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第三方電子商務發展研究
時間:2022-03-13 09:13:00
導語:企業第三方電子商務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商務模式及企業經營方法,對企業擴大經營、提高競爭力、改善供應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針對廣西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廣西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應利用其資源優勢和區域優勢,創新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模式,建立一批具有一定影響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
關鍵詞:中小企業;第三方電子商務;發展戰略
Abstract:Asanewapproachtobusinessmanagement,e-businessprovesveryadvantageousintermsofscopeexpanding,improvingcompetitiveness,enhancingsupplychaineffciency,promotingprofit,etc.ThepaperproposesthattheSMEsinGuangxishouldmakethemostoftheresourceandregionaladvantagestobuildsomethird-partye-businessplatformsforthedevelopmantandinnovationofthelocale-businessapplication.
Keywords:SMEs;thrid-partye-business;strategy
經過近10年的發展,我國企業電子商務應用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政府、行業都十分關注電子商務應用。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商務模式及企業經營方法,對企業擴大經營、提高競爭力、改善供應鏈、發現商機、增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營造企業電子商務良好發展環境,發揮廣西中小企業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以電子商務等信息化手段彌補廣西中小企業先天不足,構建適合廣西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模式,是促進廣西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現實的必由之路。
一、廣西中小企業發展現狀及特點
據統計,截止到2005年底,廣西中小企業超過10萬家,約占全廣西企業總數95%,提供約89%的城鎮就業崗位,創造的價值占廣西國內生產總值的50%左右,創造的稅收占廣西稅收總額的43%以上。廣西中小企業發展勢頭總體良好,已經成為廣西國民經濟增長主要來源和就業主渠道。
目前,廣西中小企業發展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形成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其他經濟成分特別是私營經濟快速發展的格局。以工業為例,2005年,廣西中小型工業企業中,國有、集體、其他經濟分別占總戶數的37.38%、10.54%和52.08%,其增加值占全部工業企業的比重分別為25.87%、3.88%和70.75%,個體私營企業發展迅速。
第二,行業門類較齊全,以勞動密集型企業居多。2005年,廣西工業中小企業行業分布涉及33個行業大類,其中大多以傳統行業和勞動密集型行業為主,主要涉及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食品制造業、工藝美術等其他制造業、非金屬礦采選業、煤炭采選業、化學原料及制品業、木材加工及竹藤等制品業、普通機械制造業、金屬制品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等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以南寧市為例,2005年67家中型企業中,除了浮法玻璃、勝利科技、皇氏生物、明陽生化四家企業外,剩下的63家企業均屬于傳統行業或勞動密集型行業。
第三,廣西中小企業呈“以大城市為中心,中小城市為極點,主要交通干道為軸”分布狀態。以工業為例,廣西的中小工業企業主要集中在南寧市、桂林市和柳州市,這三個市的中小企業占廣西中小企業總數的比重分別為17.18%、16.69%和14.41%,三者占全廣西的48.28%;其次是玉林市、百色市、梧州市,分別為9.49%、6.68%、6.36%,三者占全廣西的22.53%;最后才是河池市、欽州市等市。工業中小企業相對集中分布在以南北走向為主的鐵路和高速公路沿線,也有部分農產品加工的中小企業分布于廣西境內的其它縣城。
第四,廣西中小企業對外部經營環境的依賴性較強。作為欠發達地區,廣西中小企業發展落后于發達地區。從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內部環境看,企業技術水平偏低、贏利能力不高、企業創新能力不足、技術人才短缺等方面是中小企業缺乏競爭力的共性問題。廣西中小企業與發達地區企業的主要區別在于對外部環境的依賴性比發達地區的中小企業更強。
