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研究
時間:2022-09-27 09:51:43
導語:金融科技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科技金融是推動區域經濟增長、實現產業結構優化與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文章以科技金融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分析為視角,總結出科技金融是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切入點;科技金融有利于產業集聚發展,為區域經濟增長質量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016—2019年廣東省面板數據,構建莫蘭指數模型、計量模型。以綜合性視角選取被解釋變量:人均GDP;解釋變量:金融發展水平、技術創新成果;控制變量:對外開放、基礎設施、二產占比。結合實證分析,總結出廣東省科技金融發展質量不斷提升、區域經濟發展不斷增強;科技金融發展水平與區域經濟發展質量之間相關關系顯著;基礎設施較為完善,有利于推進區域經濟發展;廣東省區域經濟發展存在不均衡的問題。為推動區域經濟的良性互動與均衡發展,提出建議:加大科技金融的投資力度;加大科技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注重科技金融與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協調、推動關系。
【關鍵詞】科技金融;區域經濟增長;廣東省
基于經濟學視角,高質量供給、高質量發展需求對區域經濟增長具有積極作用。同時,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能夠反映出區域經濟效益情況、產業結構情況,有利于分析并推動區域經濟發展[1]。具體實踐中,科技金融的發展與應用是金融行業、技術產業等快速發展的先決條件,對區域經濟發展質量產生直接影響。為實現區域經濟協調、高質量發展,應注重科技金融發展質量研究,并探究兩者之間具體的相關關系。據此,分析科技金融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對2016—2019年廣東省科技金融與區域經濟發展狀況進行實證分析,并提出深化科技金融發展、提升區域經濟發展質量的建議,對助力廣東省及其他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1科技金融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分析
科技金融是融合科技、金融的,具有階段性特征的產物,能夠展現出金融資本不斷提升的動態過程。本質而言,科技金融可以通過產業升級、資源配置,不斷提升經濟增長質量[1]。第一,在產業關聯效應影響下,產業結構不斷調整與優化,促使科技金融集聚了創新知識內容與技術產業內容。其中,技術產業內容可以通過科技金融的支持,與傳統產業進行協作,有利于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與高級化發展。同時,科技金融可以推動金融資源整合與多元化發展,有利于推動科技創新發展,進而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新切入點。第二,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發生轉變,科技創新作為經濟發展的“引擎”,需與資本要素、產業等進行合理融合,并以科學技術、資本要素等流動為核心,不斷推進科技金融發展,在保證科技金融聚集程度的同時,推動區域經濟增長[1]。此外,基于科技金融發展的產業聚集,加速了專業技術型人才的集聚,進一步提升了企業之間、產業內部的競爭程度,對提高區域經濟增長質量產生積極影響。
2模型構建
2.1莫蘭指數
分析科技金融推動廣東區域內經濟增長情況的過程中,確定以金融機構貸款、存款為主要研究變量。一方面,存款、貸款可以反映出社會經濟發展的融資需求等情況;另一方面,存款與貸款是重要的金融資源,在具體實踐中,存款與貸款的協調配置,有利于實現金融資源的平衡[2-3]。因為金融資源、金融體系中的參與主體具有多樣性,所以增加研究變量:保費收入.
2.2計量模型與變量
構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影響因素計量模型,公式表示如下:(2)公式(2)中,Qualityit為被解釋變量,即i區域內t時期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標,受文章篇幅限制,采用人均GDP指標對經濟高質量發展情況進行分析。Xit表示解釋變量,即i區域內t時期金融發展水平、技術創新成果。Ctrlitk表示控制變量,即i區域內t時期的產業結構、城市建筑面積、實際應用的外資總額3個指標。γi表示固定效應變量,η表示常數項。以綜合性視角選取變量,具體見表1。
3實證分析
3.1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3.1.1樣本選擇考慮2019年12月以來受肺炎疫情的影響,以此為節點,采取2016—2019年廣東區域的面板數據為樣本。3.1.2數據來源數據來源相關年度的《中國統計年鑒》《中國金融統計年鑒》及相關統計公報等。
3.2莫蘭指數分析
為深入分析科技金融對區域經濟發展質量的影響,應先明確分析思路,并對該區域金融發展水平進行分析。分析思路方面,首先以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存款、保費數據為基準,應用因子分析方法,對廣東地區2016—2019年的金融發展水平進行測度。其次將測度結果引入莫蘭指數中,衡量科技金融發展水平與區域經濟發展的相關關系,總結出相關性特征及趨勢特征。最后通過計量模型分析,證實科技金融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區域科技金融發展水平分析方面,結合所構建的模型,測度2016—2019年廣東區域內科技金融發展水平(見表2);測度區域經濟綜合發展指數(見表3)。由表2、表3分析可知,廣東省科技金融發展水平整體較為均衡,呈現不斷提升的趨勢。同時,廣東省的區域經濟綜合發展指數發展平穩,并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基于STATA15.0莫蘭指數計算分析,得出結果(如圖1所示)。由圖1分析可知,廣東省區域內科技金融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相關性逐漸提升,結合前部分研究與分析可知,廣東省內科技金融發展較為穩定,對區域經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3.3計量模型回歸分析
