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影視旅游品牌建設分析
時間:2022-03-10 03:37:33
導語:桂林影視旅游品牌建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我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大背景下,本文立足于廣西人民政府辦公廳的《廣西文化發展“十三五”規劃》,對“旅游+影視”的新型旅游產業模式在桂林的發展進行分析和研究,探索桂林進行影視旅游的品牌建設的發展途徑,為桂林旅游產業的新發展出謀劃策。
【關鍵詞】桂林;影視旅游;品牌建設
桂林一直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眾多影視劇在此取景拍攝。在桂林這個以旅游產業為重心的旅游城市,將影視劇創新的文化元素注入旅游地風景之中,一來提高了桂林旅游景點的知名度,二來好的電影拍攝地又為電影票房奠定了基礎,影視旅游將開創一個雙贏的局面。
一、桂林影視旅游的自然資源優勢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秦始皇統一六國后,設置桂林郡,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桂林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自然風光讓人流連忘返,素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桂林共有A級景區60家,其中5A級景區有4家,4A級景區有25家,3A級景區有31家。最具有代表性的景點有漓江風景區、象鼻山、獨秀峰、七星巖、蘆笛巖、靖江王城、兩江四湖、陽朔西街、龍脊梯田、興安靈渠、八角寨等。這些獨特的自然資源為桂林影視拍攝和打造桂林影視旅游品牌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二、桂林影視旅游的新機遇
最新政策顯示,未來五年文化和旅游業將成為我國發展規劃的重頭戲。特別是經濟正在快速發展的廣西,在十三五期間,中國的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以上,電影產量每年穩定在3-5部左右,電影票房年均增長15%以上,突破10億元。①影視作為文化產業的主力軍,與旅游產業聯姻必將是大勢所趨。而“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規劃內容,寫進了《廣西文化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桂林作為廣西旅游的標兵城市,擁有得天獨厚的山水風光資源,來此取景的影視劇組眾多,今后也必將成為廣西影視文化發展的新重心。
三、桂林影視旅游品牌發展的新途徑
(一)加強地域元素與影視旅游的有機結合,完善“劉三姐”品牌。國內許多著名影視劇都曾在桂林取景,最著名的地域文化元素就是“劉三姐”品牌。大家熟知的電影《劉三姐》讓“大榕樹”“對歌臺”以及月亮山等景點出名。劉三姐的飾演者黃婉秋女士任副董事長,打造了以劉三姐為主題的“劉三姐景觀園”,讓游客們在景區內能夠親睹《劉三姐》電影中的主要演員和重溫電影場景,滿足了游客們尋訪“歌仙”的美麗夢想,同時也為“劉三姐”影視旅游品牌開創了先鋒,樹立了桂林影視旅游地域特色的典型。而2004年,由知名導演張藝謀、王潮歌,以及國家一級編劇梅帥元等主創的《印象•劉三姐》正式公演,這是全國第一部“山水實景演出”,是中國•漓江山水劇場之核心工程,也是張藝謀“印象”系列的開端。它每年演出五百多場,截至2019年7月,共演出七千多場,接待國內外觀眾1800萬人次,營業收入超20億元,開啟了山水、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模式,②已成為廣西影視文化旅游的活名片。先有電影《劉三姐》聞名天下,又有“劉三姐景觀園”和《印象•劉三姐》再造輝煌,“劉三姐影視旅游”品牌建設,已經闖出了一片天地,是桂林影視旅游品牌建設里最閃耀的一顆星。桂林在“劉三姐”影視旅游品牌建設中,還可以繼續完善劉三姐電影體驗式旅游項目、劉三姐主題民宿酒店等的規劃和建設等,這將為桂林影視旅游品牌建設再創高峰。(二)打造融合型影視旅游項目,影視與旅游協同發展。近年來,影視劇《花千骨》帶火了廣西的德天瀑布,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帶火了云南的普者黑。國外的迪士尼影視城、好萊塢影視城,國內的浙江橫店影視城、無錫三國影視城等,已經為融合型影視旅游打出了品牌。2017年正式落戶桂林恭城縣的“瑤家大院互聯網影視旅游基地”項目,是中國首個互聯網影視基地,這也是中國最大的瑤族建筑大院,投資高達15億。2020年底前,整個項目將全部建成開業,將建設老廣州火車站、天字碼頭、十三行、狀元坊等老廣州著名的地標建筑,還包括瑤族梅山文化民俗街、瑤家村等具有桂林地域特色的瑤族特色建筑項目。這個項目將充分利用桂林美麗的自然山水風光,建立有桂林特色的瑤族風情影視城,吸引海內外著名導演和攝制組來拍戲,“以劇帶游”帶動桂林影視配套行業的經濟發展,讓影視產業的崛起推動桂林休閑旅游業的發展。
四、結語
以文化創意提高旅游開發品質已經寫入《廣西十三五規劃》中,完善已有的“劉三姐”影視旅游品牌項目,建設更具桂林文化特色的影視基地,做到了鞏固基礎又開枝散葉,桂林的影視旅游品牌建設將迎來美好的春天。
注釋:
①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廣西文化發展“十三五”規劃》
②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舉行第十屆全國雜技展演新聞會[引用日期2019-07-11]
作者:莫莉芬芳 單位: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
- 上一篇:民辦養老機構品牌文化理論研究
- 下一篇:高校黨建品牌化建設實踐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