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小微金融創新研究

時間:2022-09-29 11:10:04

導語:商業銀行小微金融創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銀行小微金融創新研究

摘要:當今世界的發展中,移動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背景下的信息技術是影響傳統小微金融發展模式的重要力量。隨著小微金融模式的創新與發展,在傳統經濟市場中占據主要地位的城市商業銀行如何與小微金融模式相融合,進而推動金融發展已經成為當前經濟市場中的重要問題。本文試圖通過對當前我國城市商業銀行應用小微金融發展模式的概況進行梳理,提出互聯網背景下,商業銀行小微金融發展創新模式開發策略,進而推動城市商業銀行中互聯網金融思維和技術的應用,進而推動小微金融在我國經濟市場中的發展。

關鍵詞:商業銀行;互聯網;小微金融;創新模式;發展策略

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小微金融對促進經濟穩定、社會秩序合理、增加就業機會、創新科學技術等各項領域有著突出作用。據國家統計局的有關2017年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小微商戶數量已經達到6200萬戶,其中包括近1/3的個體商戶,達到了全國商戶總量的90%以上。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但來自江浙地區的調查數據顯示,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滿足率不足3成,成為阻礙小微企業發展的主要障礙[1]。當前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對商業銀行發展小微金融進行促進引導,但由于信息、風險等阻礙因素,銀行與小微企業之間的合作往往一波三折,困難重重,對小微金融業務的發展仍需進一步探索。信息科技技術引導下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對小微企業金融融資方式起到了重大的創新作用。小微企業的融資標準逐漸降低,融資速度加快、成本更低,融資來源也更顯多樣化,這使得傳統模式下的商業銀行小微金融業務經營融資方式亟需更新。所以,革新企業理念,投身互聯網經濟市場,創造新型小微金融產品和經營服務,是當前城市商業銀行中小微企業金融融資的核心問題。

1當前商業銀行小微金融業務的現有問題

1.1銀行服務成本居高不下,收益具有風險性。在傳統融資環境下,大多數銀行設定的標準都太高,大部分小微企業基本無法達標,且傳統的借貸方式無法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2]。小微企業向銀行貸款時,往往表現出數量少、次數多、時間緊、貸期段等自身特點,商業銀行向小微企業貸款往往收益較少,成本較高。但在國家當前政策背景下,銀行又需要積極幫助小微企業的成長,加上當前電子商務業務的發展,銀行向小微企業貸款能夠獲得的利潤越來越少,甚至入不抵出。其次,在這種高投入、收益少的同時,小微企業本身的不穩定往往又使得銀行投資具有很大的風險性。兩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城市商業銀行當前針對小微企業所表現出的“不敢貸”“貸得少”等情況開始越來越多了。1.2小微企業信用等級較低、經營風險大。相關調查報告顯示,29.6%的受訪企業表示出現過無法按期償還借款的情況。在這部分企業中,51.1%選擇協商延期償還,36.1%通過后期籌資償還。經營1~3年、資產總額50~100萬元的企業出現貸款逾期的比例相對較高[3]。我國的小微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往往表現出粗放型經營模式,管理部門松散,員工缺乏素養,也沒有專門的監查部門對生產和營銷部門進行監督。所以,企業一旦出現問題就會產生較大的波動,停產、破產的情況屢見不鮮。這種情況下,貸款拖欠或者“老賴”等違約行為使得企業信用等級下降。這種小微企業存續的不確定性,也是銀行不愿向它們貸款。同時,小微企業在成立時通常只有很少的固定資產,且不足以作為它們向銀行貸款的抵押物,也減少了小微企業向銀行貸款的成功率。1.3經濟社會市場信用評級、擔保機制不健全。當前社會市場中,很多大企業、大組織是促進市場金融資產流動,推動市場活躍的主要力量,傳統的城市商業銀行為了進一步獲利,自然而然地將自身的貸款向這些企業輸送。又因為這些企業的貸款數額往往很大,城市銀行為了避免風險,確保貸款安全,往往對這些企業進行全面精密的信用評級和擔保機制建設。但相比之下,小微企業往往是通過間接貸款的方式進行資本輸入。這種行為往往不被銀行所重視,投入的信用評級精力也較少,市場評估隨意、信用體系缺失、抵押方式隨意等情況眾多。由于這種原因,城市銀行很難建立一個既滿足小微企業貸款需求,又減少自身投資風險的金融業務方式,其發展遭遇到了瓶頸。

