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品物流發展對策

時間:2022-08-07 11:07:37

導語:水產品物流發展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產品物流發展對策

1水產品的特點及其對物流系統的要求

1.1包裝良好、防止腐變的特殊要求

水產品從生產開始到最后的運輸、營銷都涉及到包裝問題。優質的包裝是為保證水產品不會變質,不會產生物理損耗。據溫州市統計局統計,溫州水產品每年的產出量接近60萬t,如果包裝不合格,其帶來的損失也是難以估量的。在包裝方面,要妥善解決各個環節中可能出現的諸如變質、腐爛等問題。因此,在對包裝材料的選取與應用上,都必須有嚴格的要求。要采用綠色環保安全性高的材料,不能給食物帶來安全層面的問題;若是真空包裝則要保證空氣的隔絕性,以保證食品的安全性。

1.2滿足水產品需求不平衡的特點

我國氣候差異性比較大,水產品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帶,從小區域向大區域擴散,推動水產品向中西部流通。由于地理分布的問題,人們生活飲食上存在明顯差異,水產品的供應表現為不平衡性。一些地區的水產品進行淡水養殖或加工處理,而一些地區卻是以冷凍的水產品為主。由于沿海地區水產品的消費高于內陸地區,這就要求水產品物流系統能夠及時做出應對,能夠完全適應這種因地理分布問題而帶來的需求的不平衡性。

2溫州水產品的物流發展現狀分析

2.1水產品物流運輸快速發展

水產品需求量的快速增長,導致了水產品在食品消費中的比例逐漸增加,而水產品物流又是關系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正處在快速發展期。近年來,水產品物流變得越發重要,正在向著國際化方向發展。從2001年以來,我國就開始建設水產品物流,經過十多年的建設,水產品物流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運營體系已經大致形成。特別是在一些經濟相對比較發達,食品原材料相對比較集中的城市。從不同角度來看,溫州水產品的產出和出口貿易水平都很強。近年來,溫州市把工作重點放在了第二和第三產業上,對于水產品加工規模較大的企業發展給予了很大的政策支持,這也推動了水產品物流運輸業的快速發展。目前溫州市已經在各個縣區、鄉鎮建設了多個水產品加工工業園區,這些工業園區也都擁有一些水產品物流所擁有的特點,比如集約化、專業化等,對于物流的需求極大,規模也相對比較大。

2.2水產品物流的規模不斷擴大

一方面,溫州作為水產品生產規模較大的沿海城市之一,水產品產量連續幾年來都相對穩定,2013年溫州市全年水產品總產量達到了57.38萬t,其中海洋捕撈和淡水捕撈的比例都在遞增,海水養殖和淡水養殖稍有下降。溫州市的水產品加工企業已經擴大到了200多家,交易面積超過10萬m2,年交易量達40萬t以上,交易額超過45億元,全市人均水產品消費量達50kg。隨著水產品產量的增加,物流運輸原先的規模已經不能夠適應現在的水產品市場需求,因此必須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擴大物流規模才能夠適應這一需求的變化。2.3水產品物流基礎設施有了一定改善隨著城市交通條件的改善,溫州市的水產品物流基礎設施以及設備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完善。2013年溫州市的交通網絡系統發展較快,到年末溫州市公路總里程突破了1.4萬km,其中二、三級公路所占的比例較大,公路綠化率達到了62.8%;2013年溫州市的鐵路貨運量處于穩定發展狀態,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36.5%;溫州市現有市區老港、楊府山、龍灣、七里四個主要港區和部分貨主碼頭,目前碼頭岸線總長達到了5795m,擁有的生產泊位接近80個;機場載貨量也有所提高,出貨量都在呈現增長趨勢。擁有如此發達的交通運輸網絡,溫州市的高效率水產品的“綠色通道”正在緊密建設中。

3溫州水產品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

3.1專業化程度低、成本高

由于溫州市水產品還處于起步階段,組織專業化程度偏低,經營狀況不盡人意。在溫州市所擁有的水產品市場中,個體經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并且市場發展并不完善,水產品的流通卻要通過多重的渠道,流通成本高。水產品從生產開始到最終消費者,其中經過了批發商、零售商等多道環節,這就使得水產品的流通渠道復雜化,物流信息不能夠及時反饋或者出現信息失真混亂的情況。同時,正處在發展階段的水產品物流企業存在著較多問題,如物流網絡系統的不規范,管理水平的落后等;物流基礎設施設備建設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服務水平也不夠完善,制約著第三方物流的運作水平,無法形成一體化運作的物流網絡體系。另一方面,水產品物流與普通行業物流相比,卻顯得較為復雜龐大。因為水產品容易變質,要使其保持原有的鮮活,在物流活動的運輸過程中要全程保持低溫,這就需要物流設備有專業的冷凍、冷藏功能以及相應的技術為其低溫的儲存環境提供保障,例如冷藏車、冷庫等。因此,水產品物流運作必然與能源消耗的費用有密切的關系,所需要的投資、管理運營等成本都遠遠高于傳統的物流系統,這就導致了其成本的增加。然而,中小型物流企業卻缺少雄厚的資金,因此往往借助于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來彌補本企業物流系統的缺陷。另外,溫州市水產品市場管理較為松懈,導致價格以及供需較不穩定。政府部門水產品市場建設的體制保障較為薄弱,難以保障市場的穩定運行。物流活動需要盡可能地節約物流成本,這就要求政府部門提供優惠政策來改善市場。

