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時間:2022-11-15 03:37:46

導語: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校面臨的市場環境日益復雜,財務管理在高校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不斷增強。本文對高校財務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了相關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高校;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于資產的購置、資本的融通和經營中現金流量,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作為準公共產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校的主體地位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高校作為政府的附屬機構,僅為單純的教學單位,其資金來源主要依靠財政撥款。但在當前的社會經濟環境下,高校已經發展成為集產學研為一體的獨立法人單位,財務管理在高校的正常運作中所發揮的作用在不斷增強,對高校的管理和教育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進一步探討高校財務管理的發展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校財務管理發展的現狀

(一)籌資渠道日益多元化

與計劃經濟時代單純的政府財政撥款相比,當前高校的籌資渠道更加多元化。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目前高校的籌資渠道已經包括了財、稅、費、產、社、基、科、貸、息等九個方面。政府撥款仍然是資金的主要來源,所占比重較大,但是學費收入、銀行貸款、校辦產業等所占比重在不斷提高。其中,學費收入已經上升為主渠道,對于地方院校而言,學費收入占其收入來源比例已達50%。投資創收、社會捐贈等也在逐漸增加,高校的自我籌資能力不斷增強。

(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財務模式

統一領導的集中模式,有利于統一管理,掌握高校資金的流動方向,進而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有利于保障學校的平穩發展。分級管理的模式,有利于明確校內二級單位的責任、權力及利益,增強了分級單位的自主性,有助于提高其財務管理的積極性,加強其經濟責任感。在高校的發展過程中,必須將兩者有效地結合起來,明確權責關系,在保障高校整體發展的同時,增強分級單位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三)財務管理的功能性進一步增強

高校的財務管理主要具備核算、管理和經營三個層次的職能,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高校的財務管理主要表現為以會計核算為主的核算職能,財務部門更多地表現為會計記賬部門。隨著高校所面臨環境日趨復雜,財務預算、財務分析對高校的正常運營和發展尤為重要。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同時,高校的信息化平臺建設快速推進,為財務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持,財務管理的功能性得到了有效加強,有利于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防范潛在的財務風險。

(四)對投資效益的關注度有所增強

過去高校作為政府附屬的教學單位,其主要任務是為民眾提供教育,從事單一的教育活動,培養社會所需要的畢業生,單純地追求社會效益最大化。在成為獨立自主的法人主體之后,高校已不僅局限于為辦學服務,需要進一步擴大其辦學效益,在以社會效益為核心的前提下,進一步增強其創收能力。在實現社會效益的同時,不斷提高對投資效益的關注度,以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二、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環境下,高校在校內出現了財務管理多層次、財務關系復雜性加深的狀況,其財務管理也面臨著一些問題。

(一)科研項目管理方面

高校科研項目管理沒有與財務管理實現有效銜接,高校科研項目主要由項目管理和財務管理兩部分構成,分別由兩個部門負責,兩者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存在信息不完全及不對稱的問題。此外,科研項目還存在預算編制不科學、預算執行不嚴格的問題。科研項目負責人多為某一專業領域的學術型人才,其申報書主要側重于科研項目重要性及可行性的論證,對項目經費的預算編制較為粗放,而且部分學科的特點及其研究需要,導致其預算編制無法與財務管理制度相符。預算執行方面則存在特定時間節點突擊花錢等不正常現象。此外,由于科研項目是高校的收入來源之一,大多高校存在重申請輕支出的狀況,忽視了科研項目經費的績效考核。

(二)基建財務管理方面

在高校的基本建設尤其是新校園建設過程中,對基建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部分高校將基建財務設置在基本建設內,喪失了獨立性。與此同時,投資決策缺少科學有效地論證,項目建設隨意性較大。基建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執行不力,多數高校在基本建設中沒有制定專門的基建財務管理制度,且在執行過程中常不按照規定的程序辦事,執行效果較差。此外,基建工程預案編制較為粗燥,缺乏科學的論證和完善的管理方案,且容易出現資金無法及時到位,影響高校正常運轉的情況。

(三)財務管理信息化方面

在財務信息化方面常存在兩個誤區。其一,認為高校信息化與財務信息化不存在關聯性,忽視了兩者間的聯系,缺乏長遠發展的戰略目光;其二,盲目進行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認為建設相關網站、引進財務系統軟件就是實現了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沒有認識到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此外,財務數據資源存在浪費,缺乏對數據進行深層次的挖掘,以實現財務分析的真正價值。

(四)預算管理方面

部分高校的決策層和管理層對預算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預算編制缺乏長遠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在財務預算編制過程中,沒有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缺乏必要的量化分析和科學論證,預算編制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此外,編制方法不夠科學,且預算的執行約束力不強。高校在進行預算編制時,大多采用傳統的“基數加因素法”,科學性和規范性不足,不利于高校的健康發展,且一些高校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預算進行日常的管理和控制,隨意增加或調整預算項目等,降低了預算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三、政策建議

(一)完善高校科研項目的管理機制和績效評價機制。積極推進高校各職能部門間的溝通和協調,財務管理部門要主動參與科研項目的申請、立項及審批的全過程,加強相關財務管理制度及要求的宣傳培訓,重視科研項目申請環節的預算審核,項目管理部門和財務管理部門要定期溝通,強化科研項目的監督管理職能。此外,加強對高校科研項目績效評價工作的認識,依據高校科研項目的特點,建立健全完善的績效評價制度,制定科學的科研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增強項目負責人及單位對績效評價的重視程度,提高科研項目經費的社會經濟效益。

(二)高校基建財務管理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內控機制和核算制度,對基建財務管理予以足夠的重視,建立專門的基建財務管理機構和制度;加強基建項目立項論證,強化預算約束力。項目建設前應對其可行性進行科學充分的論證,編制合理的基建財務預算并嚴格執行,有效加強內部控制;進一步加強基建項目的資金支付管理,有效保障資金安全。

(三)加強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學校管理層應對財務信息化給予認可,相關部門和機構要予以支持,為其提供必要的組織上的保障;高校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有效運行,需要投入資金進行系統的更新和維護,高校需要為其提供必要的資金保障;此外,財務信息化的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遭遇風險,必須具備強烈的風險防范意識,建立常態化的風險防范機制,有效規避各種潛在風險。

(四)強化預算管理在高校中發揮的作用。建立正確的高校預算管理觀念,加強管控,建立專門的預算監督管理機構,預算的制定要結合高校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具有長遠性和戰略性;進行必要的調查研究,加強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實行“零基預算法”。預算的編制應當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及上下結合有效統一起來,由學校提出預算目標,各級單位按照各自的工作目標制定其預算,再由學校進行論證、匯總和平衡,在聽取各級單位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最終的正式預算;維護預算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強化預算管理的約束力。在預算的執行過程中,要做到事前把關、事中控制及事后考核分析,確保預算得到嚴格執行。

作者:盛兆碧 單位:四川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程相斌.強化預算管理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作用[J].財會研究,2010(2):50-51.

[2]李玉倩.數字校園視角下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J].財會通訊,2015(1):105-107.

[3]四川省教育會計學會課題組.新常態下加強和改進高校財務管理的思考——以四川省高校財務管理專題調研為基礎[J].會計之友,2015(19):88-92.

[4]周明亮.高校基建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高等農業教育,2013(5):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