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風險導向審計論文
時間:2022-02-05 08:42:00
導語:注冊會計師風險導向審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風險導向審計的特點
風險導向審計作為新興的審計方法,要求注冊會計師做到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應對。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的中心是由內控測試到風險評估的轉變,從風險導向審計自身來看,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1對內部控制運用全面。在制度基礎審計中,風險導向審計主要考慮控制環(huán)境、會計系統和控制程序等三個因素,同時也可擴展到五個因素:控制環(huán)境、管理部門的風險評價、會計信息與傳遞系統、控制行為和監(jiān)督。由于內容的擴展,內部控制制度在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演變?yōu)閮炔靠刂平Y構,這相對于原來的系統導向審計只考慮內部會計控制和內部管理控制進步了很多。
1.2以風險為導向的審計模式。在風險導向審計中,以風險為導向,可以影響經濟業(yè)務的內部環(huán)境和外部環(huán)境,是以經濟業(yè)務整體為重點,綜合分析評價企業(yè)經營所處的內外環(huán)境,根據評價結果確定審計水平,最終目的是要將審計風險控制在社會可接受的水平以下。
1.3全面的考慮風險因素。風險導向審計在賬戶余額和財務報表兩個層次分別評估,注冊會計師在各個審計階段分別評估賬表項目的期望審計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隨著審計工作的深入,注冊會計師在各個階段針對不同風險要素做分別側重的評價,這樣審計人員所能夠獲得的與風險要素相關的信息就非常多,使對風險要素水平的評價也更加準確和客觀。
1.4在每個階段都用風險審計模型做出對策。注冊會計師在各個審計階段,都分別以審計風險為模型,分析評價各自的期望審計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并在此基礎上做出決策,全面的控制審計風險。
2風險導向審計的運用及問題
審計風險模型的出現,從理論上解決了注冊會計師以制度為基礎采用抽樣審計的隨意性,又解決了審計資源的分配問題,要求注冊會計師將審計資源分配到最容易導致會計報表出現重大錯報的領域。注冊會計師以審計風險模型為基礎進行審計,在優(yōu)化公司治理框架的前提下,從企業(yè)內部控制的設計、運行、評價、改進四個環(huán)節(jié)建立與完善企業(yè)內部控制機制,強調高級領導層的控制責任,關注對全部風險的評估。在現階段運用風險導向審計中,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2.1注冊會計師的素質問題。風險導向審計是用分析性測試程序作為主要的獲取審計證據手段,這就要求注冊會計師具有很高的自身素質。在數理統計廣泛運用的前提下,為了使運用分析性測試程序具有合理性和可驗證性,要求根據數理統計估算出可接受的風險水平,達到相應規(guī)模的審計證據。而在我國,還有很多的注冊會計師不具備這一能力。
2.2政府監(jiān)管及執(zhí)法問題。各級政府的監(jiān)管部門,在對會計事務所審計質量的檢查中,往往最關注的就是審計過程中是否執(zhí)行了所要求的全部常規(guī)審計程序,而在審計失敗事故的檢查處理中,更是判定注冊會計師審計責任的重要方面。但是這種只重視審計程序的形式化的檢查方法,必然會制約到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開展。
2.3審計程序軟件的開發(fā)。我國的大部分注冊會計師都缺少大量的審計程序軟件,數據電子化程度不夠,導致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不能直接對數據庫進行加工分析,并依據軟件構建模型,從而經過電腦自行檢查和核對,這就使審計工作的效率在很大的程度上減緩,阻礙了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發(fā)展。
2.4成本的增加。實施風險導向審計,注冊會計師所關注的范圍也將必然擴大,而程度的加深就導致工作時間和審計成本的隨之增加,然而在激烈化的行業(yè)競爭中,這些成本并不能增加到業(yè)務收費中,這就形成了風險導向審計運用的實際性問題。
風險導向審計是注冊會計師避免風險的一種有效手段,在實際運用中國外已經有了成熟的前例,而在我國這一理念還不是十分成熟,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出現的問題就是因為沒有采用風險導向審計,這證明了我國風險導向審計還不全面,缺乏很多因素,實際推廣中也不完善。
3風險導向審計的推廣
