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與中西部合作區域經濟發展的探討論文

時間:2022-10-09 11:38:00

導語:東部與中西部合作區域經濟發展的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東部與中西部合作區域經濟發展的探討論文

論文關鍵詞:東部中西部合作

論文摘要:通過對中西部部分省區投資環境、法律環境、監督機制等問題的分析,認識東西合作關鍵在機制建設,“優勢互補、互利雙贏”原則是東西合作長久不衰的保證,廣泛的合作平臺是推動東西合作交流的基礎。

1東部與中西部合作存在的問題

1.1對中西部地區政策傾斜的力度不夠

在我國,由于目前東部的投資環境相對較好,經濟要素向東流的趨勢在短期內不可逆轉。要使經濟要素逆流中西部,就需要國家采用宏觀調控手段,對中西部制定更加優惠的政策,盡管中西部大開發以來,國家對中西部給予政策的傾斜,但目前并沒有形成中西部的政策洼地,從而使中西部大開發的進展緩慢,使東中西部合作和聯動發展步履艱難。

1.2中西部地區的投資環境亟待改善

東西部經濟合作中,東部人特別關心中西部的軟環境,特別是法制環境、人文環境以及政策的連續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工作的隨意性和效率低下問題。這些問題盡管已經引起了中西部的高度重視,但是投資的軟環境還是不盡如人意。一是觀念落后;二是存在官僚作風、辦事效率低;三是個別地方政府輕信寡言,給投資者的優惠政策難以兌現;四是急于求成、殺雞取卵。

1.3地區保護主義嚴重

客觀地講,地區保護主義在東西部地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已經成為東西部合作的攔路虎。

1.4法律環境亟待完善

改革開放以來,制定了不少經濟法規,但是有關地區的立法仍然滯后。中西部地區地方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的長官意志還到處可見。

1.5監督機制不健全

過去東部發達省份對中西部欠發達省份的合作模式主要是:捐贈,幫建,無償或部分有償開發項目等幫扶模式。但是這種幫扶模式由于長期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在一些東西對口幫扶的受援地區,幫扶資金不能做到專款專用,資金被違規挪用或被個別利欲熏心的人貪污、私吞的現象時有發生。由發達地區捐贈的物資,到了受援地區,其分配使用也缺乏監督機制。

2東西部合作的機制

2.1東西合作關鍵在機制建設

東西合作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必須充分調動和發揮政府、市場、企業、社會等方方面面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關鍵是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以資產為紐帶,發展區域間各種資本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合作機制。從長遠來看,按照市場機制運作的“優勢互補、互利雙贏”方針才是保證東西合作長久不衰的保證。

2.2東西合作要堅持科學發展觀

以“五個統籌”為核心的科學發展觀,應該是今后東西合作的指導思想。東西合作要做到“三個符合”要把中西部地區豐富的資源和東部地區資金、技術、人才、管理優勢和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結合起來,實現東中西部地區共同發展、共同繁榮。要在中央精神指導下,“立足大局、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分類指導、注重實效”。在東西合作項目選擇上,要注重實效、突出重點、精心挑選,根據東西合作雙方的領域和具體情況,區別對待,保證項目建設和運行的質量,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要注重項目的功能建設,保證項目的長期長效運行。公務員之家

2.3東西合作的平臺

實踐證明,促進合作與聯動發展,關鍵在于機制建設。“優勢互補、合作雙贏”和“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主體、社會參與”是建立東西合作的長效機制的基本原則。東部與中西部合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4正確處理東部與中西部合作的利益關系

東部與中西部的協同發展,集中在“合作”這一焦點上。東部與中西部并不缺乏協同發展的經濟的互補性。如果通過有效磋商,最終能達成共同認可的有約束力的協議,則會出現合作各方利益雙贏的局面。但是目前我國東西合作中這種利益分配和補償機制遠遠沒有建立起來,導致東部只看到企業參與中西部大開發的政治意義,而對其經濟意義的認識不到位。這些認識的背后實質上還是缺乏利益協調機制,所以要把現在的被動合作變為主動合作,利益協調機制的建立迫在眉睫。

2.5充分利用市場杠桿的調節作用

由于中西部地區礦產、水力資源豐富,接近原料產地,技術、人才缺乏,其產業分工的定位應該是原材料和初級產品加工,而東部地區由于具有技術和人才的優勢,其產業分工應該是深加工。因而,東西合作的一個基本模式就是:“中西部的資源+東部的技術”。由于傳統的認識誤區及我國特定歷史原因的雙重作用,形成了目前東西不合理的垂直型的分工模式。這種分工模式不利于東西合作,更不利于實現東西的雙贏,所以,東部與中西部的區域合作必須創新合作模式,加快合作進程,促進合作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