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旅游產業集群發展論文
時間:2022-08-31 11:18:00
導語:曲江旅游產業集群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西安曲江在資源條件、可進入性條件、市場條件(社會旅游需求)、政府扶持條件、發展機會、人才條件及相應的市政配套設施等方面具備發展旅游產業集群的優勢,但其也在集群發展方案、相關及支持性要素、產品的設計組合與推廣、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及資金鏈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劣勢和不足。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對西安曲江旅游產業集群發展進行了分析,認為其旅游產業雖集聚而不成群,還沒有發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旅游產業集群。
[關鍵詞]西安曲江;旅游產業;旅游產業集群
西安曲江系西安曲江新區的簡稱,位于西安市區東南部,以聞名中外的大雁塔和曲江園林遺址為中心,東起馬鳴路,西至翠華南路、緯一街、長安南路南段,北起小寨東路、西影路,南至雁塔區南界址,近期規劃面積15.88平方公里,遠期規劃面積47平方公里。是西安市第四次城市總體規劃中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旅游產業集群是指旅游產業領域內地域上接近的相互聯系的一定數量的旅游企業、旅游相關企業和組織機構,通過商品和輔助活動而集聚在一起的一個有機網絡系統。旅游產業集群至少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集群內的企業及相關機構與旅游產業領域有關,這是旅游產業集群形成的基礎;二是集群內的企業及相關機構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個網絡中的一個個節點,這是旅游產業集群形成的關鍵;三是集群是一個復雜的有機整體,旅游產業集群內部不僅包括旅游企業,而且還包括相關的商會、協會、中介機構等,這是旅游產業集群的實體構成。一個地方旅游產業集群經常包括多個旅游景區,這些旅游景區之間聯系緊密,結盟運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西安曲江旅游產業集群發展,優勢與劣勢并存,機會與威脅共生。
一、曲江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的優勢
(一)文化資源優勢
在文化資源儲備上,西安曲江歷經周秦漢唐,時間長達3000多年,具備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涉及政治、經濟、建筑、宗教、民俗、文學、教育、音樂、舞蹈、戲曲、書法、繪畫、飲食等諸多領域。現存歷史遺跡主要有秦二世胡亥陵、杜陵、少陵、曲江池遺址、大雁塔、大慈恩寺、樂游原青龍寺、唐夾城堡遺址、寒窯等;歷史文化活動主要有唐朝上巳、中和、重陽節時的祭祀、宴慶、巡游活動,其中尤以新科進士的曲江宴飲、杏林宴飲、雁塔題名最為出名;文學方面形成了“唐詩曲江”現象,涉及到曲江的山水個性、四時景致、園林建筑、宗教文化、節慶活動、世俗風情等,包括了《全唐詩》所收錄的五百多位著名詩人中的一半多,流傳下來近500首膾炙人口的詩歌。這些文化資源都是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它們不僅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而且具備轉化成文化資本、形成文化旅游產業的產品開發價值。也就是說,這些文化資源對塑造獨具特色的曲江城市風貌和地域文化氛圍,對我們今天弘揚民族文化、保護歷史名城、進行城市建設和旅游開發,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二)產業基礎優勢
在產業基礎方面,曲江新區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當代文化資源,旅游產業基礎良好。在曲江新區15.88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了4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個國家級旅游景區和3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接待國內外游客總數在千萬人次以上,旅游綜合收入在兩億元左右。新區內除了秦二世陵、漢宣帝杜陵、唐代城墻遺址、大慈恩寺、曲江寒窯等文物古跡外,還擁有大雁塔南北廣場、雁塔東苑(陜西戲劇大觀園)、雁塔西苑(陜西民俗大觀園)、雁塔南苑(曲江春曉園)、老西安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唐代藝術博物館、大唐芙蓉園、曲江海洋世界、大唐通易坊以及唐華賓館、曲江賓館、曲江惠賓苑賓館、曲江商務會所、曲江旅游服務中心、鉆石王朝、湖濱花園、中偉外商俱樂部、西安國際會議中心、泛美花園、曲江六號、豐景佳園等一批重點旅游商務配套設施及房地產項目,初步形成了一個集“行、游、住、食、購、娛”諸要素齊全的旅游產業體系。
