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成本法在煤炭企業的運用
時間:2022-03-16 04:37:03
導語:作業成本法在煤炭企業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作為能源大國,我國煤炭資源豐富,但是近幾年受時長發展的影響,實際產出大于需求,所以煤炭時長持續低迷。基于此,本文對作業成本法進行概述,以煤炭企業為例,講述作業成本法的運用現狀,并對使用出現的問題與原因進行分析,重點闡述運用策略,旨在促進煤炭企業成本核算與控制質量,進一步提升煤炭企業綜合競爭力。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煤炭企業;作業中心
當前煤炭企業中生產與挖掘工作的自動化水平不斷升高,但是還使用傳統的成本核算與控制方法,往往降低成本核算的準確性,控制成本效果不佳。使用作業成本法效果就變得更加明顯,將其引入煤炭管理中,可以幫助財務部門提升管理效率,進一步增強煤炭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1作業成本法概述
作業成本法也叫ABC法,是社會與企業發展中的一種新型成本核算方法,就是依據企業生產情況,建設高度集成的會計操作信息網絡系統,即從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到后期的售后服務,設置為不同的作業,并以此為單位,將產品的成本與運營成本畫等號。此種工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摒棄了傳統成本計算法中的不足,并能更好地運用于企業成本管理中。
2作業成本法在煤炭企業中應用的現狀
煤炭行業是對資源的挖掘,包括地下與地上兩種,本文主要研究地下采礦作業,實際工作中有很多危險因素,因此將其設為高危行業[1]。另外隨著地質環境、開采技術、地域蘊含資源情況與政府政策的不同,煤炭企業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工作的成本也不同。基于作業成本的管理理念,對煤炭企業中的成本構成有下面幾點:第一,安全成本高,煤礦在挖掘與開采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火災或者瓦斯爆炸的情況發生,為了減少此類情況的發生,國家煤炭工業有明文規定,將屬于高瓦斯的煤炭礦井的原煤單位產量安全費,確定為每噸30元,可見保證人員安全的基礎上,煤炭企業在生產中,發生的安全成本還是很高的。第二,人工費用高,基于危險性質的煤炭開采,現在很多企業都使用機械開采,但是將人工費用均攤到煤產品中,其成本還是會增加。
3作業成本法在煤炭企業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3.1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煤炭企業剛開始運用作業成本法進行成本核算時,受傳統思想影響,將其與制造成本法混合。如經過本人對某煤炭企業中財務資料進行咨詢與整理得知,該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的時候,將月末的原煤生產成本與制造資金,一起進行相加并重新分配,而制造資金包括間接人工、動力費、修理費等10個明細。最終都歸總為當月的生產成本中,均攤在生產量中。這種形式的成本核算,缺乏非生產成本的體現,即采購與管理等費用未展示出來。3.2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當前還有很多煤炭企業進行成本控制的時候,還比較粗放,以生產部門為例,計算多種資源運用中的消耗情況,如人力資源費、原材料費、設備維修費等等,控制預算標準,并能在煤炭生產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將超支的部分提出來,并申請報告,追加費用,然后分析預算報告與實際產生費用做比較,找出不相符的原因。但是此是向生產與加工部門發放文件控制成本,對于非生產部門,只是進行了簡單的制定額度,實行定額管理,這對于我國煤礦企業成本管理十分不利。
4作業成本法在煤炭企業中應用存在問題的原因
4.1成本核算存在問題的原因。成本核算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有下面幾點原因:第一,企業使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明細未能充分體現。當前煤炭企業生產經營中,雖然使用作業成本法,但是具體操作簡單,還使用總成本除以產量的形式,此方法未充分體現成本核算的中間流程,也忽視了在成本核算的過程。第二,間接費用驅動的原因單一。煤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在成本核算上,為了找到省事的方法,只將采煤量當作驅動因素,開展核算成本,卻忽視了成本產生不是單一因素,而是多維的。第三,間接成本分配不均。煤炭企業生產中發生的間接費用比例較大,若使用作業成本法,往往可以對成本進行科學核算,但是基于會計部門工作的落后性,部門員工還沒有建立成本分配與核算之間的聯系,導致最后的煤炭產品分配不真實,成本組成產生錯誤。4.2成本控制存在問題的原因。從當前成本控制情況可知,我國很多煤炭企業進行成本控制的工作,思想仍然老舊,無法充分利用成本作業法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煤炭企業中成本控制機制落后,我國煤炭行業中,國有企業占很大一部分,實際工作中往往重效益、輕管理,且成本管理中的控制意識薄弱,作業成本法工作開展不全面,最終的成本控制效果不明顯[2]。第二,煤炭企業中缺乏成本考核機制,未能與作業成本法融合,而重視生產,忽視成本控制。最終導致成本控制的考核往往流于形式,未能發揮作業成本法實際作用。
