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

時間:2022-05-20 09:44:12

導語:淺談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

摘要:中國經濟邁入了發展的“新常態”階段,人民的經濟水平有所提升,人們在追求物質的同時越來越關注精神世界的提升,農家書屋的建設為居民提升知識水平提供了條件。在信息時代,農家書屋也順應世界潮流的發展開始采用信息化設備來建設信息平臺,為人民隨時隨地的閱讀提供了可能。本文就從農家書屋信息化內容構建與可持續發展方面進行一些探討。

關鍵詞:農家書屋;信息化;內容;構建;可持續發展

1農家書屋的社會功能

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國家出臺了許多惠農政策,其中農家書屋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謂的農家書屋,是指為滿足農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農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農民實用的書報刊和音像電子產品閱讀視聽條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務設施。每一個農家書屋原則上可供借閱的實用圖書不少于1000冊,報刊不少于30種,電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種(張),具備條件的地區,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網絡圖書、網絡報紙、網絡期刊等出版物。

1.1農家書屋具有社會開放性

農家書屋是以村為單位進行建設,但是有些村莊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建設,只能幾個村莊集資進行建設,農家書屋建設好后不是針對特定的群體開放,而且全體村民,村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在農家書屋借閱各種圖書,所以農家書屋具有社會開放性。

1.2農家書屋具有時代進步性

農家書屋的建設適應了農民追求進步的心理需求,使農民可以從書中獲取有用的知識,了解世界大事和國家形勢,擺脫農民愚昧落后的狀況,努力跟上時展的步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在信息時代,農家書屋也開始不同程度地進行信息化建設。

1.3農家書屋具有社會針對性

農家書屋和城市、學校里的圖書館不同,是有一定的社會針對性的,農家書屋的服務對象是農民。在農家書屋建設中,所購置的圖書要以農民的需求為主,其運行體制和管理方式也需站在農民的角度進行制定。

2農家書屋信息化的現狀

自國家推出建設“農家書屋”政策措施以來,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和各地區目前開展的圖書進村下鄉、萬村書庫扥類似項目也納入了“農家書屋”的體系中來,統一規劃、統一部署、分片定點、分頭實施,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各種資源,最大限度地惠及農民群眾。目前,全國農村已建成20多萬個“農家書屋”,并逐步建立起為農民“出書、供書、讀書、用書”的長效機制,基本形成農村出版發行服務新格局,讓出版物發行網絡延伸進村。初步建成信息平臺,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2.1新農村建設中對農家書屋信息化建設缺乏重視度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活動的開展,不少村莊已建成“農家書屋”,給村民提供了不少的實用圖書,幫助村民提升了科學文化素養,但是在信息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電子圖書館的不斷推廣,農家書屋的信息化水平建設還是比較落后的。為什么農家書屋信息化水平比較落后?一方面是由于缺乏足夠的資金來建設農家書屋信息平臺,還有一方面就是領導和村民對于信息化水平的不重視。農家書屋屬于公共文化事業的一部分,是為村民服務的公益性文化事業,不能帶來經濟效益,相反還需要足夠的資金來使農家書屋運作起來,一些村干部僅僅是將農家書屋作為“面子工程”來應付上級領導的視察,沒有真正認識到農家書屋對于提升農民科學文化素養的重要性,所以在農家書屋信息化建設中缺乏足夠的重視。

2.2缺乏實用信息,信息化水平滯后

根據農家書屋建設標準,每一個農家書屋不僅要有可供借閱的實物圖書、報紙、期刊以及一些音像制品。隨著網絡圖書館的不斷推廣,網絡圖書、網絡期刊和報紙也獲得了一定的普及,但是圖書、期刊、報紙的內容與農民的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實用信息比較匱乏。農家書屋在很多地區是屬于“面子工程”,在農家書屋的書刊訂購中沒有開展廣泛的調研,而是為了湊夠國家規定的數量。在經濟不發達的地區,由于缺乏足夠的資金投入,無力購買信息設備,信息化水平建設比較落后。