(三)產業政策優勢
在產業政策方面,曲江新區除了可以享受《國務院關于試辦國家旅游度假區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家稅務局關于國家旅游度假區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西安市鼓勵外商投資優惠政策》《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中所規定的政策優惠外,還可以享受《西安曲江新區優惠政策》。此外,為了重點發展和扶持文化、旅游、酒店、會展、節慶活動等產業類項目,鼓勵各類知名文化、旅游企業、名人工作室或分支機構進駐曲江,鼓勵各類社會資本參與曲江開發和城市經營,新區管委會又出臺了十條優惠和扶持政策,并將設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基金、文化地產聯盟基金、民間文化保護和搶救基金,作為促進曲江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舉措。
(四)區位優勢
在可進入性方面,從大環境來看,西安作為新歐亞大陸橋中國段上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在中國區域經濟布局上,具有承東啟西、東聯西進的樞紐作用,是中國政府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橋頭堡和西部地區最具發展帶動作用的城市,是西部的金融、貿易、文化、教育、旅游中心和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也是陜西“一線兩帶”的核心區,其科技和教育力量位居全國第三位。此外,西安有飛往全國各大主要城市的國內航線80多條,港澳地區航線2條,飛往日本、韓國的國際航線8條,是陜西省“米”字形干線公路網的中心,有2條國道主干線,3條西部大通道和5條國道在西安交匯,另有7條省道由西安向外輻射或環繞。全市擁有出租車10000多輛,用于接待外賓的大、中型豪華轎車近千輛。這些優勢為西安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交通、人才、資本等方面的保障。從小環境來看,曲江新區位于西安市東南,介于西安市二環和三環之間,是西安市城市中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的氣候由于受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影響,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3.1℃~13.4℃,比較適合全年出游。曲江新區南接長安區韋曲科技園,東臨灞橋產業區,西臨高新區,北接老城區,臨近雁塔高教文化圈和小寨商圈,生活、教育、醫療配套完備方便,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二、曲江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的劣勢
(一)缺失系統的集群發展方案
從曲江旅游度假區到曲江新區成立至今,曲江旅游產業的發展一直沒有一套比較系統科學的旅游產業集群發展方案來指導。從近幾年曲江旅游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雖然其旅游產業的發展事實上一直在摸索中實踐著集群發展的理念,并在旅游新城的建設與發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曲江從根本上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我們看到的情況是,曲江新區在旅游產業發展方面由于過于強化政府的主導作用,從而忽略了旅游企業、旅游從業人員、旅游社區等利益共同體在集群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主人翁作用。其次,新區雖有“文化立區,旅游興區”和“集群發展”的概念,但由于其旅游產業規劃不系統、不完整,沒有確立集群發展的原則,也沒有制定集群發展的目標體系和戰略,更沒有建立集群發展所需的多元化籌資渠道,致使曲江的旅游產業發展無論先天后天都顯得營養不良。最后,曲江新區內的主題旅游企業多處在一個自我成長、自我發展的起步階段,企業間缺乏互動、協作與配合,彼此間的競爭之狀遠大于合作之態,雖集聚而不成群。