3.2水產品物流標準化建設尚待加強

標準化在物流產業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否符合標準化要求影響著物流產業的發展。然而水產品自身的標準化程度較低,對于水產品的分類、分級等標準化工作不夠嚴謹,誤差較大,特別是沒有形成一致的操作標準,這給水產品運輸過程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制約著溫州水產品物流的發展。水產品自身的非標準化導致了物流的非標準化,水產品物流的非標準化主要體現在水產品物流技術和設備的不統一。冷凍海產品溫度、生鮮海產品儲存溫度及儲存技術等一系列的標準沒有確立;在實踐操作中,倉儲、運輸設施標準不配套、各種運輸方式難以協調、空間規劃不夠合理等,造成物流資源浪費,這些都制約著水產品物流活動的品質和效益。

3.3水產品物流企業還不能完全滿足要求

水產品物流企業在逐漸地發展、興起,但其管理機制不成熟,技術還未完全專業化,一些設備還相對比較落后,這些問題都在制約著企業的快速發展。同時,溫州水產品物流企業的制度建設還不能完全適應當前的發展需要,市場秩序較為混亂,企業的綜合素質還有待提高。水產品物流行業的發展受到了企業自身不夠完善的影響,無法全面展開,很難形成規范統一的水產品物流網絡體系。水產品物流投入的滯后和不足導致目前水產品物流基礎設施仍顯薄弱,無法實施集中性發展。

3.4物流人才的欠缺

在專業從事水產品物流的人員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從國外留學回來的,真正意義上的本土物流人才較少,物流方面的人才培養還處在初級階段。同時,高校的物流人才培養中,普遍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而沒有專業的人才,任何產業是很難發展起來的,水產品物流更是需要這方面的人才來促進行業的發展。

4溫州水產品物流發展策略的優化

4.1政府部門應提高運作水平,推動人才培養

物流業能否快速穩定的發展,與國家、地方政策的引導和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有著緊密的聯系。政府部門應提高溫州物流體制改革發展速度,明晰企業之間的關系,為水產品物流業又快又好地發展奠定基礎。應規范溫州市水產品物流市場,在一些發展較好的水產品加工中心增加一些配套的物流服務點,并加強管理和監督。應促進水產品企業與物流企業的聯系,促進兩者的緊密結合;要充分發揮其在市場中的管理作用,對水產品市場進行良好的整合,防止水產品物流企業的盲從,造成市場混亂;加大對市場管理的力度,做好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統籌規劃水產品物流體系,打造標準化程度較高、井然有序的行業環境;加速交通行業的建設,拓展交通運輸網絡體系,以此提高水產品物流的發展速度。當然,政府部門還應尊重物流市場規律,推動水產品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加快水產品物流信息化發展。要借鑒其他省市或者國外的發展經驗,引進先進設備,規范水產品物流包裝,加快標準化和自動化水產品倉儲中心建設;合理規劃發展水產品物流園區,促進水產品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根本所在,目前水產品物流人才極為匱乏,也影響著水產品物流的發展。溫州市應積極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利用配套政策吸引物流專業人才,從各個方面培養物流專業人才,為水產品物流的發展提供人才基礎。

4.2抓好水產品物流標準化建設

溫州市水產品物流沒有形成統一的物流標準體系,這導致了溫州市水產品物流較為混亂。政府部門或行業協會應在加快溫州市水產品生產標準建設的同時,借鑒其他省市或國外的水產品物流建設經驗,鼓勵企業引進先進設備,加快水產品物流行業標準的建設。按照規范使用專業術語、實施技術標準,最大程度減少物流過程中的損失,降低企業物流成本。與此同時,物流企業也應當積極加快自身標準化建設,嚴格按標準化要求開展運作,合理規劃物流活動,尋找并使用簡單、快捷、合理的方法最大程度地利用資源、提高效率,并積極配合政府部門開展監督體系和認證體系的構建。另外,還要充分運用有限資源,打造水產品物流網絡系統。特別要對水產品包裝技術進行創新,提高水產品的附加價值,研究分析當前市場,并制定出相應的規劃,提升物流技術水平。

4.3變革水產品生產企業的傳統理念

要使水產品生產企業認識到專業化水產品物流的重要性,就應變革企業傳統思想,讓企業對現代水產品物流理念有全新的認識。這需要通過改變或者創新物流管理體制,設立專業化物流機構,凸顯水產品物流的專業化程度。另一方面,生產企業應變革物流發展理念,積極比較企業運營方法上的差別,借鑒優秀企業的物流管理方式,尋求企業高效發展的路徑。充分利用行業協會的作用,促進水產品市場的建設,積極引導企業充分理解第三方物流的作用和它所帶來的價值,摒棄傳統思想觀念,認識到現代物流服務的理念,集中規劃物流資源,加快物流建設步伐,順應現代物流市場的趨勢,合理運用企業資金,促進水產品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作者:劉冰峰 單位:景德鎮陶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