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跨學科團隊組織困難和挑戰評析
時間:2022-06-22 10:21:26
導語:現代跨學科團隊組織困難和挑戰評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幾十年來,全球經濟的步伐迅速增加,企業組織開放的全球市場中面臨更多的競爭對手。為了取得先進競爭力,組織需要確保合理的領導力發展,以保證未來實現其業務增長。領導力發展可被視為企業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加之現代內部組織環境和外部市場環境更加復雜且難以分析,這給領導者和管理者帶來更多的困難,需要組織和組織領導者具備更多的專業能力。討論現代組織中領導多學科團隊的挑戰,并提供一些案例研究和報告,以說明如何發展新型領導力戰略使更有效領導跨學科團隊并促進組織中的團隊成長。
[關鍵詞]領導力;跨學科團隊;團隊發展
現今,為了應對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需要,要求企業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以應對越發激烈的市場。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需要企業有著正確而迅速的管理決策,在這樣的背景下,跨學科團隊或多學科團隊建設越來越普遍,跨學科團隊因為有不同專業學科背景的人員聚集其中,使得團隊決策更加科學而高效,同時為了更好地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對學科團隊也可以令企業研發的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各方面需要。但是,處于這樣團隊內部的領導者,在領導多學科團隊時,往往比單學科團隊或者學科專業性沒有這么強的團隊時面對更復雜的問題和更多挑戰,例如,其中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在跨學科團隊中,不同的專業人士其學科背景知識是不一樣的,其方法論和思維也存在比較大的差異。那么在攻克一個難題的時候,如何促進他們知識、方法、思想的融合,或者促進他們在不同學科背景下溝通無界限,為了應對學科多樣性并增強團隊整合,知識邊界跨越模型將是本文領導力研究的重點。
1跨學科團隊的定義和特點
跨團隊不僅僅是把不同學科背景的人員集中到一個團體中,他們是來自不同專業背景或不同職能背景的個體,跨學科團隊的定義是通過各自知識能力,整合綜合思想和方法的,最終完成項目目標或團隊目標,實現個人或單一學科團隊無法實現的目標。跨學科團隊最顯著的特點是團隊成員個體之間的專業背景存在比較大的差異,并且利用這些差異去完成目標,例如,研發無人駕駛汽車,既需要汽車制造專業領域的人才,也需要編程,人工智能的人才,同時也需要物聯網技術的人才,幾種學科的人才相互協助,才能最終研發無人駕駛汽車。
2領導多學科團隊面臨的挑戰
如今,作為團隊領導者,需要處理組織中存在的許多問題。例如,在一個跨國集團的團隊內部,團隊是多元化群體(性別,國籍,職位等)不同,因此領導者需要思考怎么激烈不同的成員,提升管理和工作效率,并實現增長。在外部,他們可能面對全球化環境,需要保持競爭力,同時滿足社會規則和法規的要求,并滿足股東們的期望。因此,為了應對這些挑戰,組織領導者可能要具備多種專業技能和管理知識,其中領導力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很大程度上決定團隊最終的成敗。他們的典型行為方式可能會極大地影響他們的下屬。Mulcahy(2017))認為:一方面,組織中不合適乃至不合規的領導行為可能導致組織失敗,她在一項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了解到,年齡在35至44歲之間,年薪在25,000美元到35,000美元之間,也就是中層雇員中,導致工作幸福感下降并最后使其離開組織的最大原因是他們認為領導者能力低下以及被惡劣對待。另一方面,Bryant(2003年)也指出,領導者是有效管理知識過程的核心,當領導者有效管理團隊個體知識時,可以使組織具有可持續的競爭力。但實際上,當領導團隊時,每個團員個體都有獨立個性和道德價值觀,因此領導者可能難以確定他們的真實想法,日積月累,最終導致團隊成果離計劃目標出現重大偏離。在多學科團隊中,這種情況更加嚴重,除了不同個體的個性上,職業背景和專業知識的高度差異性將帶來更嚴重的文化邊界,令溝通產生更多障礙,甚至,某些時候,跨學科團隊可能無法產生理想的結果,并且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因此降低了團隊的績效水平和項目成果,因此,多學科團隊令領導者帶領團隊時面臨更多的挑戰。在領導全球團隊或跨學科團隊時,團隊領導者需關注以下問題,解決以下的困難:2.1團隊成員的融合和團隊績效的獲得。