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學生體育消費研究
時間:2022-01-21 10:57:29
導語:職業院校學生體育消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體育健身行業在我國的發展已經將近30年的歷史,但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體育健身消費理念還是處于初步階段。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有明顯提高,但是由于體育運動鍛煉意識不足,國民整體健康素質逐漸降低。尤其是對于我國高等院校來講也是如此,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在總體消費中所占的比重雖然相比于21世紀初,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現狀還是存在很多問題。如何改善并科學合理安排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現狀,成為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的重要方向。本文旨在對于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現狀進行深入研究,希望可以為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改善提供可行性思路。
關鍵詞:職業院校;學生;體育消費;現狀問題;解決策略;分析研究
進入21世紀后,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速度急速加快,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也是直線提升。當前人們的生活不再僅僅局限于衣食住行等基本形態,更加注重對于身體以及精神狀態的維護與保養。體育健身運動作為我國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中青年學生的興趣愛好及生活追求之一,逐漸受到關注與追捧。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教育政策的導向,高職院校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發展規模也是越來越大。當前社會處于急劇變化的階段,高職院校學生對于體育健身消費的重視程度相比于以前,有了極大地提升,關注健康體育鍛煉與運動消費,成為新時期廣大高職院校學生的重要消費理念。本文旨在對于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進行研究,希望可以為學生體育消費改善提供意見和建議。
1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意向
相比于普通的大眾,大學生可以說是體育消費的重要群體,主要是因為他們普遍比較年輕,他們的消費結構、消費動機以及消費價值觀念比較超前,對于我國體育市場的發展起著積極地推動作用。據有關數據調查研究,進入21世紀后,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支出逐年成上升趨勢。而且大學生對于“花錢買健康”的體育消費理念理解較為深入。尤其是現在生活水平提升以后,高職院校學生都愿意在體育方面投入消費。筆者對于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意向進行了深入的調查,主要是體現在以下消費意向方面。“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以及“花錢買健康”的理念已經被廣大的大學生所接受并認同,體育運動活動對于大學生身體機理的促進作用極大,對于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各方面的綜合素質,都有著積極的作用。目前的一些體育鍛煉項目,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網球、健身房、迪廳、籃球、足球等,目前非常受到廣大大學生們的青睞。對于這些體育項目,甚至很多的大學生團體,直接在學校內組織有償團隊運動,對此,很多大學生持支持態度,都表示積極樂觀參與其中。從這一點完全可以看出,這些大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積極樂觀態度,以及大學生對于體育消費行為的支持。目前的大學生與前些年的大學生存在本質上的區別,就是時代的發展造就了他們的新理念,生活水平的提高成就了他們的新方式。新時期新背景下,大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大學生已經認識到,參與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活動,可以獲得心理健康以及身體健康的雙重效果,還可以在運動中,感受一種自娛性的滿足,從而在運動中緩解壓力,將自己不良的情緒釋放出來,積極健康的面對生活壓力,從而使得自己的身心得到良性的發展。同時,通過體育運動,大學生還可以滿足人際交往需要,擴充自己人脈關系,獲得更多的社會交往消費動機。
2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結構
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結構種類眾多,總體上來講,主要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信息消費、觀賞消費、運動消費、實物消費4種類型。這4種分類,基本上可以斷定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的行為特征和行為走向。下文筆者就這四類消費行為進行詳細講解。(1)第一大類實物型消費:實物型消費主要是包括體育器材、運動飲品、運動裝備等類型,對于此類型的消費,所占比重是比較高的。比如體育器材,不僅僅是體育課上,學生們需要用到的最直接工具,而且也是課后生活當中,大學生們需要常用的鍛煉工具。但是對于大學生來講,他們的收入基本來自父母給與的生活費,體育器材往往費用比較高,因此可以這么說,體育器材所占比重往往是比較高的。大學生們往往也愿意在這些方面投入金錢。再比如運動飲料,尤其是對于男孩子來講,籃球、足球等劇烈運動后的體育鍛煉形式后,來一瓶冰爽的飲料,對于排解鍛煉乏力、解熱解渴有著重要作用。(2)第二大類運動型消費:此處的運動型消費,主要指的是體育培訓班費用、體育協會費用、各種場地租賃費費用等多方面的體育消費形式。大學生的體育喜好形式不同,體育類型選擇也因性別的不同而也有所區別。舉個例子來講,女性的體育愛好,基本上是維持在健美、韻律、形體方面的體育項目,而對于男生來講則不同,男生更多的是喜歡劇烈型、力量型、技術型以及對抗型的體育項目。女生的體育鍛煉更多的是注重塑身健美和自身素質的提升上,而男生的選擇空間相比較范圍更大,比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網球、健身房、迪廳、籃球、足球等。運動型消費存在著明顯的檔次差別,主要是與消費心理、經濟條件等多方面的因素相關,比如,運動器械也是有名牌、非名牌的區別的。因此,運動型消費也是存在著較大差異性的。(3)第三大類觀賞型消費:觀賞型消費指的是大學生為了觀看重要賽事或者是重要比賽,所進行的相關消費。目前來看,大學生的觀賞型消費渠道,除了目前最普及的電視。廣播以外,還有網絡平臺以及其他自媒體渠道,其次就是大家常見的體育比賽的門票,比賽的門票一般是實景場地鍛煉,因此門票基本會比較貴,對于體育比賽門票方面的消費,對于大學生的費用支出力度較大,所占比重也是較高。舉個例子來講,男生喜歡的籃球比賽CBA,如果是通過平臺轉播觀看,一般是免費,如果是高清的話,可能需要支付一些費用。但是,如果是去實際場地現場觀看的話,費用高昂不說,交通、住宿、餐飲等都是一筆極大的支出。(4)第四大類信息型消費:信息型消費主要指的是,大學生為了學習和掌握體育運動知識和技術,主動獲取相關資料和信息的體育消費形式。比如,男女大學生主動購買體育方面的期刊、報紙以及其他音像制品等,都屬于信息型體育消費,這種消費形式是大學生獲取體育知識以及提高體育鍛煉意識的重要途徑,更是自我學習自我鍛煉自我提升的有效方法。相比于以上三類運動,信息型體育消費比例較低。主要原因在于,在高職院校當中,體育課堂上,大學生對于體育知識以及技能的學習,基本上都可以滿足,平時的體育鍛煉是足夠的。但是,課堂知識學習只是一部分,大學生更加注重實際鍛煉效果,要想更好的實現體育鍛煉實效,獲得更多的體育知識、獲得更多的體育信息、拓展更寬闊的體育知識也是極為關鍵的。
