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數據在高校財務管理的應用
時間:2022-07-10 10:11:32
導語:共享數據在高校財務管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分析了共享數據在高校財務管理中應用的可行性,同時借助其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實現跨部門的財務數據挖掘、整合、分析與共享以及財務環境變化的預測和各環節的管控與反饋。有利于高校管理者從整體上掌控高校財務資金運轉的變動趨勢,及時針對高校當前內外環境的變化做出科學決策,同時滿足廣大師生群體的需求,進一步提升高校會計工作水平,為學校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關鍵詞:共享數據;財務管理;信息技術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政府對高等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與高校規模的日益擴大,高校的財務管理模式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一方面隨著國家財政機關對于高校的經濟支持力度越來越大,高校可支配的經費數額越來越大,迫使財務部門作為學校整體管理的一個中樞機構,需要科學、合理地統籌安排各項資金收支,使高校有限的資源得到最優化配置;另一方面高校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多校區、多模式、多城區辦學,職能機構重復設置,人力及物力資源浪費,財務管理工作普遍存在業務量大、效率低、安全性弱等問題;此外,隨著國家公共財政體制改革和相關政策的實施,國家對事業單位尤其是高校資金管控方面要求的逐步提高,迫使高校加快改革財務管理模式的步伐。
二、共享數據在高校財務管理中應用的必要性
近年來,國內高校之間競爭日趨激烈,政府在教育上投入不斷提高,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越來越普遍,這給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也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多數高校現有的財務管理系統雖借助校園數字化平臺,已初步實現電子報銷、實時查詢、學雜費電子銀行支付、校園卡網上充值等業務,對學校資金的運轉情況有一定的掌控,卻仍存在財務數據集成與共享性差、缺少事前預測及事中管控、決策支持作用薄弱等不足,難以滿足當前高校迅速發展的需要。因此,這迫使我國高校急需進行財務管理改革,尋找一種新型的財務管理模式,而共享數據的興起為其變革指明了新方向。通過共享數據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實現各部門之間的互聯互通,各業務部門及教職員工可以及時通過共享服務中心實現經費預算等的在線申請、各環節審批、費用報銷和全流程的實時查詢及跟蹤。同時,各業務環節通過連接票據影像系統、銀企直聯系統等可以實現紙質票據電子化掃描、各種繳費的線上自動支付與收取及賬務處理,并自動生成分析報告,提高了財務的精確度與管理效率。
三、當前高校財務管理的現狀
目前,多數高校已實現了校園數字化管理,財務管理工作借助校園網絡信息系統,已初步實現電子報銷、實時查詢、學雜費電子銀行支付、校園卡網上充值等等業務,對學校資金的運轉情況有一定的掌控,但現有的財務管理系統仍然存在著眾多不足之處,具體表現如下:(一)財務信息的集成化、共享性差。在當前的財務管理系統建設中,預算、報銷、資產管理、教學科研、人事、工程管理等各個子系統自成體系,沒有統一標準加以規范,缺乏有效地銜接,數據難以做到有效集成,難以實現信息的整合、共享。高校管理者無法獲取整合財務信息,對高校資金的運轉及資源分配、使用情況從宏觀上進行把控,自然難以有效發揮財務預算在高校資源優化配置中的引導作用,難以滿足高校實現辦學資金使用最大化、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的發展目標。(二)內控機制薄弱,財務管控滯后。當前的財務基礎工作大多依賴于財務人員的現場審核及數據錄入,考慮高校服務群體數量龐大的特征,在財務審核及錄入過程中難免出現疏漏,增加了高校的財務風險。另外,當前高校的財務管理通常是事后的管控,難以對資金運轉過程中各個環節出現的風險進行實時監控、反饋,由于高校規模的擴大,跨區域、跨校區的辦學模式也加大了對資金管控的難度。(三)財務信息系統決策支持能力薄弱。當前的高校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多是用來支持財務原始數據的錄入、會計憑證及賬簿的編制、信息的追蹤查詢、科研經費及工資發放、學雜費的收繳、預算的編制及管控等等常規性業務工作,難以有效地支持財務管理工作中的計劃、決策、控制、分析、評價等非常規性工作。這無法滿足當前高校科學化、高效化、精細化的財務管理目標,難以為高校管理者做出科學決策提供及時、準確無誤的財務信息和技術支持。(四)高校財務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高。在部分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就是高校財務處會計、財管等科班出身的專業財務人員較少,有很多行政工作人員兼職財務管理,因此,財務專業技能有待提高;同時,高校財務處人員流動較少,多是內部消化,較少對外公開招聘,年齡結構比例失衡,很難較快地接受和適應最新的財會政策制度、會計核算及報表編制方式等的變更,對財務管理的認識僅僅處于基本的財務核算階段,無法適應當前向管理會計轉變的趨勢。