2.3管理機制尚不完善,管理人員素質低

農家書屋建成后,管理運行也非常關鍵,通過對一些農家書屋進行走訪調查,發現由于村民知識水平不高且沒有足夠的管理經驗,農家書屋在運行中存在諸多問題。農家書屋以行政村為單位建設,一般由村干部和一些老人進行管理,他們的知識水平較低且沒有接受過圖書館的專業培訓,缺乏圖書管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不能懂得圖書館的基本服務流程和基本規范,導致圖書管理混亂,只能滿足普通的借海,服務功能比較單一,沒有能力組織各項讀書活動來調動農民的書屋意識和讀書的積極性。

2.4資金投入力度不足

農家書屋信息化內容的構建,必須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在一些經濟發達的村莊可能滿足書屋建設的需求,但是在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地區,沒有足夠的資金來購買信息設備和聘請先進的技術人員,其信息化內容的構建就難以實現。在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指導下,農家書屋的運行和管理中都需要足夠的資金。

3農家書屋信息化內容構建措施

3.1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引進先進設備

制約農家書屋信息化內容構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農村沒有足夠的資金,各級政府要也要根據當地的經濟情況進行適當的撥款,使農民有足夠的資金來購買期刊、圖書、報紙和信息設備,特別是要加強網絡圖書館的普及,使農民通過下載APP就能在手機上隨時隨地讀書看報,培養村民的讀書意識和關心國家大事的情懷。

3.2建設數字平臺

在信息時代,網絡圖書館在城市和學校得到了一定的推廣,但是在農村的普及程度還不高。在農家書屋建設中,要想推廣網絡圖書館,就必須加強數字平臺的建設,使村民可以隨時隨地地根據自己的喜好來看書。由于當前農家書屋的藏書遠不能滿足農民的閱讀需要,且農家書屋的藏書不能及時更新,藏書的局限性會導致農村讀者的減少。隨著“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推廣,在有條件的農家書屋要抓住機遇,成為“共享工程”基層服務基點,努力加強信息化內容的構建。

4促進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4.1培養農民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近年來隨著教育公平措施的推行,農村的文化水平有著明顯的提升,但是大部分村民沒有形成讀書意識和養成讀書習慣,在農家書屋建設中村民的積極性還有待提高。農家書屋不僅要為農民提供借閱的圖書,還要組織開展各種讀書活動,調動農民的讀書興趣,幫助農民形成良好的讀書興趣。

4.2各級政府要加強對農家書屋的重視

農家書屋對于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各級領導要加強對農家書屋的重視,要將建立農家書屋建設目標考核責任制納入各級政府考核監督體系和各地的發展戰略中,納入文明城市、文明生態村建設的指標體系,作為評價地區發展水平、發展質量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努力形成各級政府重視、支持和村民積極參與的氛圍。

4.3不斷完善管理體制,促進農家書屋的可持續發展

農家書屋的管理運行體制存的問題制約著農家書屋作用的發揮,除了要聘請具有先進管理經驗的人員外,還要制定一些管理規范,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用制度來規范農家書屋的管理工作;要提升管理服務人員的素質,提倡優質服務,延長開發時間,提高服務水平,接受村民的監督。在不斷農家書屋的管理體制中,要積極號召建立一支農家書屋志愿者隊伍,幫助農家書屋進行管理和服務,不斷提升農家書屋的服務質量,促進農家書屋的可持續發展。

5小結

文化應該是人人共享的,村民的文化權利需要得到有效保障,農家書屋信息化內容的建設,可以解決農民借書難、讀書難的問題,幫助農民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促進農家書屋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石紅姣 單位:商洛學院

參考文獻:

[1]姚秀敏;樊會霞;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圖書館學研究;2012年22期

[2]路程;姚秀敏;樊會霞;農家書屋聯盟在書屋文獻資源建設中的保障作用探討[J];圖書館學研究;2014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