(二)相關及支持性要素不完整
一個完整的旅游產業集群,不僅需要生產要素、需求條件、政府、機會、企業戰略和競爭結構完備,還需要相關及支持性要素的密切配合。曲江目前共積聚了7大旅游景區(點),10大賓館酒店,一家旅游服務中心和比較完備的公共交通設施。除此以外,就只剩下正在建設和將要建設的主題旅游企業、其他相關的娛樂及購物設施、住宅小區等,相關及支持性要素企業和組織嚴重不足。而在現有的旅游產業規模和格局中,真正創造效益的也不過只有大雁塔風景區、大唐芙蓉園景區、曲江海洋館等幾家主題旅游企業。此外,區內主題旅游企業、酒店與區內外旅游要素供應層面上的其他旅游企業和組織聯系不密切,旅游產業鏈短,游客通常在游完上述景區(點)以后,就基本上會出現無處可游、無物可購的窘況。為此,曲江新區需要深度開發旅游資源,增加旅游產品,完善相關及支持性要素,延長旅游產業鏈條,形成游覽體系,同時還要加強與農業、輕工業、部門服務業的聯系,以促進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的鏈條連接。
(三)產品設計中消費者參與性、互動性要素不足
曲江新區是一個人文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區,從目前推出的旅游產品來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型:一是佛教文化類,以大慈恩寺、青龍寺為代表;二是彰顯圣唐文化類,以大唐芙蓉園為代表;三是海洋文化類,以曲江海洋館為代表;四是亡秦文化類,以秦二世陵風景區為代表;五是愛情傳說類,以曲江寒窯為代表;六是文物古跡類,以陜西歷史博物館、老西安博物館等為代表。隨著旅游產業從觀光旅游消費時代向觀光、休閑、度假、康體、會展、商務、體驗等復合型旅游消費時代的過渡與轉變,如今的旅游消費者已經不再僅僅滿足于對旅游目的地景觀和事件的觀光和欣賞,而是愿意更多地融入到旅游目的地的節事活動當中,成為事件或活動的參與者、體驗者,而不僅僅是觀賞者、旁觀者。分析曲江新曲的六大類旅游企業,參照旅游業態的新趨勢,新區內旅游企業的最大缺憾就是其產品設計中以觀光型產品居多,消費者的參與性、互動性要素明顯不足。舉例來說,像“曲江流飲”、“雁塔題名”等文化典故,完全可以以唐代的科學考試文化為主線,以大唐芙蓉園和大雁塔為節點,從而把曲江設計成為讓全國的高考學子考后都愿意來曲江體驗唐代科考文化的朝圣地。此外,圍繞“唐詩曲江”和“唐詩三百首”,可以設計全國性的甚至世界性的“誦唐詩,品國文,夢回唐朝”等大型文化主題活動。(四)缺乏靈活的旅游線路設計與組合
綜觀曲江新區內的主題旅游企業集聚,總體感覺比較散,整體上不像是同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經濟體。究其原因,這與曲江新區內各旅游企業之間聯系較少,彼此間缺乏靈活的旅游線路串聯和組合有關。截至目前,曲江新區內還沒有形成一條旅游線路設計,更缺乏可以很好地把區內的旅游企業串聯起來的靈活豐富的旅游線路設計與組合。在與區外旅游企業的聯系上,旅游線路的設計也呈現出比較單調的情形,除了大雁塔、陜西歷史博物館、大唐芙蓉園可以作為一個點和區外的旅游點串聯組合起來,形成幾條產業化的旅游線路以外,區內的其他旅游企業基本上還處在一個主要依靠短途的一日游散客維持局面的境地,其盈利和生存狀況均不容樂觀。其實,曲江新區內旅游企業完全可以很好的利用各自的優勢來組合成多條動態化的差異性旅游線路,以旅游套票或組合旅游的形式整體營銷,聯動互利。此外,區內的旅游企業完全可以主動地參與到區外旅游線路的設計與營銷當中,積極拓展與區外旅游中介組織和企業的溝通與合作,形成區內、區外聯動多樣的靈活性旅游線路設計與組合。這既可以滿足游客的多樣化旅游需求,也有利于解決區內企業旅游營銷方面單兵作戰的困境,更有利于提升曲江新區的整體價值和線路競爭力與吸引力。
(五)對產品的包裝、設計、宣傳推廣力度不夠
曲江新區內各主題旅游企業在產品的包裝和設計方面普遍存在著重視不夠的問題。從區內各個景點的門票的包裝和設計來看,所存在的共同問題是設計和包裝流于形式,缺乏創意,不具備旅游紀念的特質,結果是游客一經離開景區,甚至是還沒有離開景區時,門票已經不知去向。其實,曲江新區內各主題旅游企業完全可以以各自的旅游主題為出發點,聯合或獨自設計出獨具特色的門票系列。比如可以以郵票套票、明信片、紀念章、紀念手冊或者以光盤等形式來別出心裁地推出自己的門票產品,延長其生命力。曲江新區在宣傳方面具備優勢,但由于其在產品的包裝與設計方面不夠重視或者說是沒有足夠重視,在旅游產品的宣傳推廣方面力度不夠,從而導致曲江新區的旅游產品不廣為人知。根據筆者對北京、上海、南京、昆明四個城市的隨機電話采訪,知道“曲江”旅游品牌的幾乎為零,而知道大雁塔的被試卻為百分之百。這說明“曲江”旅游品牌在省外的社會認知度非常低,遠遠不及區內的大雁塔,同時也說明曲江新區在省外的宣傳推廣活動和力度還不夠。究其原因,這與曲江新區在宣傳推廣方面過度依賴本地媒體和資源,沒有或者缺乏全國性的立體和平面媒體在宣傳、推廣、策劃、營銷等方面的支撐不無關系。