四、共享數據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應用路徑
(一)制度設置。首先,共享數據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應用要考慮稅收、財政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開展業務,并提前針對相關政策做好相應的應對;其次,建立一套與財務共享數據相銜接并能管理約束各個校區所有財務部門的規章制度,對具體的業務流程、會計核算各處室及崗位的職責、財務人員的培訓及績效考核等等進行細化規定,實現規章制度的標準化、統一化、規范化。這不僅有利于共享服務各個環節的順利銜接開展,實現辦理業務的省時、高效,有利于完善內部控制,達到防范規避風險的功能。(二)組織機構。考慮到共享數據在高校財務管理中應用的特點及其業務流程的需要,可以采用趨向于扁平化的組織結構,減少管理層次,增大覆蓋的管理范圍,把各個校區作為一個統一整體,將其中部分同質化、事務性的重復單一的工作收集到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來做,按內容的不同劃分為多個工作模塊,如:應收賬款組、應付賬款組、資金核算組、費用報批組、總賬組、資產管理組及綜合管理組,而與各校區具體密切相關的會計管理工作則交由各校區財務處來完成,但所有業務環節均在財務數據共享中心的動態監控下,這有利于將財務人員從煩瑣的事務性財務工作中解放出來,更好地實現向管理會計工作的轉型。(三)人員配備。高校財務人員面臨著管理體制的更替、工作崗位的變動、職責的變化以及對實際操作能力的新要求,這些變化都容易引起原有財務人員的排斥、抵觸心理,管理層應注意及時與其進行交流、溝通,并提供相應的崗位培訓,激發原有員工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構建的信心和激情,正確認識共享中心的優勢所在,主動并樂意融入新的崗位。根據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業務需求,對各崗位進行合理的劃分,將工作人員主要劃分為綜合性人員和業務性人員,綜合性人員的職責主要是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發展戰略、運營方向、總體決策等進行整體把握,具體包括總體政策制度的研究、系統的維護開發、流程規劃設計、質量監控、績效管理等等。業務人員主要是從事標準統一、重復性高的日常業務處理工作。綜合性人員最好由高校高層管理人員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原有核心技術人員組成;而業務性人員優先考慮高校現有的財務崗位人員,根據崗位的需求、員工的意愿和工作經驗及自身能力進行選任,同時通過多種渠道對外招聘人才,為高校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對現有及新聘人員都統一進行任職培訓,特別重要對系統的實際操作培訓。(四)數據及流程的標準化。一方面是數據基礎的標準化,對所有的基礎數據從其源頭就統一使用標準化、規范化的邏輯規則和計算方法,在數據加工整合過程中減少各環節數據轉換和數據假設所耗費的時間,提高了數據轉換的效率和準確性,從數據分析層面為財務報告和管理層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另一方面是流程的標準化,高校應形成相應的流程標準化手冊,內容包括共享中心所有業務流程,通過實際調研進行適當的調整,重點關注關鍵指標環節,并將整個標準化流程手冊體系化作為內控文檔,使得高校的內控各環節流程有據可依。
近年來,國家對高校的資金支持力度越來越大,財務管理變得更加復雜,而高校臃腫的、低效的傳統財務管理模式成了阻礙高校發展的短板。共享數據在高校財務管理中應用的本質就是將高校財務部門與各業務部門結合、財務信息與業務處理相融合的過程,將高校師生在教學科研、學習生活過程中所涉及的財務信息經過統一數據平臺的處理,匯總到財務共享服務系統中,達到共享數據的有效整合,以滿足高校財務管理的需求,為高校硬件設施的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及辦學資源的優化整合與共享提供支持與引導,契合迅猛發展的高校形勢。
參考文獻:
[1]蔣莉平.財務共享服務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西南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8,2(05):17-21.
[2]申兵.大數據對高校財務管理產生的影響及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13):74-75.
作者:鄒琳 單位:陜西服裝工程學院
- 上一篇:高校財務管理手段研究
- 下一篇:汽車經銷商集團資金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