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資產減值的抵銷處理研究

時間:2022-12-12 03:30:00

導語:無形資產減值的抵銷處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無形資產減值的抵銷處理研究

無形資產的內部交易是指企業集團內部發生的一方成員企業與另一方成員企業與無形資產有關的出售轉讓業務。當集團內部發生無形資產交易時,對銷售企業來說,在其個別資產負債表中表現為無形資產凈值的減少,同時在其個別利潤表上表現為出售轉讓損益;當轉讓收入大于該無形資產的凈值時,表現為本期營業外收入;當轉讓收入小于該無形資產的凈值時,表現為本期營業外支出。對購買企業來說,表現為其個別資產負債表中無形資產的增加,其實際取得成本既包括該無形資產在原銷售企業的凈值,也包括銷售企業因該無形資產銷售所實現的損益。但從企業集團整體看,這一交易屬于集團內部資產調撥,既不應該產生收益,也不應該發生損失,所以在編制合并報表時,要將該交易中銷售企業實現的收益和購買企業無形資產成本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抵銷掉。由于企業取得的無形資產要在其有效期內進行攤銷,那么對購買企業來說,其按取得成本將該無形資產分期攤銷,則每期都包含多攤銷的部分,所以也要將多攤銷的部分抵銷掉。

另外,按《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每年年度終了,企業要對無形資產進行全面清查,預計各項無形資產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能力,對預計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要計提減值準備。而清查的范圍既包括從企業集團外部取得的無形資產,也包括從集團內部取得的無形資產,當內部交易的購買企業對取得的無形資產計提了減值準備,在編制合并報表時,也要將計提的減值準備進行抵銷,但不是全額抵銷,而是要通過分析計算確定。比如母公司從子公司購入一項專利技術轉讓,買價100萬元,其成本60萬元,年末預計可收回金額70萬元,那么從購入方母公司來說,該專利預計可收回金額70萬元低于其成本100萬元(假定不考慮攤銷額),應該計提減值準備30萬元;但從集團整體來看,這項專利的實際成本就是60萬元,與預計可收回金額70萬元相比,并沒有發生減值,是不需要計提減值準備的,所以應將計提的30萬元減值全額抵銷;假如年末該專利預計可收回金額為40萬元,與其實際成本60萬元相比,確實發生了減值,實際減值20萬元,而不是母公司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60萬元,所以在編制合并報表時,只應將多計提的減值準備40萬元抵銷。當然,判斷無形資產是否發生減值是以其預計可收回金額與它的賬面攤余價值相比得到的,但原理與上述相同。另外,還由于無形資產是一項長期資產,為企業長期使用,所以和固定資產一樣,也存在連續編制合并報表抵銷分錄的問題。下面以一個例子來分析各年內部交易的無形資產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及多計攤銷額和減值準備的抵銷。

例:2003年1月,子公司從母公司購入一項專利技術,該專利在母公司的賬面攤余價值是800萬元,出售轉讓價格為1000萬元,雙方合同約定有效期為十年;子公司購入后,每年年度終了預計該技術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能力,估計第一到第七年預計可收回金額分別為950萬元、820萬元、420萬元、360萬元、450萬元、340萬元、180萬元,第八年由于該技術已被其他新技術所代替,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子公司全額計提了減值準備。假定無形資產按年攤銷,不考慮相關稅費。

分析:該筆交易屬于集團內部交易,母公司以高于成本(賬面攤余價值)的價格轉讓該專利,則子公司購入的無形資產中就包含了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200萬元。又由于子公司每年按購入價格進行攤銷和計提減值準備,會導致企業集團每年都多攤銷無形資產的價值及多計提減值準備,因此在編制合并報表時,應將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和多攤銷的無形資產及多計提的減值準備進行抵銷。

為了更清楚反映各年該專利技術的賬面攤余價值和凈值,下面以兩表分別列示該無形資產各年年初賬面攤余價值和年末凈值及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抵銷情況。

