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全球化研究論文
時間:2022-03-12 07:48:00
導語:金融全球化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分析經濟金融全球化本質的基礎上,對全球化與民族化、全球化與自主化、全球化與跨國公司、全球化與貿易自由化和國際慣例、全球化與貧困化、全球化與第三世界等問題進行了多方面分析、揭露和論證,指出西方掩蓋全球化本質的主流理論在國內泛濫,我們既要積極參與利用資本主義全球化,為我所用,發展民族經濟,壯大自己;又要必須堅持民族化、自主化(國產化),這應該成為經濟金融工作的指導思想,我國金融機構首要任務必須要扶持技術、品牌國產化,以贏得在全球化中取勝。
一、關于全球化的本質問題
西方主流理論認為全球化是技術進步的結果。1997年5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的一份報告稱:“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國外有的學者認為全球化最重要的標志是國際貿易迅猛增長。我國相當多學者在論述經濟金融全球化成因時,往往也與西方主流學派觀點相類同,他們說:“導致金融全球化的因素可歸納為三類:一是實體經濟因素,諸如貿易、直接投資、科技進步和跨國公司的發展;二是金融技術因素;三是全球金融自由化創新因素。他們根本不提和掩蓋推動經濟金融全球化驅動力是資本無限擴張的沖動。
筆者贊同宿景祥等同志的觀點,他們指出:“西方主流理論描述全球化是技術進步等因素的結果,卻避開了全球化的本質”,從導致全球化因素剖析,“其根本驅動力是資本積累的內在沖動”,是資本的本性要求其“奪得整個地球作為它的市場”(馬克思),“不論經濟全球化的每個階段各有其什么特點,資本關系向全球擴張這個實質并沒有改變”,“目前的世界經濟依然由西方所主導,因而全球化問題仍然屬于資本主義發展的范疇”“資本主義全球化從本質上說,是指以資本主義為主導、以實現全球少數人利益為目的的資本征服整個世界的現象和過程”,“是西方殖民主義向全球擴張的表現”。而今,西方跨國集團向超級化發展,全球民航客機市場已被美國波音、麥道公司合并坐上霸主寶座;在世界前10名金融巨頭中美國竟占了7個,使美國在全球經濟金融中處于霸權地位,美國是全球化的最大既得利益者。其政府只不過是國際壟斷資本的“人”,利用軍事、經濟、金融實力稱霸世界,企圖控制、左右全球的政治、經濟發展趨勢。
二、全球化與民族化是國際經濟金融發展的兩種基本趨勢
不少學者只宣傳經濟金融全球化、一體化、國際化等等,說全球化是一個自然的、不可逆轉的歷史過程,而忽視在全球化的同時,還存在民族化的另一種基本趨勢。不能否認,推動當代世界經濟快速發展是同資本主義發展到“全球化”最新階段的巨大作用的結果。但與此同時,不能忽視世界是有眾多的有主權的民族國家組成,資本所追求的全球性壟斷與民族國家的主權之間,是相互尖銳對立的,它們所決定的“全球化”趨勢與“民族化”趨勢,是世界經濟這一矛盾運動的兩個方面,全球化趨勢越強,民族化問題也隨之越突出。因此,我們在重視研究、適應和利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同時,也必須要重視研究各國民族國家主權、民族經濟金融的發展和經濟金融的安全。我國是一個尋求經濟金融現代化的發展中大國,我國參與經濟金融全球化的目的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繁榮與富強,這是第一位的。因為,其一是任何一個大國都不會放棄對資源的控制,聽任外國資本對本國資源的任意配組和利用。波蘭的國有銀行已被外國資本所控制,外國資本家將波蘭銀行籌集的資金調往國外,使波蘭的企業得不到信貸扶持,這是一個令人清醒的前車之鑒。其二是在世界現實生活中,最大的福利單位仍然是民族國家,而不是全球,因為世界尚未大同。在參與世界經濟金融競爭中,如果本國銀行不重點扶持提高本國民族經濟的競爭力,這是舍本逐末,顛倒了主次,最終會導致民族經濟被淘汰出局,就不可避免的使本國人民的福利受到根本性的損害。西方發達國家大肆宣揚全球化已使民族經濟范疇隨著全球化時代到來而終結,這是一種脫離現實的利己主義的宣傳,是企圖實現他們無阻擋的控制,占領整個世界市場,攫取最大的壟斷利潤。三、全球化與自主化
在參與經濟金融科技全球化的同時,必須要堅持自主化(核心是國產化)。從全球來看,俄羅斯和發展中國家印度在堅持自主化問題上是做得很成功的。俄羅斯的電腦網絡均是自主開發的,國際上的黑客襲擊不了俄羅斯的互聯網站,確保了俄羅斯的經濟金融安全。印度在全球化浪潮沖擊下,也十分重視支持技術國產化,印度風險投資公司投資范圍和方式鮮明地為實現國家目標:注重技術的國產化和項目對國家和當地經濟發展的作用,使印度科技產業發展在國際上處于領先的地位,令世人矚目。我國在電腦網絡上引進的多,自主開發的少。引進的美國計算機、交換機、路由器均被裝有密鑰芯片,為美國政府留有一個人口,對經濟金融安全存在著不安全的隱患。全球化與自主化是一對矛盾,我們既要參與全球化,也必須要堅持自主化。正是由于我國黨和政府長期堅持獨立自主的政策,終于使“兩彈一星”自主地開發,上了天,贏得了今天我國在國際上較高的政治地位。當然,今日的自主化、國產化并不是關起門來搞大而全、小而全,而是吸收利用國外先進適用的技術,進行技術集成,形成集成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創中國品牌,才能在競爭中取勝。在這里,核心的問題是我國的企業要掌握總體設計、核心技術、采購和銷售的控制權,不然,我國的企業只能受制于人,只不過是無足輕重的“打工仔”而已。我國的銀行、金融機構、風險投資公司,要學習印度風險投資公司的經驗,注重扶持技術國產化的經驗,過去只重視支持重復引進彩電、冰箱等生產線,造成了貸款大量呆滯的教訓應予以牢牢記取。參與全球化必須要堅持自主化、國產化應該成為經濟金融工作的一個指導思想,才能防止經濟金融的控制大權旁落,受少數發達國家所擺布
- 上一篇:WTO與中國金融開放論文
- 下一篇:全球金融風暴影響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