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現狀研究
時間:2022-01-22 10:40:53
導語:中小企業融資現狀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供應鏈金融是一種新型信貸模式,突破了傳統融資模式的限制,有助于緩解溫州中小企業融資受限問題。供應鏈金融模式充分利用了產業供應鏈結構的特點以及對商品交易細節的把握,圍繞核心企業對其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持。隨著供應鏈金融模式的出現,利于解決溫州中小企業現面臨資金籌集效率低、金融體系不完善、中小企業自身缺陷等問題。一個企業只有在資金不受限的情況下,才能為后期企業良好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
關鍵詞:新型信貸模式;供應鏈;融資受限
在我國現代化進程中,中小企業在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覷。無論是從經濟貢獻還是社會貢獻層面,中小企業都起著重要作用。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日益凸顯。溫州是一個中小企業眾多的城市,其生存現狀和融資問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反映了中國許多實體經濟企業的融資難的發展現狀。近年來,溫州中小企業的發展遇到了嚴重的資金瓶頸問題。大多數企業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資金供給問題,從而引發了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等問題。以供應鏈為核心的新型融資模式,有利于中小企業資金獲取困難等問題的解決。供應鏈融資模型是一種剛興起的模型,在市場上比較少見,尚未成熟。利用供應鏈金融模式,可以促進溫州中小企業發展,有助于化解融資問題。在引進新模式解決問題的同時,也需要研究其風險以及作好系統的防范,不斷創新發展新思路。
1供應鏈金融
1.1供應鏈金融的概念。供應鏈金融是一類新興的融資模型,圍繞核心企業自身信用情況,旨在降低中小企業融資交易成本以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通過提升供應鏈競爭力,從而實現利益相關方協同發展,創造共贏局面。供應鏈金融體系把單個分散的企業整合成企業鏈群體,把單一的公司整合在一起,形成一條企業鏈。在此企業鏈上,原本單一的競爭變成了整體的競爭,這極大程度上減小了融資風險。1.2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情況。近年來,隨著供應鏈金融模式的興起,人們加大了對供應鏈模型的關注度。我國在供應鏈金融方面的研究始于21世紀初期,我國的學者對于供應鏈企業的產生背景以及行為模式進行了總結歸納,指出供應鏈金融業務主要集中在“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三大類。隨著供應鏈金融的應用推廣與創新,學者更加深入研究了基于供應鏈金融的供應鏈主體的運營決策以及供應鏈金融對供應鏈整體績效和協調性的影響。同時隨著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概念的提出,供應鏈金融研究也出現了更多的發展方向。
2供應鏈金融對溫州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
2.1溫州中小企業融資現狀。溫州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量較為龐大,但融資總量卻在減少。近幾年來,溫州地區的融資需求已達到了1200億元。從溫州市發改委2016年提供的監測數據中發現,不同程度的缺乏貸款在溫州中小企業中有一定的普遍性。根據調查研究,在132家溫州地區中小企業中63家中小企業債務融資比例在10%以內,40家的企業債務融資比例在10%~30%,僅有5.3%的中小企業債務比例在50%以上。這使得溫州中小企業面臨資金籌集困難,債務占比偏少的困境。中小企業主要有兩種方式進行融資:一是銀行融資,二是民間融資。但是在溫州這個地區,銀行融資和民間融資的利率位于較高水平,這使得溫州的融資成本保持在高水平,短期內無法下降。隨著供應鏈金融模式的出現,基于核心企業的參與,銀行愿意加大對企業的資金投放力度,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溫州中小企業資金籌集難問題。2.2溫州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1)中小企業資金籌集效率低。溫州中小企業融資環境較為惡劣,當地信息系統不完善以及信用制度失去效用等問題嚴重,導致企業無法通過銀行融資及時注入資金。籌集不到充足的資金使得當地企業周轉困難,制約了企業本身的生存與發展空間。(2)金融體系不完善。銀行的經營模式和觀念與中小企業的運營模式不匹配。不同中小企業貸款具有金額小、頻率高、時間急等特點,相對而言銀行付出的管理貸款的成本較高,使得銀行對中小企業投放貸款積極性偏低。溫州金融體系僵硬,缺乏有效的擔保機制。(3)中小企業自身缺陷。溫州中小企業自身具備經營穩定性差的缺陷,有較高的倒閉風險。截至近幾年,溫州已注冊的中小企業有7萬多家。其中,中小核心企業有300家。在這300家中小核心企業中,約有33家存在周轉資金困難問題,并且只有66家的中小企業發展狀況良好。