進喀斯特地質地貌旅游。所以,討論如何最大程度的使用地區自身的優勢,推進地區的旅游業發展,對加速此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以及新農村的構建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
1.推進鄉村特色旅游業需要的條件
一是區位條件,二是資源條件。旅游資源是旅游活動的主體,也是旅游業發展的物質基礎的前提條件。特色鄉村民俗民族文化是鄉村旅游業的重要構成部分,還是提升鄉村旅游品位以及充實程度的基本所在。想要更好地推進鄉村特色旅游業區位的選取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優良的市場是旅游業發展的重要依據,鄉村旅游的進步,是一定要依靠中心城市的支持。此外,發展鄉村旅游還需要從鄉村的實際出發,突出鄉村自身的特色。胡平東分析和總結了我國當前的鄉村旅游形式以及特點,他認為我國的鄉村旅游業從游客的滯留時間以及活動區域來說,大體上是以“一日游+城郊型”為主體,因為我國的鄉村度假型旅游區域才剛剛開始發展,自身的部分條件還不夠成熟,再加上鄉村的旅游熱點區域的城市郊區交通區位的優化。所以,當前我國的鄉村旅游,依舊是一日游為重點,同時這種旅游形式也十分的溫和中小程度旅游者空間行為的特點規律。從這一個規律可以得出,那些處于大中小城市,郊區的農村,推進鄉村特色旅游含有優良的區位優勢。因此,推進鄉村旅游一定要具備的條件就是:從實際出發,發展地區的特色旅游文化和旅游資源,發展鄉村自身的特色;其次就是需要含有豐富充足有價值的可給予開發的旅游資源;最后就是含有一定有利的區位條件。例如,宜賓市筠連縣含有十分豐富的喀斯特地質地貌旅游資源。古樓壩是川南溶蝕硅地發展中最為經典的地區之一,洼地自身內部地形十分的平穩,其自身周圍都被古樓峰叢所圍繞,姿態妖嬈、優美的石灰巖山千姿百態。古樓壩古樓峰叢都是筠連的八大經典景觀之一,其分布于40平方公里,圓錐形山峰就高達200余個,這些山峰是喀斯特的經典地質地貌。古樓峰叢間有200多個溶洞,這200個溶洞中最讓人嘆為觀止的就是箱子洞以及鴛鴦洞。古樓壩喀斯特的自然景觀把石景、山景、洞景完美充分地融合在了一起,含有十分高的旅游開發價值。古樓壩自身含有十分豐富的客斯特地質地貌旅游資源,同時自身的區位條件也十分優秀,以此便可以發現此地區的發展鄉村旅游業的巨大潛在價值。
2.推進鄉村旅游所含有的重要影響
推進鄉村特色旅游業對于我國當前農村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我國學者認為我國鄉村旅游的推進影響大體反映在幾個部分:第一,帶動相關產業的進步。第二,吸收農村多余勞動力,提升農村自身的經濟收入。第三,推進農村自身的文化進步和發展。尹少華等研究了有關資料得出我國的鄉村旅游發展不單單有十分重要的社會經濟影響,還有十分重要的生態意義。他們認為推進鄉村旅游還可以提升村民的生態意識,推進農業的不斷進步,以此來維護生態的平衡。還有學者認為推進我國的鄉村旅游業對新農村的構建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和帶動幫助,因為推進鄉村旅游業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的有效手段之一,與此同時還是組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推進我國鄉村旅游業還可以增加農村的收入來源,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帶動有關的第三產業發展,推進我國第一產業的進步,加速城鄉一體化的進程。比如,川南喀斯特山區人口數量大、土地面積少、自然生態十分脆弱、人們所攝入的食物量很難滿足需求,所以為了解決自身的生存問題,農民開始在陡坡上進行耕作、開墾原始的草地和森林。這便導致了其地區自身的水土流失以及生態惡化,因此便形成了“生態脆弱——貧困——掠奪式開發——環境退化——進一步貧困”這樣的惡性循環。筆者查閱有關資料發現,因為旅游業每就業一個人就能夠帶動起有關行業五人的就業,旅游業每多收入一元,有關行業就可以增加收入四元。推動旅游業的進步和發展,不但能夠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轉變人們對于土地的掠奪性開采,還能夠帶來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恢復。古樓壩,喀斯特的地質地貌是限制其自身發展的屏障,本地的許多人民大部分收入都是來自于外出勞作或者外出經商。最大程度使用豐富的喀斯特地質地貌旅游資源,推動自身的特色鄉村旅游業,這便會顯著的提升古樓的經濟發展,增加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時還可以提高當地居民的文化水平,加速當地的新農村構建,還能夠保護當地的生態資源環境。
3.我國鄉村旅游業發展所含有的問題
針對鄉村旅游在自身的進步過程中的問題,我國許多的專家和學者在這方面展開了深層次的研究同時還對應的推出相應的解決手段。我國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通常含有以下問題:第一,模式相同缺少自身的特色。第二,計劃開發不夠合理和科學,盲目地開發現象十分嚴重。第三,文化含有量過低。第四,沒有組建起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與此同時,我國還有學者認為目前我國的鄉村旅游還有其他的問題:比如鄉村旅游景區缺少整體的計劃以及指導,再者開發模式十分的少基本上就是一種模式,最后是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這邊致使了客流的可進入性變差,還有鄉村自身旅游人才十分的稀少,綜合素質總體來說低下,很難適應我國的旅游業發展的需要,再加上鄉村旅游業自身的宣傳力度不足,行業自身整體缺少系統性的營銷方案。推進我國鄉村旅游必須推進旅游生態產業,增加生態環境的組建以及宣傳,增加人們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以及對于旅游管制人員和導游人員展開知識培訓。提升人們自然生態、文化生態的保護意識,這是實現旅游資源可持續使用的前提條件。我國當前的鄉村旅游發展大體上含有的問題都是“缺人才、卻特色、缺建設、缺宣傳”。所以我國的鄉村旅游發展對于以上的幾個問題都需要十分重要的注視。
推進我國的特色鄉村旅游業就一定要含有部分的區位優勢。與此同時還需要含有十分豐富的特色旅游資源。舉一個例子:古樓壩位于城市附近的郊區位置,自身交通十分方便,市場也十分寬廣,區位優勢十分突出,與此同時,其自身的地質地貌旅游資源也十分豐富,十分適合發展鄉村特色旅游。使用自身的優勢資源,推進鄉村特色旅游業發展,能夠提升鄉村人士的就業概率,提升農門自身的收入,推進當地的經濟進步,與此同時還可以提升當地農民自身的知識文化水平,對推進當地的新農村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社會經濟影響以及生態影響。但是在其自身開發的歷程中一定要注重去對于資源的保護以及資源的正確科學開展,提升鄉村自身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推進自身的鄉村特色旅游,并以此來推進農村自身的經濟發展格局,這對于我國的鄉村特色旅游業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茍安經.鄉村旅游的農村經濟地位與發展前景[J].安徽農業科學,2017(19)
[2]單玉花等.鄉村旅游的產生、發展及研究的基本概況淺析[J].商場現代化,2018(21):212.
[3]牛小泉.發展鄉村旅游促進西部新農村建設[J].西部時報,2018(0229)
[4]王時陽,劉德謙.發展鄉村旅游的三個重要條件[J].中國旅游報,2017(01):10.
[5]胡平東.中國鄉村旅游發展分析和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6(21):145.
作者:蔣楓 單位:杭州市工程咨詢中心
- 上一篇:新時代工商管理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 下一篇:低碳經濟工業企業發展研究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