二、廣西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現狀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組織的第1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調查報告統計,截止到2006年6月,中國網民總人數為12300萬人,上網計算機總數約為5450萬臺。域名總數約為2950500個,其中廣西域名數為27121個,占全部域名的0.9%,在全國排名19位;中國網站總數約為788400個,其中廣西網站總數約為8619個,占全部的1.1%,在全國排名15位。從域名和網站擁有量看,其排名在全國位于中偏下水平,但在西部地區則位于相對靠前水平。
近年來,廣西借助國家西南大通道建設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三會一節”平臺,大力推行企業信息化和電子商務建設。十五期間,廣西信息產業年均增長速度達25.2%,比九五期間年均增長速度高出10.2個百分點。2005年,廣西電子信息產業共有企業127家,其中制造企業32家,軟件企業95家,年銷售收入共計38.3億元,出貨值近5億元。在產業布局上,形成了桂林市以通信產品為主,北海市以新型電子元器件、計算機網絡產品為主,南寧市以應用軟件產品為主的產業發展格局。形成了廣西食糖網、林化網和中越貿易經濟信息網、中國東盟信息網、廣西企業商務網等一批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商務網站。十一五期間廣西電子信息產業將重點實施“139”工程,即貫通一條以桂林至北海的高速公路為主軸產業帶,建設北海、南寧、桂林為主的三大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包括中國-東盟區域性中心城市信息化工程、電子商務工程、軟件產業工程等信息化與電子商務重點工程。
廣西大型企業由于具有資金、技術、人才等先天優勢,所以電子商務的發展穩步前進,據調查,有半數以上已經注冊了與自己企業名稱相關的CN主域名,并建立了相應網站,如上海通用五菱、柳鋼、柳工、玉柴機器、桂林三金、平果鋁等知名企業。但是,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相比,由于缺乏諸多先天條件,或者先天條件的成本較高,所以電子商務的發展比較薄弱和盲目,據權威資料統計,截至2005年10月,廣西10多萬家中小企業只有8600多家會使用互聯網,不及總數的一成,其中接通互聯網絡開展電子商務網上貿易的企業只有區區1000多家,占總數的1.1%。
總體來看,廣西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的主體為極少部分大型企業或公司,中小型企業的電子商務應用嚴重不足。隨著《電子簽名法》的實施、《電子支付指引》的頒布,以及諸多法律法規的完善,電子商務的外部環境已經不是制約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因素。毋庸置疑,電子商務對于企業的發展大有裨益,關鍵是廣大中小企業如何結合自身條件,考慮成本與效益原則,理性地分析目前中小企業所處的環境,采用更為有效的方式切入電子商務。
三、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與服務平臺模式
2005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了《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對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給予高度重視,文件要求“支持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提高中小企業對電子商務重要性的認識,扶持服務中小企業的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建設,解決中小企業在投資、人才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促進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提高商務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這是國家把電子商務提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是指導我國企業包括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綱領性文件。我國的中小企業特點是數量大、行業廣、歷史短、相對離散獨立和動態交易,這些特點促進了中小企業對以信息技術為手段的電子商務的渴求,從而催生了我國特有的服務于中小企業的一大批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與服務平臺,比較典型的有阿里巴巴、慧聰網、全搜網、全球制造網等。
第三方電子商務是指由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企業供需市場信息對接及增值服務的電子商務運作方式,是企業間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對于企業主體尤其是中小企業而言,它是電子商務專業化的一種表現形式[1]。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根據其提供服務的內容不同,可以劃分為信息服務型和增值服務型。信息服務型主要是為買賣雙方提供一個信息集成平臺,通過電子虛擬市場買賣雙方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選擇交易對象,并進行在線洽談,了解詳細的產品與企業信息和具體的交易條件,比如國內比較著名的阿里巴巴,不僅提供免費的供應信息和求購信息,還提供了“貿易通”免費的商務溝通軟件,幫助會員輕松找到客戶,隨時洽談業務。增值服務型主要是在信息服務的基礎上,提供全面的配合交易的服務,如客戶資信調查、市場推介、電子合同、訂艙、報關、報檢、投保、結匯等,這方面國內做得比較好的當屬阿里巴巴和中國商品出口網,阿里巴巴推出的“歐美買家服務計劃”和“中國供應商”計劃,極大地提高了國內優秀供應商的成交率。
