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應用型教學模式探討

時間:2022-04-04 11:24:28

導語:金融學應用型教學模式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融學應用型教學模式探討

1獨立學院現有金融學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1.1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與教學模式不符

在目前的教學中,多數獨立院校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材。由于我國金融學課程最早在公立研究型大學中開設,導致傳統的金融學教學方法和教材都是按照培養研究型人才的模式設立和編寫。在教學中也注重理論深度和廣度,而應用內容較少。我國獨立學院成立時間不長,還沒有在教學中完全形成符合自身特點的教學方法,大多照搬傳統模式教學,沒有考慮到培養對象及培養目標的特點,忽視了獨立學院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生基礎較差的客觀事實,導致在教學中普遍出現了教學內容過難,學生學起來吃力,老師教起來困難的局面,教學效果不明顯。這樣很難培養出厚基礎、寬應用,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高級人才。不利于獨立學院金融學教學的發展。

1.2理論和實踐相脫節

由于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和理念的影響,教學中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而獨立學院本身又是著眼于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這一人才培養模式上供給和需求的差異導致在獨立學院教學中理論和實踐脫節,理論不能指導實踐,實踐又不能運用理論的矛盾更加突出。金融學理論知識涉及到大量的專業術語和經濟分析,本身就有相當的難度,使得學生在學習中要耗費大量的精力,教師在教學中也感到困難,這就使得教師和學生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實踐金融理論和知識,導致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同時獨立學院由于發展時間不長,設施和實踐基地不完善,教學條件有限,使得在教學計劃的安排上實踐環節較少,學生操作機會不多,這更加突出了這一矛盾。這些問題使得獨立學院的教學效果普遍是學生金融學的基本知識與基本理論能夠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卻對如何將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實際工作中合理運用理論知識方面存在較大缺陷,使得許多學生不能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和解釋當前的熱點金融現象和經濟問題,處理各類相關事務,沒有真正地形成符合社會需求的技能,導致人才需求和供給脫節,影響了獨立學院發展。

1.3教師結構不合理,教學創新能力不夠

我國獨立學院創辦時間不長,大多還依賴母體高校提供和教學幫助。這就使得獨立學院的教學力量形成了一定的特點。教師構成主要由三個方面:即一部分是其他高校在職教師兼職;另一部分是返聘其它高校的退休教師;還有一部分是獨立學院本身招聘的年輕教師三部分構成,基本上各占三分之一。兼職教師和返聘教師由于其“打工者”的特點,缺乏對獨立學院的歸屬感和共同的價值觀念,難以在教學中投入全部的精力去適合獨立學院的教學模式,照搬其原來學校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導致獨立學院教學創新不足,不符合獨立學院的特點。另外,近年來,獨立學院雖然不斷地發展師資隊伍,引進了不少畢業于重點大學的優秀青年教師,但是,這部分教師都是剛剛走出校門的博士或碩士研究生。他們的優勢是理論功底深厚、基礎扎實、知識結構比較系統,同時由于年輕,也能更好地與學生溝通,精力充沛,富有熱情,希望能在教學和研究生有所作為,富有改革和發展的熱情。但是他們首先不是師范生,普遍沒有受過系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等訓練,缺乏教學經驗,同時對教學過程的把握也不足;其次,剛剛站上講臺的青年教師,還要花精力去掌握和運用大量的教學方法和技巧,熟悉教學過程,站穩講臺,還沒有足夠的精力和能力去改革和創新教學模式。這些客觀事實使得獨立院校金融學教學創新不足,只能照搬已有的傳統教學模式,重理論、輕實踐,不能形成符合獨立學院自身特點的新的金融學教學模式。

2獨立學院金融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進思路

2.1改進教學方法,針對獨立學院

特點合理組織教學模式。獨立學院的目標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同時也存在著學生基礎薄弱的客觀事實。因此,在教學中筆者結合上述特點,選擇有較多的案例運用和理論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教材。各獨立學院可以互相聯合起來,取長補短,組織金融學教師互相學習,研討符合獨立學院的特點教學手段和方法,集中力量,共同創新和改革。另外,應該結合實際,充分研究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特點和需求,結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問題,組織富有中國國情和時代特色的金融案例,輔以操作,編寫適合獨立學院特點和學生特點的教材,這樣既提高教學水平,也提高了教師的科研和教學能力,同時又能使理論結合實際,提高教學效果。與此同時,整合教學資源,選取重點內容,在重新建構內容的同時還需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和研究,對教學如何幫助學生提高獲取知識和分析研究問題的能力進行研究,創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案例分析中理解和運用知識,提高教學效果。

2.2加強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獨立學院的目標就是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而金融學與實際經濟生活聯系緊密,因此在教學上更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教學的本質是讓學生掌握理論,然后運用理論來發現并深入討論、分析在現實生活中碰到的金融問題,最終找到對策來解決問題。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加深學生對基礎專業理論的理解及應用能力,重點培養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可以讓學生結合金融危機討論應對危機的實際投資案例,以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學習興趣。另外,在講授過程中除了老師給出的案例外,還可以組織學生自行尋找發現現實的問題,并進行案例討論,解決問題,加深學生的理解和運用。在某一問題或某章講授后,教師也結合課程內容,提出案例讓學生分析討論,最后教師進行總結。這樣可以加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能力,符合獨立學院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另外,獨立學院可以采取產學相結合的模式,建立校企合作機制,根據企業和社會的要求,實施訂單式培養,通過校企合作,了解社會和企業的實際需求來指導金融學教學改革。另外,通過實習,可以給予學生走出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鍛煉學生的社會能力,通過真正地融入社會來了解社會,自發地感受經濟的發展,關注經濟發展的最新情況,既鞏固所學,又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在這種雙贏的機制下,學校也可以更好地實現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2.3建立激勵機制,加強教師培訓和提高教師創新能力

教學資源的整合和教學內容的革新,離不開教師創新能力的培養。獨立學院應該加強和完善教師的培養體系,這樣能提高教師的歸屬感,同時,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創新能力,使教師能安心本職工作,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學能力,增強教學效果,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同時,學院還應該建立合適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更新和修訂教案,依據獨立學院的特點整合教學資源,精心設計案例,提高教學研究和改革能力,提高教學藝術。這都需要教師付出更多艱辛的勞動,必須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對教師的工作予以肯定和鼓勵。這既能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又能增強教師的歸屬感。另外,應增加教學單位之間的橫向交流,相互學習,同時增加教師去企業實踐調研的機會,通過舉辦和參加教學研討會,組織教學骨干和一線教師開展教學改革討論會、學科專題研討會等,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作者:徐懿工作單位: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