風險導向審計是適應審計環(huán)境變化、審計準則的有效方法,我國注冊會計師按目前的職業(yè)水準和審計環(huán)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風險導向審計的推廣運用:
3.1加強風險導向審計理念。我國的審計準則是借鑒國際慣例,并在這個基礎之上制定的,風險導向審計是制度基礎審計的發(fā)展,系統化的分析和評價,較之過去的制度基礎審計有很大的進步。在風險導向審計的觀念中,是客觀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外環(huán)境、制度,并對發(fā)現的會計報表發(fā)生重大錯報風險進行賬項審計,從而控制風險,節(jié)約審計成本,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值得大為推廣,經濟全球化也要求我們隨之進行審計理念的進一步加強和學習。
3.2健全法律制度。我國很多的風險導向審計工作中,因為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而產生的審計事故已經出現過不少。注冊會計師是當前會計、審計制度執(zhí)行的法律主體,現有的《公司法》、《證券法》、《注冊會計師法》等大都是以行政責任為主,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輔助,這樣就導致很多的注冊會計師違法行為不斷發(fā)生。健全法律制度,提高注冊會計師的法律風險意識,從而可以減免由此發(fā)生的審計事故。
3.3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執(zhí)業(yè)素質。注冊會計師執(zhí)行獨立審計鑒證職能時,必須要了解顧客所在行業(yè)以及相關單位包括行業(yè)生產經營特點、經濟技術指標和行業(yè)政策等知識結構的情況。同時,注冊會計師隊伍的優(yōu)化組合要加強,原有的會計師事務所單一型的財務人員結構要改變,法律、工程技術、網絡信息等一些非審計人員也要加強。審計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專業(yè)化工作,注冊會計師的執(zhí)業(yè)素質和各項知識的鞏固,可以加大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并且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分組工作,固定每個組對一種行業(yè)的審計工作。
3.4加強風險導向審計的網絡化信息系統。風險導向審計的實施,提高了審計工作的效率,網絡化信息系統也要隨之加強。注冊會計師在進行風險導向審計時,要面對大量的數據收集和整理,沒有良好的信息化系統,審計工作的效率也會隨之降低。加強與社會的信息共享,可以減短收集資料的時間,加快工作效率,同時,會計事務所自身也要建立龐大的數據庫,分類別、行業(yè)來收集、存儲資料信息,方便以后的工作。
3.5政府加大對風險導向審計的扶持。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作為新興的一種審計方法,它的優(yōu)勢也非常明顯,政府加大對其的扶持力度,盡快的推進我國風險導向審計,從而實現這一優(yōu)勢審計方法。
4總結
風險導向審計是一種新型的、多維的審計模式,它以審計風險理論作為基礎,高質量、低風險地完成審計任務,達到設定的審計目標。我國的風險導向審計還不完善,需要在以后的實踐工作中不斷地補充完善,不斷的提升審計工作效率和其準確性。
參考文獻:
[1]葉陳剛,孔慧平.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應用探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8.(5).
[2]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yè)準則[M].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06.
[3]王詠梅,吳建友.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發(fā)展及運用研究[J].會計研究.2006.(7).
[4]成琪.引入風險導向審計是否會帶來高成本[J].財會時報.2003.(9).
摘要:隨著經濟化的發(fā)展趨勢不斷加強,社會上注冊會計師的訴訟案件也越來越多,風險導向審計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誕生。風險導向審計可以提高工作質量、降低審計風險,是現代社會注冊會計師針對審計問題卓有成效的解決方法,并且在我國推行的步驟也在不斷加大。本文就是針對注冊會計師風險導向審計的部分淺論。
關鍵詞:注冊會計師風險導向審計運用推廣
- 上一篇:通信企業(yè)內部控制分析論文
- 下一篇:企業(yè)內部審計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