國內的資深電子商務專家和學者認為:以信息為主的第一代電子商務模式總體已漸顯疲態,第二代電子商務模式將以業務為基礎,將傳統行業的核心業務與互聯網技術融合起來。伴隨著國內物流、支付、信用體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基礎設施的發展,以及企業開拓市場、降低成本的需要,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已經進入到務實發展階段,作為企業交易的平臺模式,第三方電子商務正處于市場的上升期和成熟期,可以為中小企業切入電子商務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
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包括企業應用環節和企業配套服務環節兩個方面,企業應用環節包括企業經營活動所涉及的采購、生產組織、銷售、售后服務、新產品或服務開發等;企業配套服務環節包括支持企業網絡環境構建所需的硬、軟件、系統集成技術、支付、安全、物流、咨詢及中介服務等。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可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商務搜索、網絡營銷、網上洽談、網上采購、售后服務等服務[2]。
經過幾年的發展,國內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交易與功能日益成熟和完善,可提供眾多高質量的服務,包括全面的信息技術服務平臺,提供全方位的、標準化、一站式的基于信息網絡技術的企業應用服務,并動態更新平臺的不斷升級;提供交易全過程服務,提供信息搜索、匹配、接洽、履約、支付和征稅等交易全過程;提供公共應用服務平臺,面向中小企業提供商務服務、信息服務、應用服務、技術服務和人力資源服務;可提供基于短信網址技術的無線電子商務應用服務。所有環節構成完整的中小企業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與交易平臺。
四、廣西中小企業第三方電子商務發展戰略
利用廣西資源優勢和區域優勢,創新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模式,建立一批具有一定影響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為廣西中小企業提供高效優質和增值的電子商務服務,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需要政府、企業、科研院所等機構通力合作,使廣西中小企業能夠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好處。
(一)制定廣西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遠景規劃
電子商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有長遠規劃,要站在全區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進行科學規劃,從網絡基礎設施、物流配送、信用環境、網絡支付和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進行整體規劃,制定《廣西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確定廣西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發展重點和措施保障。在制定規劃時應注意與廣西中小企業特點、廣西區位優勢、國家和廣西“十一五”規劃相結合,為促進廣西經濟建設服務。1.結合廣西中小企業特點
如前所述,廣西中小企業數量龐大、成分復雜。據前分析統計數據顯示,廣西目前有10多萬家中小企業,主要集中在非金屬礦物質制品、食品加工、普通機械制造、有色金屬等傳統行業,以勞動密集型為主。廣西中小企業形成歷史并不長,大多處于分散作業狀態,沒有形成明顯的“大企業主導、中小企業分工協作“的產業組織格局,沒有與大型企業形成配套的、穩定的交易關系,大部分中小企業游離于大企業,動態型的機會交易是廣西中小企業的主流交易形態。因此,中小企業急需的是通過網絡手段尋找交易對家,發現新的商機。在規劃中,應基于這種實現構建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電子商務平臺,增強平臺的商務信息量;同時,應鼓勵廣西大中型骨干企業積極開展電子商務,利用其品牌優勢,開展網上交易與服務,促進中小企業開展和運用電子商務。通過協調發展和相互合作,使大企業電子商務平臺與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深度合作,形成信息資源共享,業務優化,以提高中小企業經營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2.結合廣西資源與區位優勢
