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分析
時間:2022-12-29 03:15:31
導語: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調查的大數據來看,全區共有農村實用人才9179人,占全區農村總人口的4.3%,主要涵蓋生產型、技能帶動型、經營型、社會服務型和科技服務五大類型。1.農村實用人才的發展較快。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的進步發展,農村經濟得以穩步發展,隨之農村實用人才不斷涌現,并且每年呈上升趨勢。從單一的生產型向經營型、技能帶動型、科技服務型和社會服務型轉變,為區域的農業增效、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做了較大貢獻,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2.農村實用人才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從受教育程度看,初中學歷以下的占了全區實用人才的58.31%,高中(中專)學歷的占了36.69%,大專以上學歷的占了5.0%,初中及初中以下學歷文化程度所占的比重十分龐大。3.各個區域行業的農村實用人才層出不窮,覆蓋面很廣。據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在全區農村實用人才9179人中,生產型有5562人,占全區實用人才的60.6%,經營型1707人,占全區實用人才的18.6%,技能帶動型1432人,占全區實用人才的15.6%,科技服務型285人,占全區實用人才的3.1%,社會服務型193人,占全區實用人才的2.1%。以生產型實用人才為主,科技服務和社會服務型相對比重較低。4.農村的實用人才存在的年齡結構趨于中年化。在年齡結構上,全區20~30歲的共有615人,占全區實用人才的6.70%,31~40歲共有4692人,占全區實用人才的51.12%,41~50歲的共有3720人,占40.53%,51歲以上的占152人,占1.65%。
二、海州區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結構不合理。從行業上分析,農村人才發展不平衡,生產型比重依然偏高,科技服務型人才缺乏,技能帶動型實用人才比重偏低,直接從事生產的多,從事社會化服務的少。2.人才的年齡分布結構不太合理。中年以上的年齡比較多,占了很大的比例,很多年輕人在大學畢業后大多數都到外地創業發展,回原籍服務的較少,再次回到農村的更是寥寥無幾,人才大量流失。3.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初中人數占60%,沒有經過正規化訓練和學習,以自學或師傳為主,專業化水平不高,人才嚴重匱乏。據調查顯示,全區農村實用人才只有9179人,占農村人口比重十分低,與現代農業發展要求有所違背,與發達地區相比,農村實用人才十分匱乏。海州區是典型農業區,要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人才是關鍵因素。
三、海州區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主要對策及建議
1.大力宣傳,營造一個適宜成才的氛圍。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對農村實用人才的宣傳與開發,要重視農村實用人才在農村經濟建設中起到的作用,著重打造出一個適宜人才培養發展的平臺。一是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作用。可以通過宣傳養殖能手、種植的典型案例,借此推薦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以此激發農民學科技、立志成才、用科技的積極性。二是對農村實用人才實行優先安排,政策和政治上支持和激勵農村實用人才發揮自身的作用,實現自身價值。區和各鄉鎮黨政部門在安排科技項目、推薦評審職稱、信貸服務、選拔干部以及參加重點項目政策等方面,更多的為他們創造發展機會,促進實用人才發揮自身的作用。2.加大財力的投入,切實為培養農村實用人才提供一定資金保障。財政要對農村實用人才在創業與發展生產上重點開展扶持活動,從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進修、培訓方面安排適當的專項活動經費,尤其是要引導他們規模種植、規模加工、規模養殖,形成區域化、規模化、集約化,帶有明顯的特色優勢,然后再逐步建立起政府、農民、企業相結合的一個投入機制。3.加強培訓,擴大農村實用人才隊伍。以黨和政府支農、惠農力度的不斷加大、農業教育日益受重視為契機。一方面,農業部門面向農民定期開辦實用技術培訓班;另一方面,結合園藝科技入戶工作,聘請專家進村入組進行技術指導,提高農村科技含量。4.興辦協會,發揮實用人才的擴散作用。創辦農民合作社有利于將同行業實用人才組織起來,積極引導實用人才創辦專業合作社組織,引導他們搞好聯合經營,發揮好群體的優勢,著重解決人才分散的問題,實現農村科技資源共同致富、有效共享。5.加強引導,加快農村實用人才的發展步伐。從農民增收的長遠著眼,立足當前,把農村實用的培養和發揮作用擺上政府議事日程,確定主要領導親自抓,抓出成效,要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局出發。對表現優異突出者給予表揚獎勵,要認真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加快農村人才資源開發,快速組織起一批有實力,關鍵時刻用得上的新型人才。6.創新機制,靠政策扶持為農村實用人才提供廣闊的發展平臺。一定要從多方面多領域支持農村實用人才成就事業的意愿,這樣能帶動一方的經濟快速發展。要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從資金、信息、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持和扶持,真正發揮政府扶持農民、扶持農業、促進農村實用人才服務農民、服務農業、服務農村,解決信用融資、技術支撐、農業保險、稅收優惠等重點難題,充分發揮農村實用人才在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常海燕.新時期我國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1.
[2]趙璐璐.東部地區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1.
[3]童歡聚.永州市農村人才資源開發調研報告[D].長沙:中南大學,2011.
[4]伍豐連.新農村建設中農村青年人力資源開發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9.
作者:曹露 郭家偉 陳星煜 單位:連云港市海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上一篇: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建設論文
- 下一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設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