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探索
時間:2022-01-22 05:00:17
導語: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河南省固始縣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清查單位共有8174個,其中鄉鎮級清查單位27個,村級清查單位643個,村民組級清查單位7504個。此次清產核資,共清查資產總額115522萬元。其中,經營性資產17021萬元,固定資產59377萬元;已清查債權34240萬元,債務52018萬元。
一、清產核資工作的經驗和成效
1.清查核實資產。固始縣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分為鄉、村、村民組三級清查,清查對象完整,各級清查單位將資源性、經營性、非經營性三類資產全部納入了清查范圍。在清查過程中,各級農業及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對清產核資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充分的溝通協調,確保了清查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2.明確產權歸屬。通過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對于權屬明晰的資產、資源均確權到了相應層級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集體,并將政府撥款、減免稅費等形成的資產,登記到了相應層級的清查單位。3.健全管理制度。固始縣在所有鄉鎮(辦事處)均設立了農村集體“三資”服務中心,主要負責對轄區內的資金、資產、資源實行統一管理。為做好“三資”工作,固始縣自2012年以來相繼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制度;通過各級“三資”工作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固始縣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的管理成效顯著。4.管理平臺建設。根據《固始縣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固始縣集體資產清查數據通過相關部門對全縣集體資產清查數據進行了審核、校驗;校驗后及時上報市級審核后,準確完整地錄入了全國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管理系統。在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管理上,建立了完備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資產、資源臺賬。
二、清產核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部分清查單位在賬務處理規范方面未做到位,如盤盈、盤虧、報廢或毀損未按程序申報處置;對清查出的賬外資產未按程序納入賬內核算;對確實無法收回的債權或無法支付的債務未按程序核銷。2.數據質量不高。由于各村文書文化水平有限,雖經多輪培訓,但仍不能完全理解清產核資指標的意義,導致清產核資數據質量不高,存在固定資產和庫存物資界限不清、登記不完全、債權債務不清等現象。3.由于此次清產核資賬目跨度時間長,有些清查單位記賬時沒有寫清明細,特別是一些村支書和村文書更換頻繁的村,容易出現斷頭賬,導致債權債務清查不夠明晰。4.部分清查單位未按照檔案管理辦法要求,對清產核資工作中形成的各項文件資料進行整理歸檔,有的甚至出現檔案資料缺失的現象。
三、對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的建議
1.完善制度體系。以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為契機,在原“三資”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辦法,規范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完善好農村集體資產保管、登記、使用、處置、定期報告等相關制度建設。2.進一步強化農村財務管理。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數據上報工作結束后,針對清查的農村集體資產、債權債務的盤虧、盤盈、核銷,以及資產負債表的變動情況,要做好會計賬目和財務報表與清產核資數據的銜接工作;同時,組織開展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加強監督,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3.增強對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的監管合力。進一步強化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監督作用,充分發揮村監委會原始審核關口的把關作用。各級農業、紀檢、財政、審計等部門進一步加強指導、監督和檢查,形成監管合力。4.強化責任追究。強化對違反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行為的責任追究,加大組織處理和紀律處分力度,對履行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職責不力或貪污、挪用、侵占、擅自處置集體資產的單位或個人,相關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追究其責任,并視情節輕重,移交紀檢監察或司法機關處理。
作者:葉章運 汪聰 單位:河南省固始縣農業農村局
- 上一篇:電子商務下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探究
- 下一篇:地方志工作目標完成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