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品牌創新發展對策論文

時間:2022-04-01 10:32:00

導語:服裝品牌創新發展對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服裝品牌創新發展對策論文

浙江是中國服裝制造和出口的第一大省,特別是近十年來,浙江的服裝業呈跨越式的發展。寧波、溫州、杭州等地涌現出一批在國內有很高知名度的服裝品牌,如雅戈爾、杉杉、羅蒙、莊吉、報喜鳥、美特斯邦威、一休等,雅戈爾、杉杉、羅蒙等已經譽滿全國。浙江的服裝企業在服裝品牌的戰略中,已經取得了非常矚目的成就。但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紡織品配額的取消,出口關稅的停征,大量國際著名品牌正進軍中國。這既給浙江乃至中國的服裝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本文試就浙江服裝業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做一剖析,并提出若干對策與建議。

1浙江服裝業現狀

浙江的服裝業近十幾年來發展迅速,成績顯著,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服裝大省。全省已形成西服、襯衫、皮裝、女裝、童裝等生產基地,以某種產品為主的區域產業集群優勢凸現。全省已有各類服裝企業15000余家,從業人員達24萬余人;服裝工業產品銷售收入、利潤和上繳稅金都大幅度增加,行業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服裝產品也是浙江主要出口大類產品,據海關統計,出口的紡織品服裝產品在2005年1~10月出口創匯210.8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78%。目前,浙江已形成西服、襯衫、童裝等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多品種生產和出口格局,在國內外市場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優勢。面對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的國際環境,浙江服裝業的劣勢也非常明顯,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浙江的品牌服裝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強勢品牌,國際認可度低,屬于中檔產品。與國外的著名品牌相比,服裝品牌缺少文化內涵,缺乏世界級大師的文化效應。貧乏的藝術涵養和服飾文化底蘊構成了浙江服裝品牌的致命缺陷。無論是雅戈爾的“裝點人生,服務社會”,還是莊吉的“莊重一身,吉祥一生”,其文化內涵均顯得比較膚淺、直白,意蘊不夠。近幾年國外的名牌服裝正源源不斷地涌入中國,搶灘中國市場,這對浙江服裝品牌企業帶來的沖擊是最大的。

(2)浙江的男裝品牌同質化嚴重,面料、款式、價格、市場定位等雷同,缺乏個性和差異性。而女裝品牌多而雜,缺少強勢品牌。很多企業還處在跟進、克隆、抄版的層次上,產品多數進駐杭州四季青服裝批發市場做批發跑量生意。

(3)浙江80%的中小型服裝企業,還從事以低成本為核心競爭力的OEM模式。配額取消后,從事該類生產的服裝企業在數量上有很大增加,服裝產品量多價跌;行業自律較差,競相壓價、無序競爭的現象時有出現;為數不少的從事服裝外貿加工企業正處在招標價格過高、配額嚴重不足而瀕臨倒閉的境況。

(4)服裝專業人才匱乏,技術落后。浙江的服裝工業是在手工作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整體水平來看大部分服裝企業還處在勞動密集型的低層次發展階段。浙江眾多的服裝企業至今還沒有一個設計名師,還未能形成高水平的服裝設計師群體。據調查,服裝企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人才比例很低,只占業內人數的2%。

(5)與服裝相關的產業鏈如紡織業(面輔料)、服裝設備制造業等發展滯后。浙江的高檔、新型面料基本上依靠進口,高新面料的自給率不到50%。服裝設備除了普通平縫機外,高檔特種縫紉機及黏合、裁剪和整燙設備全部依賴進口,使得服裝產業鏈的上游利潤與主動權始終掌握在國外企業的手中,這已成為浙江服裝業發展的瓶頸。

