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防范研究論文

時間:2022-01-25 04:13:00

導語:金融危機防范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融危機防范研究論文

一、金融危機給四川省經濟帶來的損失

四川作為一座經歷8級大地震的省份,在國際金融危機的雙重沖擊下其經濟現狀更是不容樂觀。但四川經濟外向度不高,金融危機對四川經濟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小,但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調整對四川經濟有一定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基礎設施投資繼續加大,企業投資面臨下滑

汶川地震使由政府主導的災區基礎設施、民生投資快速啟動,而工業企業投資增速回落較快。美國金融危機爆后,我國可能實施的擴張財政政策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而國內資本流動性減少很可能使工業企業投資資金進一步減少。

(二)工業企業效益問題突顯,承接產業轉移面臨機遇

在買方市場,工業產品價格上漲空間有限,而原材料價格的進一步上漲必將擠壓企業利潤。盡管需求量的大幅增長使工業企業利潤仍保持較快增長,但在國際需求下降進而引發國內需求下降的情況下,工業企業購銷價格“剪刀差”必將對工業企業效益產生較大影響。

(三)房地產投資增速進一步減緩,房地產企業面臨挑戰

四川外商投資占房地產投資比重從2月份的0.5%上升到8月份的6.8%,2008年8月,投入房地產的外資占全省外資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高達75.8%,美國金融危機造成的歐美等國資金嚴重匱乏,全球投資減少,將使四川房地產投資增速進一步回落。

二、四川省在防范和應對金融危機中存在的問題

針對以往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四川省已有的一些應對措施和思路雖曾發揮過一些效應,但此次金融危機來勢兇猛,四川大省在防范方面出現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小企業財政金融支持力度不夠

一是受額度規模限制,根據財政部文件規定,專項補助資金用于培訓、信用、創業、管理咨詢等服務業務,川內其他服務業務,如信用擔保、技術進步、市場開拓、國際合作等,還沒有財政資金支持。

二是補助標準不明確,造成相同的服務業務在川內不同地區補助額差異較大,甚至收費較多的業務得到的補助額高于收費較少的同類業務。

(二)產業轉移力度不夠

一是承接產業轉移數量少、規模小,對經濟拉動作用不明顯,與東部地區存在較大差距,與西部省區相比也不具優勢。

二是外資區域分布不平衡,產業投向不盡合理,由于區域內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使得外資的區域性擴張遇到了一定的障礙,作為西部的四川為欠發達地區,吸引外資十分薄弱。

(三)企業并購跟進過于滯后

一是政府的行政干預過多,并購機制難以發揮作用。目前川內企業并購運作中,某些政府不合理的行政干預過多,以政府目標代替企業目標,充當并購的主體,不顧企業的意愿,包辦企業并購。

二是企業并購中的資產評估不規范。在企業并購運作中,如何確定企業產權的價值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三、四川省防范和應對金融危機措施建議

針對四川省面臨損失的具體情況和其在防范這場全球金融危機中存在的問題,特提出以下防范措施建議:

(一)加大中小企業財政金融支持力度

受外需減少、成本上漲及融資困難等因素影響,東部地區一批中小企業已面臨嚴峻的生存危機,央行降低存款準備金、貸款利率等貨幣政策將有利于減少中小企業經營壓力,四川中小企業雖外向度不高,而且流動資金緊張、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尚未收到有效解決。

(二)抓住機遇,加大承接產業轉移力度

面對東部工業加速產業轉移需求不斷增長給我省承接產業轉移帶來的機遇,應加快承接產業轉移政策規劃的研究與實施,重點解決好承接產業轉移中的體制性、機制性矛盾和問題,加快承接產業轉移進程。

(三)搶占先機,積極主動融入企業并購潮

工業企業“剪刀差”以及國際市場需求放緩,將使抗風險能力較弱企業面臨巨大挑戰,增強企業市場定價能力、降低生產成本、增強抗風險能力將加快企業并購步伐。四川應積極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審時度勢,搶占先機,積極主動融入企業并購潮。

參考文獻:

[1]盛毅.陳映.王學人.國際金融風暴對四川經濟的影響分析[J].經濟視點.2008.

摘要:在全球的金融風暴中,金融危機勢必給已經融入到世界經濟的中國帶來各種影響,宏觀經濟影響已經從金融層面轉向實體經濟層面,尤其是對外向依存度高的中小企業沖擊最大。以四川省為例,分別就本次金融危機給四川經濟帶來的損失、四川省在防范和應對金融危機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防范和應對金融危機措施和建議進行分析。

關鍵字:金融危機;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