廣西地處在我國大陸東、中、西三個地帶的交匯點,是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是西南乃至西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聯結粵港澳與西部地區的重要通道。特別是在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推進泛珠三角區域及大湄公河次經濟區合作中,廣西將成為連接中國西南、華南、中南和東盟大市場的樞紐,在自由貿易區建設和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中發揮重要戰略作用。廣西有豐富的水能資源、礦產資源、農業資源、海洋資源和旅游資源。廣西水利資源開發量居全國第8位,是全國優先開發的三大水電建設基地之一;是全國10個重點有色金屬產區之一;廣西高嶺土、滑石、膨潤土等非金屬礦儲量均居全國前列,石灰巖分布廣泛,儲量大、質地好,可建成中國南方最大的水泥基地;是世界10大產糖區之一;中草藥4623多種,在全國排第2位;有名聞天下的桂林風景旅游區等景點。
廣西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資源優勢將使廣西成為本世紀頭二十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極,屆時廣西的中小企業和國內外中小企業將利用其優勢在八桂大地上發展壯大,在規劃廣西電子商務發展戰略時應充分考慮和利用這種區位及資源優勢,建立區域及行業電子商務公共平臺,從而為廣西中小企業提供相關的信息服務與配套服務。
3.結合廣西“十一五”規劃
為更好地推動廣西富民興桂新跨越的總體目標實現,廣西“十一五”(2006-2010年)規劃提出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新要求。規劃要求加快工業信息化進程,運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企業管理信息化水平;抓好數字認證體系建設;抓好中國-東盟博覽、中越經濟信息、廣西食糖網等重點網站建設;完善廣西互聯網公共平臺,加快政府各部門電子政務工程建設;積極推進“數字南寧”、柳州市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建設示范城市建設;擴大信息技術和資源開發利用的國際合作。
廣西“十一五”規劃中關于信息化規劃強調:以信息化推動廣西工業化進程,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改進企業經營方式、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規劃中提出建設中國-東盟博覽、中越經濟信息、廣西食糖網等重點網站,以此為依據,廣西第三方電子商務應服務于廣西重點產業如糧業、中草藥及旅游業、機械制造業和中國東盟貿易的對外貿易業,利用廣西地緣優勢,與越南交易密切等特點提升為中越貿易服務的中越經濟信息網,增強其交易和服務功能。
(二)建立促進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的生態機制
1.政府引導
要充分發揮政府引導的服務作用,除了要組織力量制定《廣西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外,還應從組織機構、投資、環境建設、稅收優惠等方面為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助力。要大力推動柳鋼、柳工、五菱及玉柴、廣西食糖等大型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的進一步實施,優化其供應鏈,利用大型骨干企業品牌效應和聚集作用,帶動上、下游中小企業運用電子商務。
2.企業主導
企業是電子商務的主體,政府要運用調節職能和市場杠桿的功能促進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企業要根據地區特點、行業特點和企業自身特點,因地制宜,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電子商務。首先可以利用已有的成熟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進行信息,發現商機;其次,運用信息技術改進業務流程,結合企業業務,將部分業務移植到網上進行,優化流程。最后,利用電子商務創新業務模式,將產品或服務向信息化、數字化方向轉移。
“十一五”期間,廣西將依托區位及資源優勢,重點發展有色金屬、水電、汽車、制糖、醫藥、食品、建材、機械、造紙、石化等產業集群。產業群的建設是廣大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建立服務于相應產業群的電子商務平臺,可以更有效地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
3.科研院校參與
電子商務涉及信息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和企業管理等,發展速度一日千里,單憑企業參與,研發力量有限。應充分利用廣西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研究電子商務新模式及相關技術,走“產、學、研、政”相結合的電子商務建設之路。可利用廣西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財經學院等高等院校以及廣西計算中心、廣西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廣西生產力促進中心、南博網、廣西德意數碼公司等研究機構在電子商務領域人才優勢和技術優勢,開發出適合廣西企業應用的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與服務模式,特別是服務模式一定要有前瞻性和地方特色,這樣才能使廣西電子商務應用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
(三)建設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示范工程