根據計量模型公式,可得出以下實證分析結果(見表4)?;诒?分析,可得出以下結果。第一,廣東省的金融發展水平在5%的置信水平下顯著且系數值為正值,表明金融發展質量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若金融發展質量高,則對區域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4]。具體實踐中,廣東省應注重發揮銀行等金融主體作用,并且深度應用間接融資等融資方式,以激活金融市場,使金融發展始終對區域經濟發展起到推進作用[4-6]。同時,技術創新成果在1%置信水平上顯著且數值為正,表明技術創新對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因此,科技金融的高質量發展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推動作用。第二,廣東省區域內的基礎設施在5%的置信水平上顯著,其系數值為正,表明基礎設施建設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推進作用[6]?;诮鹑诎l展理論視角,基礎設施建設情況能夠反映出區域金融發展的實際情況,若基礎設施較為完善,能夠反映出區域金融發展情況良好,并且金融高質量發展對基礎設施完善具有推動作用。因此,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是深化科技金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必要內容。第三,實際應用外資的總額與第二產業結構內容,對于廣東省區域內經濟發展的影響無顯著性[7]。具體而言,廣東省城市眾多,城市間的經濟發展、產業結構等存在不平衡的問題,并且該區域在各個階段中的發展程度不同[8-9]。雖然實際應用外資總額、第二產業結構是評價區域經濟發展狀況、科技金融發展情況的重要指標,但是因為文章應用的數據內容具有一定局限性,所以結合測度結果分析,尚無法對兩項變量對廣東省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行有效衡量。
4結論與建議
綜上,總結出以下幾點結論。第一,廣東省科技金融發展質量不斷增強,其發展趨勢為逐年穩定提升。第二,廣東省區域經濟發展不斷提升,并且發展呈現出平穩的態勢。第三,廣東省科技金融發展水平與區域經濟發展質量之間相關關系顯著,若科技金融發展水平高,則推動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第四,基礎設施是評價區域經濟發展、科技金融投入程度的重要指標內容。結合測度結果分析可知,廣東省的基礎設施較為完善,證明該區域的科技金融發展情況良好,有利于推進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第五,廣東省區域內應用外資總額、第二產業結構對區域經濟的影響不具有顯著性,表明該區域經濟發展存在不均衡的問題[9]。據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第一,以創新為基礎、以協調發展為重點、以開放與共享為理念、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不斷推進區域經濟發展[10]。具體實踐中,應加大科技金融的投資力度,以創新驅動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由于廣東省區域經濟存在不均衡的問題,因此需要將均衡發展區域經濟視為當前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以均衡產業結構,充分發揮出廣東省區域的優勢,持續提高科技金融投資力度、經濟共享程度,從而實現區域經濟高質量、全方位、協調發展[10]。第二,加大科技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政策對經濟發展的指導作用。具體而言,廣東省政府及相關部門應不斷強化自身職能,特別是在政策制定、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環境營造等方面,持續增強科技金融投入力度與支持力度[11]。雖然近年來廣東省不斷加大科技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但是在政策發展與深化應用等方面仍需進一步加強,確保政策現行,從而在科技金融政策一體化發展與強大支持下,不斷提升區域經濟發展質量。第三,注重科技金融與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協調、推動關系,引導科技發展,通過科技金融投入,保證經濟發展條件的均等化,并注重科技金融資源的合理配置,重點扶持科技產業,建立科技金融服務中介平臺。在該平臺的帶動下,使科技金融有效發揮出提高區域經濟增長質量的作用[12]。同時,廣東省相關部門應對區域經濟發展狀況、科技金融政策實施情況與投入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及時優化和調整科技金融相關政策與投入機制,以改善科技金融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環境,切實提升科技金融與區域經濟的協調水平[12]。此外,通過完善市場經濟發展機制與轉化機制,在知識產權、投資與貸款聯動等方面,創新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不斷研發具有創新性的科技金融產品,以更深度地服務科技金融與區域經濟發展。
作者:陸志彬 黎紅艷 單位:廣東理工學院
- 上一篇:金融科技背景農村金融服務質量研究
- 下一篇:金融科技背景下商業銀行經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