第一年及第二年由于沒有計提減值準備,所以只需做兩筆正常抵銷分錄。

第三年末計提減值前,該無形資產在子公司的賬面攤余價值為700萬元,預計可收回金額420萬元,子公司計提了280萬元的減值準備,但卻不能將這280萬元全額抵銷。因為站在企業整體來看,該無形資產是否發生減值應與其最初實際成本的攤余價值相比,其最初實際成本的攤余價值=800-800/10×3=560(萬元),高于可收回金額140萬元,所以發生真正意義上的減值應是140萬元,而應抵銷的多計提的減值準備是140萬元。抵銷后,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年末凈值為0.則第三年應編制的抵銷分錄有:(1)將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對期初未分配利潤的影響抵銷。借:期初未分配利潤200萬元,貸:無形資產200萬元;(2)抵銷當年及以前年度多計無形資產攤銷額。借:無形資產60萬元,貸:期初未分配利潤40萬元,貸:管理費用20萬元;(3)抵銷當年多計提的減值準備。借:無形資產減值準備140萬元,貸:營業外支出140萬元。

第四年,由于第三年末編制合并報表的抵銷分錄時,通過抵銷無形資產的多計攤銷額和減值準備,已將內部交易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全部抵銷,所以第四年。既不會發生集團內部多計無形資產攤銷額的情況,也沒有發生多計減值準備的情況,故當年編制的抵銷分錄有:(1)將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對期初未分配利潤的影響抵銷。借:期初未分配利潤200元,貸:無形資產200萬元;(2)抵銷以前年度多計無形資產攤銷額。借:無形資產60萬元,貸:期初未分配利潤60萬元;(3)抵銷以前年度多計提的減值準備。借:無形資產減值準備140萬元,貸:期初未分配利潤140萬元。

第五年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期初凈值為0,所以不會發生多計無形資產攤銷額問題,也無須編制多計攤銷額的抵銷分錄;但由于子公司當年預計可收回金額450萬元,高于賬面攤余價值300萬元,轉回了150萬元的減值準備,所以要編制轉回減值準備抵銷分錄,但卻不能把轉回的150萬元減值準備全部抵銷掉,因為該內部交易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200萬元按10年攤銷,第五年末未攤銷的凈值應該是100萬元,而轉回減值準備就是增加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價值,所以只要抵銷轉回的減值100萬元,年末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凈值就能達到100萬元。則第五年的抵消分錄有:(1)將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對期初未分配利潤的影響抵銷。借:期初未分配利潤200萬元,貸:無形資產200萬元;(2)抵銷以前年度多計無形資產攤銷。借:無形資產60萬元,貸:期初未分配利潤60萬元;(3)抵銷以前年度多計提的減值準備。借:無形資產減值準備140萬元,貸:期初未分配利潤140萬元;(4)抵銷當年多轉回的減值準備。借:營業外支出100萬元,貸:無形資產減值準備100萬元。

第六年末,計提減值前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賬面凈值為80萬元,當年子公司計提了20萬元的減值準備,小于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凈值,所以可以全額抵銷。(1)將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對期初未分配利潤的影響抵銷。借:期初未分配利潤200萬元,貸:無形資產200萬元;(2)抵銷以前年度和當年多計無形資產攤銷額。借:無形資產80萬元,貸:期初未分配利潤60萬元,貸:管理費用20萬無;(3)抵銷以前年度多計提的減值準備。借:無形資產減值準備40萬元,貸:期初未分配利潤40萬元;(4)抵銷當年多計提的減值準備。借:無形資產減值準備20萬元,貸:營業外支出20萬元。

第七年,計提減值前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凈值是45萬元,當年子公司實際計提的減值準備75萬元,所以只能抵銷45萬元,因為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減值。則第七年應編制的抵銷分錄有:(1)將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對期初未分配利潤的影響抵銷。借:期初未分配利潤200萬元,貸:無形資產200萬元;(2)抵銷以前年度和當年多計無形資產攤銷額。借:無形資產95萬元,貸:期初未分配利潤80萬元,貸:管理費用15萬元;(3)抵銷以前年度多計提的減值準備。借:無形資產減值準備60萬元,貸:期初未分配利潤60萬元;(4)抵銷當年多計提的減值準備。借:無形資產減值準備45萬元,貸:營業外支出45萬元。

第八年,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年初凈值為0,不會發生多計攤銷額的情況,所以不需編制多計攤銷額的抵銷分錄;又由于當年子公司對該無形資產全額計提了減值準備并清理完畢,子公司個別報表上已不存在該項無形資產及減值準備,所以年末在編制合并報表時就不需要編制任何抵銷分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