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產業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的研究

時間:2022-11-06 03:25:05

導語:種子產業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的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種子產業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的研究

1激活種子產業,增強市場競爭力的對策

1.1要營造法制化、規范化的種子產業市場環境

完善種子產業相關的法律法規,為種子產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種子市場具有自發性和盲目性的特點,所以要靠健全的法律條令來進行規范,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種子產業市場規范體系,對種子產業的發展進行科學的經營管理,使種子產業的行政管理職能作風向企業化順利過渡。并切實履行好職責,確保依法行政,促進種子產業健康發展。

1.2完善企業管理制度,提高科研水平

種子產業要向前發展,就要改變種子企業舊的管理模式,引進現代企業的經營理念,建立起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認真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一些現代企業的先進經驗,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快種子企業改制步伐,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特別是國有種子企業,要積極轉變企業經營方式,推進企業產權改革,按照《種子法》的要求,進一步地確立以市場為主體的經營方式,積極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去,實現企業產權的多元化。另外,要引進種子科研人才,加快新品種的開發選育,與本地或者外地有實力的科研機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積極參與了高、新、優產品研發工作,不斷地提高種子科研的水平,增強其市場競爭能力。2.3積極推廣良種繁育首先,要建立起一定規模的種子繁育基地,保證種子產業的生產質量和規模,避免分散式的繁育方式,減弱種子產業整體的市場競爭力;其次,要在建立種子繁育基地的基礎上,進行統一、有效地管理,選擇自然條件較好、生產水平較高的農場進行種子的繁育,并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種子繁育規程,進行種子的科研工作,繁育出適合本地區的優良種子;最后,要制定合理的推廣制度,推廣與之相適應的高產栽培技術管理模式,建立起良好的良種供應體系,避免在豐收年時種子價格大幅下跌,在災年時種子供應不足,提高種子產業經濟和社會效益,適應種子市場的需求。

1.4農企利益相連結

企業加大對種子繁育的資金投入力度,簽訂相應的農企合作合同,支持農民進行種子繁育工作,并給予技術和資金的支持,并優先收購農戶繁育的種子。將農民的收入和種子的繁育效果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就保證了種子的質量和產量,又能以點帶面,很好地輻射周邊的農戶,讓更多的農戶參與到這項利益聯結團體中來,實現更多的農民增效和增收,增強了種子繁育的生產、加工和儲備的能力,保證了種子產業的規模化,使更多的農戶得到實惠,又促進了本地種子產業的快速發展,推進農業農村經濟跨越式發展。

1.5積極開拓市場

種子產業要做大做強,就要面向市場,打開思路,開展雙邊、多邊協作、聯營,為公司大聯合,經營集團化打基礎。一要利用現有高速發達的網絡,加強信息網絡的聯系和信息的傳遞,實施品牌戰略,積極創建和宣傳種子品牌,不斷開辟新的營銷網點,拓寬市場營銷渠道,提高市場占有份額;二要積極發揮自然和技術優勢,實現跨縣、跨地區特約繁種制種,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提高種子的質量和產量;三要進行縣內、地區內的種子企業的聯合、聯營協作等,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以求共同發展,提高種子產業的整體市場競爭力。

2結語

種子產業要做大做強,就要營造法制化、規范化的種子產業市場環境、完善企業管理制度,提高科研水平、積極推廣良種繁育、農企利益相連結、積極開拓市場,保證農民增產增收,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推動農業農村經濟跨越式發展。

本文作者:代萍李超潘忠芬工作單位:云南省昭通市彝良縣種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