在遭受金融危機等突發性狀況時,中小企業應對危機能力較弱,容易在經濟衰退期面臨破產的風險。并且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層面,其競爭力低于大型企業,面臨市場風險大。2.3供應鏈金融的優勢分析。(1)提升還貸可信度。真實交易的存在是每一種融資模式運行的前提。在此前提下,銀行才能控制好企業的還貸來源。對于銀行而言,還貸來源的確定能夠減小企業違約的可能性,提高貸款回收的保障性。在傳統融資模式下,基于中小企業還貸能力弱以及信用度低等方面,銀行不愿意把資金發放給中小企業。然而供應鏈金融這種新型融資模式的出現,改變了此情形。因為供應鏈金融的基礎是真實可靠的交易,并且有核心企業的參與,提升了中小企業還貸能力的可信度,促使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投放程度。(2)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供應鏈金融的出現,使得銀行不僅可以通過企業來取得交易信息,還可以通過供應鏈來取得交易信息。與現在的供應鏈金融相比,銀行為得到企業自身的信用信息,主要通過銀行組織人員經過現場調研與訪談的方法來獲取企業的信用信息。在貿易往來中缺少不了物流企業的參與,這為銀行獲取中小企業信用信息創造了另一條更為便捷的通路。銀行可以通過與物流企業的溝通交流從而了解中小企業自身運營狀況。一家中小企業本日物流情況足以反映其運行能力以及經營狀況。供應鏈的出現,使得企業聯系在一起,整體之間信息的交互變得更加透明與對稱。供應鏈中處于核心地位的企業與中小企業間有著商業貿易往來,這部分往來的資料可以展現企業自身的信息以及信用程度,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信息不對稱問題。這些資料的真實性大于網絡上存在的虛假信息,可以體現需要貸款企業的真實信用水平。(3)緩解核心企業上下游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因為供應鏈金融的出現使得單一企業聚集在一起,呈現鏈條狀。在此鏈條上,以核心企業為主導,抵御風險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使得中小企業能更加容易的得到銀行的信任,成功授信并取得融資貸款。這種供應鏈金融融資體系是不同于傳統融資方式。它加強了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問題的能力,使得供應鏈條上的各企業能夠成功得到貸款。各大企業不僅包含處于核心地位的企業,也包括了微小企業。此模式充分利用了供應鏈的結構特點,極大地補充了商業交易環節的不足,成為銀行貸款模式的新領域。
3供應鏈金融模式面臨的風險以及應對對策
3.1法律法規不夠全面,應當不斷擴大法律法規包容性。供應鏈金融背景下銀行與中小企業貸款關系中,存在著可變動資產抵押的問題。這和我國的一些法律息息相關,如《中國人民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抵押法》等。現有的法律存在不夠完善的缺點,無法完全覆蓋整個供應鏈。供應鏈為核心的金融模式演變而來的模型是多種多樣的,并且隨著云計算等新技術的出現在不斷的擴充與完善。這導致供應鏈金融缺乏詳細的法律條款來規范它。中小企業的融資喪失法律的保障,放貸風險將會有所提高,這不利于中小企業的資金周轉。針對法律制度缺失這一點,我國相關部門應該完善相應法律法規,減少企業與銀行的顧慮,促進供應鏈金融的穩定發展。3.2信用機制不夠全面,需把應對中心集中在信用機制上。首先,我國信用機制沒有十分完善,銀行不能得到完整的企業歷史信用信息,使得信息不對稱問題仍然存在。中小企業對外公開企業自身的信用信息,能與銀行作好溝通交流工作。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進行授信時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其次,核心企業只是整條供應鏈上的個別企業,不具備完全的代替能力。而且銀行的信用體系與以供應鏈為核心的金融體系還未完全匹配。因此,要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完善信用機制,這有利于中小企業獲得融資。
4結語
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有效的緩解了溫州中小企業的融資壓力,為解決中小企業貸款困難問題提供了很大的助力。供應鏈模式的前提是真實交易,把信用不佳的企業排除在外。這大大提高信貸穩定性,降低了貸款風險,易于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盡管以供應鏈為核心的模式在我國的發展過程比較短,但是隨著云計算等新技術概念的出現,其發展迅速,帶動中小企業向前進,改善融資條件。
參考文獻
[1]于海靜,康燦華.基于供應鏈金融視角的中小企業融資機制研究[J].南開經濟研究,2017(8).
[2]王賽芝,孫俊科.供應鏈金融視閾下的溫州中小企業融資分析[J].中國商論,2017(9).
[3]牟偉明.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價[J].財會月刊,2018(3).
作者:沈銘 吳美珍 單位: 浙江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
- 上一篇:供應鏈金融評價分析
- 下一篇:農產品物流金融風險評價與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