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氣安全風險評估論文

時間:2022-03-12 02:43:55

導語:沼氣安全風險評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沼氣安全風險評估論文

一、風險評估

沼氣企業對辨識出的危險源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情況,確定危險源在企業出現的可能性及出現危害后造成事故的嚴重性,計算評估其安全風險等級。安全風險評估推薦采用風險矩陣法或作業環境風險評估法,也可根據國家標準《風險管理風險評估技術》(GB/T27921-2011)進行評估。風險等級=可能性×嚴重性。采用風險矩陣法對危險源的風險等級進行評估,一般可按照如下步驟進行:1、工作任務梳理。從系統或崗位等方面入手,識別崗位的常規任務和非常規任務。2、工序梳理。將工作任務分解為具體工序步驟,一般從準備、執行和收尾3個階段對任務進行分解。3、識別每個步驟中的危害與風險。按照任務執行中所暴露的環境、設備和行為,確定潛在的危險。4、認定風險類型。按照危險源隸屬的系統,分人、機、環、管四類。5、評估風險后果描述。判定辨識出的潛在危險源可能導致人員傷害、設備或設施損失的情況。6、確定可能導致的事故類型。可采用《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13861或按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6441-1986)分類。對危險源的安全風險的評估結果應按照風險矩陣表中不同的取值情況將其按照特大、重大、中等、一般四個級別進行分類,并按照“紅、橙、黃、藍”四級(紅色最高)表示。

二、風險分級

企業應當結合法律法規、行業、企業標準等,制定風險分級標準,按照風險受控程度及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進行分級,原則上分為A、B、C、D四個等級:A級:風險在受控范圍內,如發生事故,容易造成較小經濟損失或人員傷害的。B級:風險在受控范圍內,如發生事故,容易造成一般經濟損失或人員傷亡的。C級:危險因素較多,管控難度較大,如發生事故,容易造成較大經濟損失或發生多人傷亡事故的。D級:危險因素多且難以控制,一旦發生事故,將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群死群傷的。

三、危險源辨識

規模化沼氣工程危險源一般分為系統性危險源和崗位危險源。系統性危險源指生產系統、工藝、廠房、場區、周邊區域及管理方案中存在的,可能造成區域性危害后果,一定時期內無法消除的不安全因素。一般包括沼氣爆炸、粉塵爆炸、沼氣中毒、結構安全、火災、雷電、特種設備傷害、高空墜落、一般機械、物體打擊傷害、觸電、淹溺、危險化學品、灼燙、噪音等。對其進行辨識和評估的方法主要分為年度危險源辨識和評估及專項危險源辨識和評估。崗位危險源一般指生產崗位和作業場所潛在的對作業人員有直接危害的人、機(物)、環、管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

四、辨識方法

危險源辨識的方法有經驗對照法(工作任務分析法、類比分析、現場觀察、測量分析、安全檢查表分析等)和系統安全分析法(預先危險性分析或事故樹分析等)。企業應優先采用經驗對照法,或采用上述兩種方法的組合。辨識時按工作場崗位逐級進行。對辨識出的危險源按人、機、環、管進行分類。應當按照“科學性、系統性、全面性、預測性”的原則,查找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因素。辨識時,應當按照下列程序進行:1、全員參與,對原輔材料、設備性能、運行狀況、工藝流程、生產環境以及發生過的險兆和生產安全事故進行分析,對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國家標準和行業、企業標準等,編制風險因素辨識作業指導書。2、對照風險因素辨識作業指導書,逐一辨識出生產經營等各個環節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并列出風險清單。3、針對風險清單,從有關法規、標準等安全技術文件中,逐一找出對應安全要求及應達到的安全指標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

作者:王彥博 單位:河北太行創意產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