在Zaccaro,RittmanandMarks(2001,p.452)的研究中,團隊融合度由以下三個因素決定:在團隊發展中,個人的行動及自身的目標是為集體利益服務;團隊是否具備對外部復雜的環境快速響應的能力;通過固定形式的領導手段來標準化團隊目標和團隊活動。以上三個因素都強調了團隊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團隊是促進團隊成員融合和績效的產生的必不可少的關鍵,而領導手段和措施就是團隊發展的核心要求。首先,一般來說,團隊發展需經歷四個階段:形成期,成立一個團隊,不同的個體進入集體。相互對抗期,團隊成員互相習慣彼此。規范期,成員個體遵守統一的工作標準和方法去工作,這個時期,團隊開始融合。最后,成熟期,團隊形成一個整體成為實現團隊目標的任務活動的工具。因此,領導一個團隊甚至是跨學科團隊,不是簡單地將每個成員聚集起來是,而應該創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規則,提升團隊內部成員互動性和子項目連貫性,使他們進行在這套規則下進行互動和有條不紊地完成各項工序。2.2團隊成員的人際互動程度。Kogut和Zander(1992)指出,在團隊中,和諧人際互動氛圍可以減少溝通,協調的成本,提高團隊績效,特別是在項目團隊中。Kale,Singh,和Perlmutter,(2000)在其團隊周期概念框架中也承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團隊進程中的基本屬性,團隊內部關系發展至關重要。進一步來說,加強團隊成員間的信任,互惠和密切的接觸是團隊建設的紐帶。所以,提高的人際互動發展水平將促進團隊成員的相互學習和知識整合,發揮跨學科團隊的作用。2.3建立合適的工作習慣和工作守則。在團隊中,由于個人的生活習慣,專業背景和工作習慣不同,尤其在跨學科團隊成員,這種差異更大,因此,團隊領袖或管理者應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守則或規則制度,幫助團隊成員形成統一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節奏,有利于他們相互的知識分享。
3領導者在團隊知識整合中的角色和素質
3.1打破成員間的知識界限。跨學科團隊領導研究發現,不同學科成員之間有不同的知識范疇,也稱作知識邊界,不同的職業具有不同的專業知識,某一學科成員所收悉的信息,其他學科的成員可能很難理解。從Liljegren和Zander(2011)的研究中看到,一個項目團隊內存在多種邊界,從外到內分為社會邊界、知識邊界,行動邊界。團隊知識整合需要有邊界跨越的措施,只有跨越這些邊界,團隊成員才能促進多元化的知識整合。只有打破知識邊界,成員間的知識才能整合,而知識整合對團隊成功至關重要,領導者需具備的一種關鍵素質就是成為打開團隊知識邊界的“扳手”,一種類似成為團隊知識融合的橋梁作用,令不同知識邊界產生重疊和溝通,不同專業知識在團隊的邊界內擴展,從而促進知識的共享和整合。3.2促進團隊成員間的知識分享和利用。跨邊界的過程使團隊成員能夠更好地解釋他們的知識,破除知識理解的障礙。有效地共享和利用團隊的知識。最終,跨學科團隊能利用知識多樣性提高團隊績效。因此,領導應充分發揮自身的權限和人格魅力,為團隊成員創造知識邊界跨越的活動,如團建工作,分享會,培訓課程等,促進團隊成員的溝通能力,降低溝通成本,同時使團隊個體對團隊有強烈的歸屬感和集體感,這樣,將大大地增加知識的整合和分享。
4結語
高效領導一支跨學科團隊,充分融合各專業的知識優勢達成目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項目管理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發展過程,各成員需要不斷溝通和協調,而且他們可能是高級知識分子,需要利用他們的知識和技能知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所以不能像對待一般的工人,只需要令他們服從和遵守就可以了,領導這樣一支團隊需要面臨更復雜的問題。該報告通過分析和參閱前人關于跨學科團隊領導的研究報告,了解到領導跨學科團隊時,激發他們進行知識的分享和融合,將會提高團隊的融合度和績效。
【參考文獻】
[1]Chiocchio,F.,Forgues,D.,Paradis,D.andIordanova,I.(2011).Teamworkinintegrateddesignprojects:Understandingtheeffectsoftrust,conflict,andcollaborationonperformance.ProjectManagementJournal,42(6),pp.79-80.
作者:林漢璋 單位:佛山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作風建設大提升專項行動方案
- 下一篇:高校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