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節能減排發展分析

時間:2022-04-20 10:58:06

導語: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節能減排發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節能減排發展分析

摘要:在國家經濟不斷發展的基礎上,低碳經濟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與重視,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現奠定基礎。與此同時,節能減排成為低碳經濟的重要體現,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有效手段。本文筆者將基于低碳經濟背景下,探究我國能減發展策略,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低碳經濟;節能減排;發展

基于工業化時代的發展,致使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斷增長,導致全球變暖成為世界性問題。目前,生產領域、流通領域以及消費領域均屬于高碳經濟狀態,嚴重影響我國生態環境。在此基礎上,以國家生態環境保護政策為依據,基于低碳經濟背景下,實現我國節能減排的發展勢在必行,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1節能減排含義

節能減排存在廣義與狹義之分,針對狹義而言,節能減排,即物質資源與能量資源的節約,進而達到減少廢棄物和環境有害物的目的。針對狹義而言,節能減排,即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有害物的排放量。其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合理用電與節約用電以及技術創新和加強組織領導等屬于節能減排的工作重點,是實現國家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舉措。

2低碳經濟基本概述

目前,社會經濟發展能源需求量不斷增加,而能源發展受生態環境的束縛更加明顯。在我國生態環境日益受到破壞前提下,低碳經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與重視。低碳經濟,即堅持不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原則,在創新制度與技術的基礎上,迫使產業轉型,進而開發新能源,達到降低發展能耗的目的,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統一,構建新的經濟發展形態。目前,以低碳經濟根本要求為出發點,應摒棄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約的經濟發展模式,將節能減排理念貫穿于經濟發展的每一環節,以保護生態環境為指標,結合國家經濟發展具體情況,合理調配經濟結構,保證資源使用率,促使生態文明得以建設。

3我國節能減排發展策略

為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統一,需在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指導下,優化節能減排發展策略。其中,主要涉及節能減排的法律環境、經濟環境以及社會環境。

3.1法律環境

目前,節能減排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憲法的指導下,需適當完善節能減排的法律環境,為節能減排提供法律保障。針對現有節能減排法律,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的內容相對較多,缺少指導具體工作的法律,難以滿足低碳經濟下的節能減排工作開展需求,導致節能減排工作效率難以提高。針對如何完善節能減排的法律環境,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以國家節能減排工作開展情況為依據,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法律法規,拓寬法律法規涉及面,完善法律框架,為我國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提供法律依據。另一方面,完善現有法律,不斷細化法律法規,包括《石油法》、《循環經濟促進法》以及《節約能源法》等。

3.2經濟環境

經濟環境對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具有較大影響,是促進我國節能減排發展的關鍵。

3.2.1為完善節能減排的經濟環境,優化產業結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于2013年9月正式頒布,其明確提出:優化產業結構、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為改善我國空氣總體質量提供保障,促進節能減排發展。在采用有效措施前提下,產業結構得到優化,致使更多的高端產品得以開發,為我國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3.2.2構建節能減排市場機制。在完善碳交易機制基礎上,研發節能減排新技術,實現生產方式的優化。與此同時,推動資源性產品開展市場化定價工作,及時掌握資源稀缺狀況、環境成本,分析供給關系,采取具有針對性、目的性的環境污染治理方式,減少能耗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3.3社會環境

在完善節能減排社會環境過程中,一方面,采用多樣化形式與手段,加大節能減排政策的宣傳,增加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促使社會各界積極主動參與到節能減排活動中去。例如,利用廣播、電視、新聞、手機報、報刊、網絡等宣傳方式,達到宣傳效果,促使節能減排工作有序開展。另一方面,以政府、媒體以及企業和公眾為基礎,構建完善的宣傳機制,將節能減排政策宣傳至每一領域,迫使節能減排深入人心,增加各界對節能減排的認識與理解,進而積極配合國家開展節能減排活動,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

4結語

總而言之,在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指導下,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促使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達到統一。在低碳經濟模式的深入發展前提下,節能減排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成為各行各業經濟發展的一大指標。企業以自身經濟發展特點為依據,在創新技術與制度的過程中,不斷開發新能源,將節能減排政策深入企業經濟發展的每一環節,為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節能減排發展提供動力。

作者:張曉芳 單位:蕪湖市環境監測中心站

參考文獻:

[1]沙之杰.低碳經濟背景下的中國節能減排發展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

[2]賈立江.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系統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

[3]劉利文.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促進節能減排的政策研究[D].南昌大學,2011.

[4]高峰.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節能減排法律保障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