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流轉金融支持探討
時間:2022-09-05 04:08:16
導語:農村土地流轉金融支持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土地產權不清,無法進行質押貸款。由于農戶的產權不清,不能使用土地進行質押貸款,農村土地產權的歸屬問題至今仍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規定,也沒有明確的文件精神指示。在法律中,明確規定貸款者不能使用國土資源作為質押物進行質押貸款,這就使一些擁有土地資源的農民無法使用土地進行質押,或得到銀行貸款,這嚴重制約了農村土地的流轉。1.2社保相關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包括居民的社會保險、居民的社會福利、居民的社會求助及對居民的優撫安置、居民個人儲蓄保障等相關內容。目前,黑龍江省農村居民進城務工仍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如:能夠從事的職業有一定的局限性,工作經驗、學歷、薪資待遇等一系列問題都嚴重制約了人們的發展,一部分人寧可在農村種田過著清貧的生活,也不愿意放棄自己的“衣食父母”———土地,因為土地資源是農民最基本的生產、生活保障,如果農民輕易放棄耕田種地,大部分人就會認為是放棄了自己的飯碗。1.3農民對土地流轉相關法律法規不了解。在很多村屯中,村委會、村干部對于土地流轉的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力度不夠,農民的總體文化水平也不高,對土地流轉管理的宣傳政策也不了解。對于相關法規的認識也不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土地流轉工作的順利開展,制約了資金向農村流動,束縛了金融事業在農村地區的推廣和普及。1.4農村資金外流,信用社金融支持力度不足。黑龍江省農村土地資源流轉經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金融業信貸的大力支持,在省內現有的金融機構中,唯有農村信用合作社能夠為農村土地的流轉經營提供信貸業務,而其他金融單位僅是吸收存款,這導致農村資金大量外流。近幾年,農村信用社不斷加大對相關支農業務的支持力度,不斷提升支農服務質量和效果,但仍無法滿足農村土地流轉資金需求。1.5金融部門業務創新能力低,服務質量不高。各大金融機構缺乏有效的競爭意識,嚴重缺乏與農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意識,且服務手段比較單一。農村信用社主要的服務項目是傳統的存貸款業務,該行的主要收入來源僅依靠貸款業務取得的利息,對金融服務品牌的建設和服務方式方法的創新遠不能滿足農民的需求,無法提供農村土地流轉等相關金融服務項目。1.6農村信用社不良資產比率在增高。目前,很多信用社存在著管理機制不健全、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執行效果不佳、企業經營決策失誤、各類債務廢棄無法收回等問題,這對信用社的資產管理質量產生了嚴重影響,使得信用社在金融業務辦理方面力不從心。同時,因為農業有周期性、高風險性特點,一些金融單位在日常經營中,向商業化靠攏,金融業務資金主要流向了收益較高的城鄉和經濟比較繁榮的城鎮或非農業部門、單位。此外,包括農村信用社在內的一些金融機構,每年都會通過繳納存款準備金、購買國債、金融信貸等業務操作,使大量資金流出了農村,極大削弱了對農村土地流轉的支農作用性。
2黑龍江省農村土地流轉金融支持情況
2.1金融支持不足黑龍江省的金融類行業總體發展水平比較落后,在國內金融行業中競爭力有限,尤其是金融行業的創新能力相對比較落后,雖然近幾年黑龍江省經濟呈穩定發展、年增長率持續上升,但金融行業的服務水平仍遠遠不能滿足本省的社會經濟發展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對農村土地流轉的資金支持力度。本省金融組織機構數量有限,僅有哈爾濱銀行、龍江銀行、陽光農業保險與農村土地流轉有金融業務往來。除省內金融機構數量不足外,還存在金融機構規模不大、影響力太弱的實際問題。2.2金融業務往來中存在的問題黑龍江省農村土地流轉金融業務往來發展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在業務往來中,不良信貸客戶量逐漸增多,致使放貸金額逐漸增大,但很難全額收回。因為農業耕種受到自然環境條件的制約,很多因自然環境因素造成的破壞是人為無法控制的,這就導致農業信貸風險增大。部分金融單位信貸工作人員的風險判斷意識差,風險的防范意識弱,控制能力不強,造成農信的信用額度低、綜合素質不高、收入不穩定等問題,還造成信貸業務還款不及時、違約率不斷增長。久而久之,金融機構就會逐漸減少農業信貸的業務操作量。第二,金融機構對農村土地流轉的資金支持逐漸減弱,資金大量轉向城鎮,很多金融機構考慮到放貸給農村地區的信貸風險太大,資金回收率低,不敢放貸給農民。還有一些收入相對較高的農民將自己耕種的收入存到銀行,資金通過銀行快速流向了城市,農業生產勞作的流轉資金也隨之減少,不利于農村土地流轉的順利進行。
3加強金融支持力度的基本策略
3.1創新支農土地流轉金融業務
為更好地滿足黑龍江省農村土地流轉的高效、順利進行,政府部門應加強金融機構對農村土地流轉工作的支持力度,各金融機構要加強服務政策項目的開發和建設,可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高效、快捷、低投入地推廣農村土地流轉金融服務。根據農村金融經濟發展的群體對象、農村區域特征、農民需求差異,對客戶進行詳細的類別劃分。金融組織機構要積極主動研發滿足農村經濟現狀和農民消費的金融產品。各金融組織機構還應對農戶需求進行考察、調研,要針對用戶的實際需求,主動拓寬小額度信用貸款的服務范疇,要按照農村金融客戶的經濟發展特性,創新土地流轉金融支持的結算方式,要研發符合農民實際需求的結算工具,從而進一步提升農戶的結算效率,降低農戶的支出。
3.2強化金融支持保障政策
強化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的金融支持保障政策,降低金融行業的操作風險,提升金融組織機構的回饋效率,同時有效控制金融機構對農村信貸業務的款項資金。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并關注農村經濟金融的生態建設,要盡最大努力創造高效、快速、公正、廉潔的政務辦公環境及服務環境。金融組織機構要創新農村土地流轉的金融項目考核評價體制,制定金融信貸業務的守信獲益體制和失信懲罰制度,通過多元化的途徑強化農民的信用文化。要建立農村金融合作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現代農村金融服務行業與現代農業的建設發展,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持保障。
4結語
黑龍江省作為農業大省,其農村金融的主題是合作性。新形勢下,各大金融組織機構要大力支持農村的土地流轉金融服務,做強、做大,助力社會經濟發展。
作者:張濤 單位:哈爾濱金融學院
參考文獻:
[1]祁麗,遲艷琴.黑龍江農村土地流轉及其金融支持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5,(09):118-119.
[2]王敏霞,李停停,代赫萍.關于黑龍江省農村土地流轉的金融支持探討[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6,(05):60-61.
[3]楊波.農村土地流轉金融服務模式創新與政策完善[J].黑龍江金融,2016,(05):85-86.
[4]陳琳,陳志英.黑龍江肇州縣農村土地流轉問題及對策研究[J].農家致富顧問,2016,(04):40-41.
- 上一篇:大學生村官在土地流轉的作用
- 下一篇:土地流轉農民增收調查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