5作業成本法在煤炭企業中的具體實施措施
5.1確定生產資源。煤炭企業中經常消耗的資源,主要由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維護費、地面坍塌補償費用等九個方面組成。對于煤炭企業中生產資源成本的構成明細,包括:(1)材料費:井下作業需要的生產材料,主要指煤炭獲取與加工過程中,運用的材料產生的費用。(2)人工費:工人工作產生的工資、醫療保險、工傷保險、事業保險與養老保險等。(3)材料及動力費:井下工作中照明與用電消耗的電量。(4)修理費,企業自身固定資產在生產中因為消耗產生的維修費用。(5)折舊費,生產經營過程中大型設備,固定生產資料再使用中產生的折舊費。(6)安全基金,按照國家對煤炭行業作業的安全標準,保證員工安全的份額費用。(7)維簡費按照國家相關制度和財稅制度制定。(8)地面塌陷補償費,依據國家標準,原煤產量在生產工作中或生產的經濟成本。(9)其他支出,除了上述之外的所有費用,如招待費、差旅費等。5.2劃分作業中心。經過上述內容后,就要明確作業中心,作為典型的挖掘行業,主要工作由挖掘、采煤、供排水設計、機電、井下運輸、倉儲、操作等十幾個流程,做到經營有策略,銷售有計劃。經過本人對煤炭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價值鏈進行分析,得出下面作業中心有:(1)采煤作業中心,涉及的生產環節有裝煤、運煤、落煤等作業。(2)通防作業中心,實施通風、防塵與防火等基礎設施的維護。(3)掘進作業中心。對巷道挖掘工作中割煤與清理、搬家等作業。(4)井下運輸作業中心,指井下原煤、工作人員和設備的運輸等等。5.3以資源成本動因分配資源。煤炭企業實施成本核算作業的時候,需要根據其生產經營中獲取的數據,將資源作用于作業中心中并進行整合,最終匯總到總中心。對于資源動因情況分為下面幾點:(1)采煤作業中心,消耗的費用包括人工、材料、修理、動力、折舊等,其對應的資源動因包括工作時間、材料消耗、維修次數、耗費度數、設備運行時長。(2)供排水作業中心,消耗的費用有:人工費、修理費、折舊費等,對應的資源動因為工作時間、修理次數、機器時長等。(3)井下運輸作業中心,消耗的資源有折舊費、修理費、材料費、人工費等,對應的資源動因有設備工作時間、修理次數、材料消耗與工作時間等。5.4以作業成本動因分配產品。作業成本法的運用,將煤炭企業中所有部門工作成本,匯總于經營產品中,將驅動因素作為作業成本法的本質,此需對作業中心的性質進行確定[3]。如煤炭企業采購部門工作和營銷部門共同的運營動機,是由產煤量和訂單數量決定的。采購作業中心,將采購材料的內容、數量作為作業中心的成本,采購日期、地點作為該作業中心的成本動因,進一步衡量訂單數量,確定作業成本動因。5.5精準核算煤炭產品成本。對作業中心劃分后,將其中多種中心都融入煤炭的成本計算中,然后經過煤炭再加工,實施多個環節中的產品分攤,最終將成本添加到煤炭企業成產的總成本中。先明確煤炭生產消耗作業中心的總成本,然后結合動因量,確定成本動因素。對每個工作中心成本驅動率進行完整的驅動后,就需結合總成本與動因數量,核算出煤炭企業中采購供應作業中心、管理運用中心與銷售運用中心的成本,整個計算過程如下:第一,毛煤生產成本的計算,由基礎環節與后期輔助相加,即掘進、通防、采煤、巷修、機電、供排水等作業中心,歸集成本后,將煤炭開采過程中的產生的專項費用相加。第二,原煤生產成本的計算。則由總成產成本、地面煤倉、井口選煤三種作業中心產生的資金成本相加。5.6煤炭企業作業成本控制。與傳統煤炭企業成本控制不同的是,現在使用的作業成本控制,面對的是多種作業中心,需從每一個作業中心分析著手,排除非增值作業,進而完成煤礦成本的控制。然后利用作業改進與分析這兩個環節,實現對煤炭企業業務流程的優化。為了控制該企業中的開采、生產、加工與營銷等方面,就要對多個作業中心進行劃分,然后詳細分析,最終確定哪個作業中心可以產生增值,對于產生增值的作業中心,需加強優化[4]。否則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改進,最終起到增效降本的目的。因此進行作業成本分析的時候,要重點關注主要作業中心,基礎生產環節中,掘進與采煤不但是增值作業,還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而地面運輸與地下倉儲則增加了成本的輸出,但是卻不能提升產品價值,屬于非增值作業中心,需盡量減少成本的投入。
6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煤炭行業發展迅速,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作業成本法的運用可以幫助該煤炭業快速完成成本核算和控制,本文對當前煤炭企業中運用作業成本法的困境與原因進行研究,并提出具體改進措施。
參考文獻
[1]孟欣.作業成本法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財經界:學術版,2019(19):84.
[2]郭小紅.小議作業成本法在企業中的應用[J].經濟師,2018(11):282-283.
[3]薛亮.基于作業成本法的H制造業企業成本管理研究[D].鎮江:江蘇大學,2018.
[4]凃娟.作業成本法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探究[J].現代商業,2018(4):193-194.
作者:吳瑩瑩 單位:佳木斯大學
- 上一篇:眾籌融資運營模式與風險控制研究
- 下一篇:強化國有企業資產管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