3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影響因素
筆者認為,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類型,是受到很多因素影響的,學生體育消費類型與經濟實力、家庭背景、興趣愛好等都有關系。目前來看,影響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的因素,主要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大學生消費意識。在普通大眾的思想觀念里,學校應該為學生提供鍛煉設備,“學校花錢我鍛煉”的思想意識一直存在。雖然學校在體育鍛煉設備方面已經是投入了較大資金,但是眾口難調,很多大學生還是對于學校體育方面的投入不滿意。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廣大學生思想觀念的轉變,大學生也已經開始產生體育消費行為,體育消費支出也是漸漸增加。有關數據表明,新時代的大學生,對于體育設備、體育器械方面的消費支出較高,而對于體育俱樂部以及場地租賃等高消費的行為不是很情愿。第二,經濟條件限制。從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來看,影響到大學生消費選擇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大學生的家庭經濟收入背景以及大學生的經濟實力,換句話說,大學生的支付能力直接決定了大學生的體育消費行為選擇。第三,生活狀態制約。大學生本質上來講,還是學生,學生主要工作還是學習,大學生每天需要面臨較大的課業壓力。尤其是目前情況下,嚴峻的就業壓力使得大學生面臨著各種考證的壓力,比如拿證熱、考研熱、考公務員熱等。很多學生直接把更多的時間和經歷放在了學習上,反而對于社會實踐以及體育鍛煉方面,積極性受到影響,極大的制約了體育消費行為。第四,硬件設施限制。資金問題一直是各個高校面臨的重大問題,隨著每年高校學生大量入學,大批量的學生對于體育設施的要求變的高起來。但是由于缺乏資金支持與壓力,高校在體育設施建設方面投入力度減少,甚至有些學校規劃直接滯后于學校整體規劃,體育設施無法滿足學生需要。對于一些對場地要求極高的項目,比如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等,場地設施極為緊張。缺乏相應的體育場地和體育設施,可供選擇的體育消費項目少,校外體育消費高,學生無法進行科學合理的消費。學校硬件設施問題的存在,也是直接大大限制了大學生體育運動的數量,直接限制了大學生體育運動消費支出。
4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消費建議
(1)學校應該加強學生在體育消費觀念方面的引導,強化學生體育消費觀念和意識的培養,使得學生可以自由的根據愛好與經濟進行體育消費支持。同時對于學生體育消費進行科學引導,以“適度消費”為基準,切記不要過度,培養出學生良好的體育消費行為習慣,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消費。(2)學校應該加強體育設施資金和人力投入,盡快彌補目前學校體育鍛煉設備設施缺少的現象。尤其是要加大體育場地、體育器材以及體育技術人才的投入,不斷完善教學內容,將體育工作納入到正常的工作議事日程中。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不斷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提高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3)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進入了新階段,素質教育已經全面展開,素質教育改革的旗幟樹立著。高校應該在傳統體育教育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改進,不斷引進休閑、時尚的體育項目,緊跟時代潮流,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帶動學生體育消費,逐漸樹立“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目標。(4)創設社會、社區、學校共同參與的健身體育新模式。既可緩解學校體育場館建設的不足,同時也能滿足學生的體育需求,讓學生在參與體育健身的同時,也能參與社會實踐,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既可鍛煉身體,也能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更能促進健身體育消費。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開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健身俱樂部和適宜于全體學生參與的運動競賽,并根據學生的消費水平制定合理的消費價格,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體育健身,從而正確引導學生健身體育消費。
5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閑暇時間的增加、體育意識的增強以及全民健身活動的推廣,我國的健身體育消費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作為高文化素養和強烈主體意識的高職院校學生健康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健身體育消費已成為大學生消費的重要部分。科學引導學生合理體育消費,提高學生體育消費指數,是新時期高職院校體育消費引導的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孫梁.濟南市高職院校在校學生體育消費現狀調查與分析[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4(1).
[2]王嬌,董華麗.北京市高職院校學生健身意識和體育消費現狀研究[J].運動,2014(1).
[3]何朝虎.南通市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調查分析[J].搏擊(體育論壇),2013,5(4).
作者:鄭劍鋒 單位:遼寧廣告職業學院
- 上一篇:進口奶粉消費者市場把控策略
- 下一篇:體育產業經濟創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