結合廣西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按照“企業主導、政府引導、科研院校參與”原則,建立若干第三方電子商務示范工程,以引導廣西電子商務事業有序而健康地向前發展。
以柳州工業群為基礎,建設廣西桂中機械制造業電子商務網;以玉林中藥材批發市場為基礎建立八桂藥材交易網;以桂林旅游業為基地完善廣西旅游網功能,提高其服務質量;擴展廣西食糖網功能,使其更適合滿足中小企業交易用;提高林化網功能,服務于林產品中小企業;以南方控股為核心創建廣西食品交易網等措施。建立和健全一批基礎條件較好的區域或行業電子商務應用示范工程。通過扶持若干電子商務示范工程,進一步提高中小企業在全國同行業中的競爭力,達到以點連線,以線成面,全面推進廣西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
(四)創新中小企業第三方電子商務應用模式
1.外引內培
引進成熟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電子商務第三方服務平臺經過幾年的沉淀已經具有了相對成熟的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國內也不乏好的電子商務平臺,如阿里巴巴、中國出口商品網和眾多面向行業的專業化服務平臺。作為中小企業,獨立拓展電子商務業務,無論從現實條件還是純粹的經營管理科學角度都是不明智的。應以較小的成本加入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一方面會提高企業的電子商務意識,更重要的是在電子商務起始階段少走彎路,享受專業化的信息服務和增值服務,提高企業發展市場的機會,隨著國際化的加深,帶動企業管理的提升。增育本地電子商務平臺。通過扶持電子商務示范工程,加大力度培植企業研發能力,創建廣西電子商務品牌,依托廣西中小企業和相關電子商務軟件開發公司(如廣西計算中心、廣西德意數碼公司等),開發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
2.業務外包
一方面,第三方電子商務本身是依賴廣大中小企業而存在的,作為初級階段的信息服務已經相對成熟,隨著廣大中小企業參與程度的加深,單純的信息服務已不能滿足需求,需要開發更加高端的服務;另一方面,廣大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嚴重滯后,解決企業管理信息化的成本要遠遠高于市場運營層面的電子商務成本[3],但是電子商務的真正發展是需要兩者的結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鑒于以上兩方面的原因,最積極的解決辦法是中小企業及時提出服務需求,比如簽訂電子合同、客戶關系管理、銷售信息統計分析等。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根據企業需求開發縱深的服務,將企業部分非核心業務外包,在滿足企業需要的同時也促進了第三方電子商務的發展,從而實現雙贏的目的。
3.現代與傳統相結合模式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企業經營運作現代化方式,出現的歷史并不長,運用過程出現不少問題,如網上虛假信息、網絡安全問題、惡意欺詐問題等。很多企業和個人還對它缺乏了解,加上互聯網安全問題及社會誠信問題尚未完全解決,還有不少企業和個人對電子商務持懷疑態度。國家、政府正出臺許多措施逐漸解決這些問題。同時,作為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服務提供方還可以采取“網上信息、交易服務與網下咨詢服務相結合”的方式,既在其業務所及區域內設置若干業務代表,提供咨詢相關服務,以解除人們對電子商務的神秘感,增加其可信度。
4.加大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和培訓力度
中小企業在電子商務的建設及實施過程中,除了認識問題外,還存在人才問題。要利用廣西高等院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優勢,結合廣西經濟建設發展及企業特點,培養具有先進技術和管理能力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同時,要加大對中小企業人員電子商務知識與技能培訓,建立校企合作的電子商務人才培訓機構,開展諸如電子商務師執業資格認證系統培訓等,使廣大的中小企業從業人員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方面的知識。
廣西中小企業要趕上電子商務發展的步伐,與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無縫鏈接,就必須儲備具有新經濟知識和意識的復合型人才,并安置在企業決策、生產、銷售和企業市場運營的相關環節,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及電子商務手段,輔佐企業的市場運營。當企業管理模式進入到業務外包階段,更需要相關人才與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進行良好的溝通和整合。
參考文獻:
[1]彭欣.第三方電子商務的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6(9):44-46.
[2]陳笑筑,楊永楦.電子商務在中小企業的應用[J].福建電腦,2004(2):10-11.
[3]蔣蕾.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探討[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4(1):81-83.
- 上一篇:教育攻堅計劃
- 下一篇:電子商務與會計融合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