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傳統體育休閑旅游產業的現狀與前景

時間:2022-09-12 11:26:25

導語:民族傳統體育休閑旅游產業的現狀與前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族傳統體育休閑旅游產業的現狀與前景

一、武陵山片區民族傳統體育休閑旅游產業的價值和意義

(一)武陵山片區民族傳統體育休閑旅游產業的價值

武陵山片區有許多少數民族,比如苗族、土家族、瑤族等多個民族。根據不完全統計,武陵山片區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多達120余種。在這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有源于為了自由和獨立、反抗外來侵略和緬懷英雄的,比如苗族的打泥腳;有起源于征戰和打獵的,比如土家的“毛古斯舞”、苗族和瑤族的武術、射箭等;也有起源于宗教和農業的,比如苗族的接龍舞和跳鼓舞等;還有源于傳統習俗和婚戀關系的,比如苗族的八人秋、侗族的草球、土家族的搶貢雞等。來源于當地少數名族的創造和革新,武陵山片區的傳統體育休閑旅游產業蘊含了豐富的民族文化,是人們普遍喜歡的一種娛樂方式和藝術形式,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和普遍性。武陵山片區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具有傳統體育文化保存完整的特點。這些地區很多都是在距離中心城市市區很遠的地方,而且位于山區等地,交通不便利,自然條件惡劣,生活條件艱苦,經濟發展不平衡,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較低。這些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可以有力地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可以很好地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這種產業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另外,如果把這種傳統的文化表演和當地的自然景觀結合起來,那么,這種結合形式不僅可以提高外來游客的旅游興趣,同時也可以使現場的氣氛得到很好的活躍,游客也能夠得到很好的放松。

(二)武陵山片區民族傳統體育休閑旅游產業的意義

武陵山片區民族傳統體育休閑旅游開發的樣式十分豐富,得益于國家有關武陵山片區的政策法規、民族傳統體育休閑旅游開發的內在機制以及相關政策。同時,隨著武陵山片區休閑旅游的發展趨勢,提出武陵山片區民族傳統體育休閑旅游的開發策略,探索民族傳統體育休閑旅游特色項目開發的途徑與方法,推動武陵山片區休閑旅游產業的升級發展,保障武陵山片區民族傳統體育在當代旅游文化生態下的傳承發展,主要有三方面意義。第一,參與傳統民族體育項目表演的居民可以有一定的收入,這樣可以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其中的利潤比原來傳統的種植和養殖要好很多,不僅輕松而且利潤相對較高。第二,這種傳統的體育旅游項目可以促進全區域經濟的全面和快速發展。現在,傳統的民族體育旅游是一項特殊的經濟效益產品,具有很強的帶動性,可以帶動一個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而且具有很大的關聯性。交通建設、餐飲建設、景觀建設以及環境建設,都是靠這種傳統的民族體育旅游文化所帶動的。第三,可以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問題,剩余勞動人口是一種很重的經濟負擔,這種旅游資源可以很好地把這些剩余勞動人口引導到服務和旅游產業上,外來游客為這個地區帶來了更多的經濟效益,也帶來了穩定的財富,使當地的剩余人口有了穩定收入。

二、武陵山片區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一)區域旅游項目中開發的重復與雷同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區域旅游開發過程中存在的首要問題是不同區域間大量低水平、近距離的設計雷同和重復,這可謂是區域旅游開發過程中的大忌。這一問題的出現,主要是因為當地在制定旅游規劃的時候,只是單純地關注到該區域能夠開發民族傳統體育資源,卻忽視了周邊地區也可能擁有類似的資源。這樣一來,使得各個民族傳統體育資源的開發趨近雷同甚至是重復。例如,張家界的“風土風情園”就和湘西西州永順的“老司城”距離很近,只有不過幾十公里的路程,而他們都以“毛古斯舞”以及“擺手舞”作為當地的民族傳統體育資源進行開發。這樣一來,兩者的旅游項目之間不但沒有形成區域互補,還造成了惡性競爭和相互制約的不良局面。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牽制,很多近距離的旅游區域點之間并沒有形成良好的互補合作意識,重復雷同的民族傳統旅游資源開發,使得本身具有藝術魅力的體育資源漸漸變得大眾化、商業化,減少了對游客的吸引力。