(6)紡織品配額取消后,服裝產品的出口又遭遇一保二反、綠色生態標準、社會責任標準等新的貿易、技術壁壘的限制。

2自主創新發展對策思考

2.1實現設計、技術、管理等全方位的創新

2.1.1設計與服飾文化的創新

設計是服裝的靈魂,是品牌的根本。服裝品牌的價值90%來自設計和它的品牌文化。要發展浙江的服裝業,要培育世界級的品牌,設計與服飾文化的創新是核心與關鍵。浙江的服裝企業可以為任何一個世界頂級品牌服裝貼牌加工,但在設計上卻始終處于落后狀態。成功的品牌,一般除了有一位著名設計大師擔綱之外,還有一群設計師。設計師們依據品牌的文化內涵,長期的設計積淀,企業的經營理念,形成了產品的獨特風格及定位,超前的設計引導服飾消費的流行。只有依靠高水平的服裝設計師,推出符合時代潮流、融入文化內涵、體現個性特色的服裝款式,才能給服裝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支持。因此要創品牌,必須在設計上創新。設計要創新,首先,要培育造就一批富有品牌設計經驗的國內設計師乃至國際級的設計師。我們一方面要不惜重金聘請一批國內外優秀的設計師、工藝師為企業擔綱,或與國外著名品牌企業進行設計與技術方面的合作,學習和借鑒其在產品開發、設計、創新等方面的經驗(特別是在創品牌初期);另一方面要加快培養自己的設計師。服裝業要形成高水平的設計師群體,既需要服裝企業不斷給設計師們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又需要有充滿服裝文化氛圍的社會經濟環境來支撐,有關部門和企業應重視這方面的問題。其次,品牌的背后是文化,中國服裝品牌與世界品牌的差距主要在于文化內涵。浙江的服裝業要贏得世界品牌的一席之地,必須大力挖掘弘揚創新中國民族傳統文化。服裝企業應充分發揮中華民族悠久深厚的文化優勢,把其作為品牌發展的基石,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相結合,形成自己獨特的品牌文化,并不斷豐富其內涵,不斷的創新。有人向皮爾·卡丹請教過成功的秘訣,他很坦率地說:“創新!先有設想,而后付諸實踐,又不斷地進行自我懷疑,這就是我的成功秘訣。”已取得一定競爭優勢的浙江服裝品牌應不斷進取、不斷創新,應在產品的開發和設計中不斷地“自我否定”、“自我革新”,使自己的產品在時尚的潮流中始終處于最精彩、最具代表性、同時又是最有價值的地位。

2.1.2技術的創新

要創服裝自有品牌,還要有核心技術。一流的產品必須有一流的設備、技術作保證。技術是設計的基礎,設計上的創新離不開技術創新。設計需要有包括紡織加工技術、服裝制造和評估技術在內的一系列技術創新的支持。浙江的服裝制造業受到面料和服裝制作設備等的限制,使得服裝產業鏈的上游利潤與主動權始終掌握在國外企業的手中,這已成為浙江服裝業發展的瓶頸。面對現狀,實力強的大型服裝集團可以像寧波雅戈爾集團一樣,從長遠的利益考慮,原來單一制作服裝成品,現在斥巨資做高檔面料,這無疑是一項明智之舉。我們還可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或者采取與國外一流紡織、服裝企業進行技術合作等方式,把引進國外技術與自主創新相結合,在對引進先進技術和裝備進行消化吸收的基礎上,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著力創新形成自有的知識產權與核心競爭力,使自己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另外浙江的服裝企業要積極爭取通過ISO9000質量保證體系國際認證、ISO14000綠色標志認證、SA8000社會責任和道德認證,實現技術與質量同國際接軌,這樣有助于浙江的服裝企業的出口、品牌在國外市場上的建立。浙江的服裝企業必須走技術創新的道路,必須在整個產品設計到制造全過程中注重高科技含量,盡力使自己的品牌的設計和功能始終保持最優和最先進。只有這樣才有競爭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2.1.3管理體制的創新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創建強勢的服裝品牌關鍵在于人才。因此浙江的一些中小型服裝企業必須徹底摒棄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用人機制。現代化服裝企業需要大量知識型人才,如優秀的藝術總監、設計師、高級工藝師、現代企業管理人才、營銷人才、計算機網絡人才等等。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企業的決策者要充分認識到高水平、高素質的設計、管理、技能型人才在自主品牌創新中的重大作用,企業興旺發達一定要“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各種人才的積極性。使企業在設計理念、經營理念、銷售理念等方面實現全方位的創新。