三、曲江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的機會
在社會旅游需求方面,曲江擁有雄厚的國際、國內(潛在)旅游需求支撐。從理論上看,游客出游力的大小主要受到游憩者的心理動機、性別、年齡、可支配收入、文化水平、職業、家庭結構和其他一些社會經濟變量(包括地區經濟水平、交通狀況、出游價格、閑暇時間、旅游客源地與旅游目的地之間的空間距離、經濟距離和心理距離等)的影響。因此,隨著全球經濟和國內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變化,社會旅游總需求必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擴大和提高。從實際情況來看,作為世界四大古都和全國五大國際旅游熱點城市之一的西安,“十五”期間全市累計接待旅游者人數9956.6萬人次,年均增長9.1%,累計旅游創匯收入14.95億美元,年均增長8.7%,累計國內旅游收入560.8億元,年均增長11.6%(見表1)。曲江新區作為西安的重要旅游板塊,其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主題景區必將對潛在的游客形成巨大吸引力和感召力。
四、曲江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的威脅
存在著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不被審批及資金鏈斷裂的危險。曲江新區采取“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和“旅游產業帶動戰略”,以大融資大開發促進新區建設的全面啟動,涉及內容主要為旅游項目和房地產項目,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旅游項目從評估、設計到投入、產出,資本回收期和收益期一般都比較長。資本是趨利的,在投入產出既定的情況下,哪個項目的風險性較小,盈利周期較快,資本自然會選擇它。顯然,新區內旅游項目的招商引資工作會受到來自區外的資本盈利項目的競爭和阻礙,困難比較大。曲江新區作為一個旅游新城區,無論是規劃中的中央商務區、住宅小區還是城中村的農民安置區,所涉及的房地產建設項目、拆遷及土地征用等項目都需大量的活動資金。而土地征用和房地產項目由于受到《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辦發[2004]28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控制城鎮房屋拆遷規模嚴格拆遷管理的通知》(國辦發[2004]46號)《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發[2006]31號)《關于切實穩定住房價格的通知》(國辦發[2005]8號)等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存在著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不被審批,建設資金不能及時到位,甚至是資金鏈斷裂的危險。客觀而言,曲江新區如果不能夠拿到國家相關部門的農用地轉用批文和土地征收批文,其旅游建設資金鏈一旦斷裂,曲江新區的很多在建和擬建項目工程便會立即陷入癱瘓的境地,不但產生不了預期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反而會造成一系列嚴重的經濟、社會問題。比如說土地的廢置問題,拆遷農民生活出路問題等。總之,曲江新區內旅游項目和房地產項目,都需要大量的土地投入和建設基金投入,而這些項目會受到資本的趨利性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直接或間接影響,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不被審批及資金鏈斷裂的危險。
五、結論
西安曲江新區已集聚了一定數量的旅游企業,具備發展旅游產業集群的資源條件、可進入性條件、市場條件(社會旅游需求)、政府扶持條件、發展機會、人才條件及相應的市政配套設施等,但由于其缺失系統的集群發展方案,相關及支持性要素不完整,宣傳推廣力度不夠,且存在著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不被審批及資金鏈斷裂的危險,因此西安曲江旅游產業雖集聚而不成群,還沒有發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旅游產業集群。
- 上一篇:法規備案審查與違憲審查分析論文
- 下一篇:食品藥品監督局科學發展觀整改落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