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區域經濟未來發展趨勢思考

時間:2022-10-10 04:18:07

導語:特色區域經濟未來發展趨勢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特色區域經濟未來發展趨勢思考

摘要:特色區域經濟是我國綜合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綜合經濟的強大推動力。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傳統的區域經濟在發展中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阻礙著我國綜合經濟的發展。本文從我國區域經濟的發展現狀出發,深入分析了我國區域經濟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探索了相應的解決策略,以優化我國區域經濟結構,完善我國綜合經濟體系。

關鍵詞:特色區域經濟未來發展趨勢思考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在我國綜合經濟體系框架下衍生出不同的區域經濟。近年來,這些特色區域經濟為我國的綜合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特色區域經濟在未來發展中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趨勢將會對我國的綜合經濟產生極大的影響與作用,因此,在社會新時期,對于特色區域經濟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對我國綜合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

一、我國特色區域經濟發展現狀

在我國經濟發展中逐漸行成了以區域經濟為主體的經濟體系。典型的區域經濟包括沿海經濟、內陸經濟、以北京為代表的行政經濟等。我國的區域經濟體系經歷了長久的發展歷史,到現在已經行成了自身獨特的經濟格局。典型的以東南沿海為代表的沿海經濟群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并以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強大的經濟支撐,人才不斷的向沿海城市靠攏,科技向沿海城市聚集,行成了以高科技為代表的特色區域經濟。對于北方而言,主要發展行政經濟,典型的代表為北京城市群。借助行政約束力將人才和資金通過國家政策和地方規定的形式大力扶持和發展重點經濟,彌補自身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不足,但是這種經濟體系自身存在著嚴重的缺點,必須由政府對經濟施以宏觀控制,同時,由于政府對經濟的干預,造成了在行政經濟中不能充分發揮完全競爭市場的優勢。

二、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區域經濟差異進一步拉大

在我國的經濟模塊組成中,各個經濟群之間相互交流不大,逐漸行成的各具自身特色的經濟體系。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東南海沿海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優越,發展速度上升尤為明顯。而偏遠的內陸沒有水運的優勢,相對于沿海地區經濟發展速度較為緩慢。因此,經歷了長時期的發展,沿海地區經濟和內陸經濟差異進一步拉大,但是經濟差異的增加也造成了地方性收益的不平衡現象,不利于全國經濟的綜合發展。雖然我國對于偏遠的西部有著國家政策的支持,但是西部經濟再競爭中仍然處于劣勢,仍不具備雄厚的經濟體系基礎。

(二)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溝通較少的問題

在我國經濟體系發展中,由于不同經濟模塊的存在,推動了我國綜合經濟不斷向前發展。但是,在我國的經濟體系中,各個區域經濟之間溝通相對較少,也沒有在長時間的發展中形成互相合作,或者借助于其他經濟體系的優勢以彌補自身經濟體系的不足。而是在發展中自己只顧自己,而忽視了其他區域經濟的發展速度和發展方向。這種較為封閉的區域經濟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經濟效益,并在面對金融危機和風險時不能將風險有效的降低,以增加了金融風暴產生的可能。因此,為了進一步發展我國綜合經濟,提升我國在世界上的經濟地位,我國區域經濟之間合作程度將有待提升。

(三)沒有借鑒先進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

在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中,由于各個區域經濟之間缺少合作,因此,很難看到其他經濟體系的優勢。在我國的區域經濟建設中,各個區域經濟只是把發展的重點放到了自身的位置,而忽視周圍區域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沒有意識到其他區域經濟的發展優勢。因此,在發展中不能借鑒其他先進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以彌補自身區域經濟的不足。

三、我國特色區域經濟發展策略

(一)加強區域經濟之間的合作

在之前的特色區域經濟發展中各個區域經濟只重視自己的經濟增長,而忽視了其他經濟體系的建設。在長期的發展中各個區域經濟體系之間也沒有形成長期有效的合作,這種管理者思想意識的短缺將嚴重阻礙我國區域經濟的發展。要想實現我國各個特色區域經濟之間的平衡發展,各個特色區域經濟體系之間必須加強有效合作,經濟體系之間只有實現長期合作才能在競爭中發揮其合作的優勢,并對自身經濟結構做出適當的調整,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區域之間長期合作的存在也有效的降低了我國區域經濟面對金融危機的風險,對于提升我國的經濟安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借鑒其他先進的經濟發展模式

在我國的未來區域經濟發展中,想要加快經濟增長速度,實現我國經濟大國的偉大復興重任,必須借鑒先進的經濟發展模式。首先,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應積極借鑒國外區域經濟發展的成功案例,并結合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現狀,探索符合實際的經濟發展模式。例如,具有旅游特色與文化特色的地區應積極結合自身的旅游及文化優勢發展旅游經濟和文化經濟,建設區域經濟發展特色品牌;其次,我國特色區域經濟發展應積極借鑒本國優秀區域經濟發展模式,深入貫徹落實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特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最后,我國特色區域經濟發展應積極創新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采用符合本國特色的經濟發展方法。

(三)發展自身特色

首先,我國特色區域經濟發展應深入發掘區域特色,實現區域特色經濟化和商業化,同時也要保證區域經濟特色的原生態性,保持區域經濟特色的魅力和吸引力,提高區域特色的經濟價值和商業價值;其次,我國特色區域經濟發展應積極運用中國傳統文化,提高區域經濟的文化影響力。例如,山東地區是孔子的故鄉,山東地區經濟發展應積極重視孔子的文化影響力及儒家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開展文化旅游項目,以文化旅游帶動山東地區的經濟發展。另外,云南地區是我國少數民族的聚集地,并且云南地區有著秀麗的山川風景。開展文化旅游有利于加強我們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了解。因此,中國特色區域經濟應積極發展自身特色。

(四)完善區域經濟體系

首先,政府相關部門應積極完善區域經濟發展的管理體系,加強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管理,規范區域經濟發展的方向和手段,提高區域經濟發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其次,政府應積極完善區域經濟發展的監管體系,加強對特色區域經濟的監管,避免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違法現象和不規范行為。

作者:劉鑠 單位:明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