2銀行小微金融業務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發展優勢

信息科學技術與金融業務的融合是當前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關鍵內容。其所具有的信息優勢很大程度促進了城市商行與小微型企業之間市場信息的交流和對稱,進而使得銀行的服務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小微企業所存在的融資問題能夠盡快得到解決。2.1促進企業和銀行的交流與信息對稱。作為投資方和企業之間的信息中介機構,銀行需要關注兩者金融業務活動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等的問題。只有通過這一方式并得到投資貸款雙方的肯定,銀行才可以獲得信息服務收入。互聯網金融通過更高的效率和更快的速度,全面準確地收集、整理和分析企業和投資方的經濟信息,并通過先進的服務器和云計算技術進行信用評測,從而使得雙方的信息可以互通有無,最終解決兩者對其他一方的信息需求,減少投資和經營風險性。2.2有效控制企業經營和銀行服務成本。在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模式下,通過先進的科學信息技術對銀行內部各個部門的數據進行整理分類和技術處理,可以在實際操作中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從而達到銀行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自身收益的提高,這與傳統的物理網點處理方式相比,有了很明顯的進步。在互聯網金融業務模式下,客戶將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獲得“3A”服務(3A服務指的是,Anytime任何時間,Anywhere任何地點,Anyhow任何方式的服務)[4]。另外,通過服務關系重置,商業銀行的服務重新成為一對一模式,通過對客戶的實際狀況進行了解,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客戶滿意度也持續上升。2.3轉變小微企業信用和風險評測模式。由于小微企業貸款風險大、不良率高,導致商業銀行“談微色變”,不愿過多發展小微金融業務[5]。而當前商業銀行信貸風投管理機構的完善和發展潮流,正是很好地利用了互聯網金融技術的傳播與應用。傳統的小微企業信息審查,主要針對以下幾個方面:財務報表是否符合規范,核賬報賬是否存在人為誤差,資金資產是否出現挪用等。而互聯網金融業務則主要考察所謂的“軟金融信息”,例如企業經營數據報告、社交媒介用戶信息、間接利益者調查情況等。很大一部分劣質的、缺少未來發展性的小微企業被銀行拉入黑名單,進而將好的發展資源和資金投入轉向良好企業,避免了資源浪費的同時,也解決了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的難題。

3基于互聯網的商業銀行小微金融創新模式發展策略

從上文的論述中可以得知,城市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技術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只有將二者結合起來,并利用信息科學金融技術對商業銀行進行服務創新,才能促進小微企業和銀行本身的健康發展。3.1提高創新意識,促進金融發展策略轉型。創新思路和改善服務是當前各個城市商業銀行應該秉承的核心理念。第一,銀行的經營思路除了自身贏利之外,還要注重客戶的實際情況,通過建立與客戶的平等、雙向和互利關系,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第二,要建立銀行區域性網絡平臺,強化貸款渠道創新,將容易標準化的信貸產品嘗試線下線上化,節省成本;開發基于智能終端的營銷服務平臺,建設虛擬營業廳[6],建設新型互聯網金融策略。將傳統的商業銀行物力網點與新型互聯網金融技術相結合,擴大服務類型,提高優勢,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提高整體銀行業的發展水平和我國金融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3.2提高金融標準,重視相應金融維度建設。互聯網金融銀行包括三個維度:技術維度、客戶關系維度和企業文化維度,這與傳統商業銀行構建結構相沖突,這要求城市商業銀行必須轉變維度建設,適應相當金融要求。首先要對相關金融信息的收集、分類、整理和分工等各項工作進行改革,確保客戶信息安全。其次,要進行未來金融市場信息和發展趨勢調查,對客戶的需求和潛力進行評測,提供相應金融服務,引導客戶發展。最后,還要提供客戶導向型服務業務,建立多維度金融業務服務和投資體系。3.3加強互聯網企業合作,完善企業風險評價體系。傳統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的了解僅僅來源于資金結算時的數據資料,單靠這一項并不能完成對該企業的信用和風險評測。商業銀行要通過與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合作,將自身對企業信用評價的優勢與互聯網企業中的各項客戶信息資源互補,建立一個覆蓋面更廣的信息評價體系。同時,還要整合第三方的數據,搜集其他機構的信息,建立動態的信息公開平臺,對小微企業進行實時、全面和準確的信用風險投資分析網絡體系。3.4金融產品革新,改進商業銀行貸款方式。小微企業具有生產與經營周期循環快、企業壽命較短、企業類型較多的特性,銀行在推行金融產品時,要結合小微企業的特點,推出適合小微企業的新型金融服務產品。同時,還要關注客戶的反饋與使用率,決定下一步的產品改進方式。滿足客戶不斷發展的需求。另外,傳統的銀行貸款方式主要是通過古代資產和抵押物,小微企業在這方面基礎比較薄弱。銀行要改進自身的貸款方式,借鑒當前市場中流行的其他金融投資模式,結合市場趨勢變化,推動新型貸款方式建設,解決小微企業貸款難的問題。

4結語

現在的世界市場上金融和互聯網技術的跨界合作和有效融合,是緩解全球經濟危機壓力,推動各國經濟發展,促進居民消費和增強金融業活力的重要手段。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中國來說,掌握大量用戶數據信息的互聯網企業必須加強與傳統實體商業銀行的合作,將兩者的信息優勢和資產優勢合理整合,推動金融服務模式的改革,發展小微企業,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

參考文獻

[1]王德英.基于互聯網的商業銀行小微金融創新模式研究[J].中國商論,2017(3).

[2]狄育紅.互聯網+商業銀行小微金融產品創新研究[J].現代商業,2016(6).

[3]胡妍蕊.我國城市商業銀行小微金融服務創新研究——基于互聯網金融的視角[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5(3).

[4]宋慧中,于松濤.基于互聯網金融的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策略研究[J].征信,2015(4).

[5]陳文盈.商業銀行應向互聯網金融企業學什么?[J].經營與管理,2014(11).

[6]張玉錦.小微金融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創新分析[J].南方論刊,2014(9).

作者:包俊杰 單位: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