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資產經濟研究
時間:2022-03-09 10:56:55
導語:農村集體資產經濟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以農村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孕育而生,如何在市場原則下來提升集體資產管理績效,則成為了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又一重大課題。通過主題討論,資產管理措施可從:組建資產管理部門和建立管理章程、縣域政府為資產管理人員提供培訓、通過行為文化來培育資產管理意識、落實部門主體責任下放資產管理權等四個方面來構建。
關鍵詞:農村集體經濟;資產管理;農村經濟;措施
在實施城鄉統籌過程中,培育農村經濟系統成為了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作為農村經濟系統中的主要微觀主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則分別在生產和流通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以農村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孕育而生,如何在市場原則下來提升集體資產管理績效,則成為了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又一重大課題。與城市國有經濟組織不同,農村集體資產的產權結構具有顯著的封閉性特質,且歷來遵循著合作入股的形式。隨著農地、林地確權活動的開展,以農地和林地資源入股也已在部分地區實施。因此,為了避免使本文的主題討論過于龐雜,這里主要從優化資產配置的視角來進行問題探討,并聚焦非不動產的管理問題。
一、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研發現,當前在資產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1.資產管理意識薄弱作為承擔著精準扶貧任務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內在利益訴求和外在市場壓力下,習慣于以生產任務為驅動來配置集體資產。這就導致了,集體資產高頻率的處于生產領域,而缺乏對資產日常維護和監管的意識。由于部分集體資產的產權屬于“社員”,所以這就導致了集體監管與個體所有之間的矛盾。由于資產管理意識薄弱,那么也就忽略了資產配置的經濟效益目標。2.資產管理手段固化農村集體經濟在發展過程中,也在不斷完善組織內部機制治理。因此,部分組織已經設置的有資產管理部門,或者將資產管理工作納入財務部門的職能范疇。盡管如此,在對集體資產進行管理時仍反映出手段固化的特點,即習慣于以靜態視角來看待資產管理工作,并單純追求資產存量的安全性。3.管理績效評價缺失以上所表現出的資產管理問題,其發生緣由部分歸因于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缺失這一現狀。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的目的在于對有關人員實施崗位績效考核,崗位績效考核便能通過倒逼機制來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的資產管理工作。然而,正是由于管理績效評價缺失,而使得日常資產管控意識淡薄和手段固化的癥狀發生。
二、加強集體資產管理的著力點分析
具體而言,加強集體資產管理的著力點可分析如下:1.著力于培育重視資產管理的意識在中共中提出了,我國已進入發展新時代。隨著新時代的到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不僅會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而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也必然日益感受到市場競爭的壓力。在這一時代背景下,農村經濟組織內部應形成重視資產管理的意識,并在意識的驅動下探索有效配置集體資產的新途徑和新方法。當然,這需要得到縣域政府部門的幫助。2.著力于在管理中引入經濟學視角加強集體資產管理首先需要從有效配置稀缺資源的思路入手,提高資產所帶來的經濟價值。引入經濟學視角核心在于:第一,需要從動態視角下來考察資產管理活動;第二,需要從提升“產出/投入”比值來優化資產管理活動。目前,農村集體經濟在發展中受制于資金短板,所以資產管理還需要從提高資產周轉率上來下功夫。3.著力于開發出管理績效評價指標正如上文所指出的,在缺乏合理評價模式的情形下,加強資產管理只能依靠組織成員的自律和自覺意識。不難知曉,受困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員工素質,這種自律和自覺意識在短時間內難以形成。因此,借鑒城鎮企業類型的績效評價方法來為我所用,則是重要的著力點之一。
三、與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相契合的管理模式構建
根據以上所述,與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相契合的資產管理模式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構建:1.組建資產管理部門和建立管理章程在加強農村集體經濟資產管理時,首先需要從組織架構的搭建上完成定員定崗,這也是為接下來落實資產管理權責和崗位考核做鋪墊。由于農村經濟組織的規模普遍較小,所以組建專門的部門不具有可行性。這里筆者建議,可以在村委會專設集體資產管理辦公室,并由村委會和經濟組織中的黨員干部作為具體的資產管理人。與此同時,建立資產管理章程。2.縣域政府為資產管理人員提供培訓由于資產管理不僅在于維護資產的安全性,還需要從經濟學視角來提升資產的經濟價值。為此,縣域政府中的勞動保障部門應為農村集體經濟資產管理人員提供崗位培訓。筆者建議,培訓內容應涵蓋資產采購、資產使用與維護、資產折舊等三個環節。其中,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資產采購逐漸成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常態,所以應增強對資產采購流程和財經法規的培訓。3.通過行為文化來培育資產管理意識目前,大量的資產投放在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生產領域,并由班組具體使用集體資產。為了培育班組成員的資產管理意識,班組負責人應在引領示范作用下起到行為導向職能,通過在班組范圍內塑造行為文化來逐步提升班組成員的管理意識。為此,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加強對班組負責人的資產管理意識教育,并向他們講解基礎的資產管理知識。4.落實部門主體責任下放資產管理權做好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工作,按照相關政策給予補貼和幫助,使其能夠從困境中走出來。
作者:李麗旻 單位:山西省呂梁市汾陽市賈家莊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 上一篇:農村經濟信息化管理論文
- 下一篇:鄉村振興農村經濟發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