2.2充分發揮政府職能作用

2.2.1強化品牌意識

2005年品牌與自主創新一道被提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品牌與自主創新兩個密切相關的概念被高度地提取出來,品牌的崛起是一個系統工程,里面包括資本結構、品牌的運營和管理體系、品牌存在的社會環境、產業鏈的配套等等。政府有關部門應在自主創新和服裝自有品牌的培育方面大有作為。在自主品牌的創建中,應將政府有形之手與市場無形之手有機結合,政府規劃引導,行業協會組織協調。首先,政府應大力推進“名牌”工程,培育名牌企業。明確制定自主品牌創建的近期、中期、遠期目標。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提出服裝自主品牌在國際市場上占有率的指標。對重點創牌企業給予政策和資金上的傾斜和扶持,并提供人才支撐,為名牌產品的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保證。其次,政府對服裝自主品牌的建設應加大宣傳及投入力度,要讓服裝企業清楚地認識到實施自主品牌戰略是服裝企業尋求發展、突破禁錮的必由之路。要優化自主品牌發展的社會環境,采取多種形式,宣傳自主品牌創建、發展戰略的重大意義,增強全民的創新意識、質量意識和品牌意識。

2.2.2加速相關產業鏈的整合

為了改變浙江服裝業受制于面、輔料及制作設備等的現狀,政府有關部門應充分利用浙江現有的產業集群優勢,進行規劃引導。以專業化市場為依托,實施紡織服裝業上下游有效銜接,真正實現以服裝為龍頭,包括紡織、印染、輔料、服飾配飾、服裝機械工業在內的企業有效聯合。圍繞自主創新品牌的需要,圍繞高質量、高檔次服裝的需要,進行配套和擴大紡、織、染、服裝一體化,信息、設計、生產、營銷綜合開拓發展,使得服裝產業鏈的上、下游利潤與主動權始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沖破浙江服裝業發展的瓶頸,使服裝工業逐步從勞動密集、出口加工型轉向知識經濟、品牌效益型,使整個紡織服裝印染業全面提升,增強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能力。

2.2.3進一步提高集群內部規模效應

服裝產品結構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決定了服裝企業結構的多樣性。浙江服裝企業應把優化產業結構的重心放在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上,政府應根據各類服裝企業不同現狀,引導協調各企業根據自身條件,合理分布目標市場和產品定位,優化企業結構,形成多種企業模式、優勢互補的集團軍梯隊,全面開拓國內、國際大市場。如雅戈爾、杉杉、報喜鳥、羅蒙、莊吉等大型企業可以按照產業鏈,組建縱向或橫向一體化的企業集團,發揮服裝業的龍頭作用和產業鏈整合的優勢,從紡織原料、服裝面料到服裝設計、生產融為一體,以創國際一流服裝品牌為目標,全面參與國際高檔服裝精品市場的競爭。另外,浙江有一大批中小型服裝企業,這類企業應以大型服裝企業為依托,為其提供輔助產品,充分利用自身機制靈活的特點,隨時填補大型服裝企業產品升級換代造成的市場空缺,立足于開發國內農村和輕紡比較落后的國家和地區市場,以生產大眾化、價廉物美、種類繁多的中低檔服裝為主。政府通過適當引導和干預,優勢聯合,實行品牌擴張,利用彼此的優良資產,共同創建名牌、拓展市場。

3結語

創建服裝自主品牌、加快做出世界級的服裝品牌、不斷提高服裝產品的開發、創新與競爭能力,提高產品附加值,是浙江的服裝企業抓住新的商機、尋求更大發展的必由之路。浙江的服裝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具備了相當的實力。只有充分認識自身的不足,才能不斷地進行改進和創新,揚長避短,把握機遇,使浙江的服裝品牌走出中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