(二)民族民間藝術資源利用率低下

為了加速武陵山片區旅游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四月八”、“擺手節”等重大民族傳統節日被重新定位和大力開發,而這之中存在的大量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成為了該區域旅游事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包括鳳凰古城、王村等在內的旅游景點,都會在某些時間段面向游客推廣這些湘西民族歌舞或民俗表演項目。總體來看,目前被包裝開發的民俗歌舞或民俗表演,主要包括苗族鼓舞、擺手舞、銅鈴舞、打溜子、土家族毛古斯舞以及鬼谷神功等,但是該地區還有很多傳統體育資源并沒有得到真正的開發和推廣。以往一直渲染的十幾種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可能已經使游客產生了審美疲勞,而未被開發的新的體育旅游資源的利用率又極其低下,這也進一步造成了該地區產品開發滯后的不良局面。

(三)山區居民的參與度較低

民族傳統體育是一種以人民群眾作為主體的群體性活動,作為一種重要的民族文化元素,其發展和推廣必須要依靠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才能夠實現。缺乏群眾參與的民族傳統體育是沒有生機和活力的,其趣味性也會大打折扣。武陵山片區景點的開發管理單位多是與行政地區相互隔離的,這就使得行政地區的少數民族群眾很少或根本沒有真正參與到整個旅游資源的開發過程中。此外,各個相關部門之間沒有協調好彼此的利益導向,特別是民族傳統體育資源給不同區域帶來的經濟利益不平衡,使得山區居民的參與積極性大大下降。這樣一來,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缺乏了人民群眾的參與和情感渲染,其發展必將有所缺失。

(四)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產品開發商業化嚴重

如今,武陵山片區的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產品的開發過于商業化,已經成為該地區旅游業發展道路上最重要的絆腳石。民俗旅游開發日趨商業化、庸俗化、偽民俗化,例如,強行要求游客參與民族傳統體育表演,區域體育項目參與價格不明確,從而發生的“宰客”現象等,都在很大程度上讓游客的參與積極性嚴重下降。此外,整個地區的旅游項目策劃過于商業化,雖然在短時間內可以給該地區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但這只是一個短期的商業行為,并不利于武陵山片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可持續性發展。

三、武陵山片區民族傳統體育休閑旅游產業的發展前景

(一)趨向于科學規劃協調發展的道路

武陵山片區是一片整體區域,里面居住著很多的少數民族,關系復雜,這就需要我們做出相應的制度和法規進行規范化開發。科學、合理的開發,可以保證旅游資源的高效開發,同時也可以進行統籌規劃,這種方法可以開發出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充分利用當地優勢互補的資源,也可以避免重復建設、節省資源。同時,武陵山片區如果和周邊的縣市等搞好合作關系,將會促進這種旅游資源開發,也會做到全區域的協調、統一發展,可以為傳統的體育旅游文化做出很好的支持和保障。

(二)將會有更多的文化旅游產品被開發

許多旅游景區或文化景點發展得并不那么樂觀,主要是當地的旅游產業發展單一、產品種類少,很單調。武陵山片區民族傳統體育休閑旅游產業將會朝著參與程度廣、開放程度廣、休閑價值高的方向進發,在開放的過程中,把更多的傳統體育文化融入到旅游產業中,會有更多的旅游產品被開發出來,必將促進當地旅游業更加快速地發展。

四、總結

本文對武陵山片區民族傳統體育休閑旅游產業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同時也提出了現在武陵山片區民族傳統體育休閑旅游產業存在的一些問題,發現了武陵山片區民族傳統體育休閑旅游產業的優勢和其本身的特點,相信這個地區的傳統體育休閑文化將會越來越好,更加快速的發展。

作者:向江 單位: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