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風險及其預防思索
時間:2022-04-10 03:48:00
導語:會計風險及其預防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企業所面臨的各種各樣的風險也日益表露出來,會計風險就是其中之一。會計風險是風險在會計工作領域中的一種反映。
一般來說,會計風險的特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會計風險的客觀性。客觀經濟條件的不確定性和會計本身的局限性決定了會計反映不可能盡善盡美。財務報表只能近似地揭示企業的經營狀況,并不能非常準確的反映企業的全貌。會計工作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信息是資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基礎。由于會計人員、企業經營者和所有者之間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在有些方面甚至還存在利益沖突。所以,風險的存在是一種客觀。
(二)、會計風險的不確定性。會計風險的存在是必然的,但會計風險是否發生以及風險程度大小都是不確定的。也就是說,如果會計信息中存在錯誤,但沒有被發現或沒有被全部發現或即便發生了但未追究會計人員的責任,那么,會計人員就不會承擔損失或不會承擔全部損失。只有會計人員的錯誤被追究時,潛在的會計風險才會轉化為現實的會計風險,給會計人員帶來損失。
(三)、會計風險后果的嚴重性。會計風險源于企業的會計工作,它不僅會給會計人員帶來經濟損失或使其承擔法律責任,還會對企業的經營管理產生極為消極的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社會經濟秩序。
(四)、會計風險的可變性。會計風險的可變性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隨著社會監督機制的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會計理論與方法的不斷改進,人們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某些不可控制的會計風險變為可控的會計風險,降低會計信息失真的程度。另一方面,客觀環境的變化會導致新風險的產生。如表外融資、衍生金融工具的創新等業務的出現會使會計工作中不可控因素增加,會計信息虛報的可能性增大,新的會計風險隨之產生。
企業應當高度重視會計風險的防范工作,防患于未然,把會計風險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防范會計風險應采取如下措施:
(一)貫徹落實《會計法》,建立健全會計法規體系,加大執法力度,利用法律法規抵御會計風險。目前,國家已經頒布了一系列有關財經方面的法律法規,一些行業也相應地制定了許多內部規章制度,這是抵御會計風險的重要武器,也是防范會計風險的一個極好方法。有《會計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會計人員就有可能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樣也就把過去治理會計的軟約束變為硬約束。此外,企業還要在工作中認真執行,加大執法力度。一要防治結合,以防為主,防微杜漸,發現違紀苗頭就抓住不放,不讓歪風邪氣泛濫成災;二要嚴肅法紀,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絕不姑息遷就;三要狠抓典型,充分運用表揚與批評,獎勵與懲罰的武器,扶正祛邪,興利除弊。
(二)加強思想教育,樹立法制觀念、增強風險意識,堵住會計風險的源頭。
(三)加強會計隊伍建設,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首先應及時分流那些本身素質低,實際業務能力差而又沒有培養前途的會計人員。其次,要對會計人員進行繼續教育。重點提高會計人員的現代會計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以適應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發展的需要,從而促使會計隊伍吐故納新,不斷地提高和壯大,為防范會計風險提供人員素質方面的保障。最后,改革會計管理體制,大力推行招聘制。
(四)健全會計內控制度,強化會計常規管理。第一,要抓好會計職能部門的行政管理,幾個企業的財務部門要對所屬的會計、出納等一線人員進行直接和間接的日常業務管理,嚴格檢查,認真考核,把好防范會計風險的第一道閘門。第二,要抓好審計、紀檢等部門對會計業務部門和會計崗位的全面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把好防范會計風險的第二道閘門。只要這兩道閘門都能恪盡職守,時刻保證會計業務的正常運轉,會計內控制度才能發生效力,會計風險的防范才能在常規管理中得到落實。
(五)強化外部監督,完善以注冊會計師為主體的社會監督體系。
- 上一篇:局長在工業暨礦管工作會講話
- 下一篇:書記在工業信息化部署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