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規劃服務體系建設分析

時間:2022-02-05 08:37:46

導語:免疫規劃服務體系建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免疫規劃服務體系建設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鄭州市當前免疫規劃服務工作現狀以及預防接種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建設完善的免疫規劃服務體系提出合理的建議。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用Excel2003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鄭州市有207家預防接種門診,其中省級示范預防接種門診占接種門診的42.51%,從事免疫規劃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共1391人。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化管理已覆蓋全市所轄縣(市、區)及鄉鎮,麻疹等疫苗針對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結論鄭州市完成了免疫規劃服務體系的基礎建設,但仍需按照新修訂的《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和《預防接種工作規范(2016年版)》的要求,加大免疫規劃保障的財政投入,增加冷鏈系統設備和免疫規劃工作人員數量,適時增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加大對流動兒童的管理力度,從而來提高免疫規劃服務水平。

關鍵詞:免疫規劃;體系;建設

免疫規劃服務承擔著黨和政府改善民生、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職責,寄托著人民群眾的殷切期盼。2016年4月,國務院頒布了新修訂的《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國家衛計委也于2017年1月印發了《預防接種工作規范(2016年版)》,為我們做好免疫規劃工作提供了政策法律依據。為提高我市免疫規劃服務水平,加強疫苗管理,保障兒童預防接種安全,我中心免疫規劃所對我市免疫規劃現狀開展調研,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合理建議,為完善免疫規劃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鄭州市預防接種單位、免疫規劃工作人員基本情況、冷鏈系統、信息化系統、疫苗針對傳染病控制等內容。1.2調查方法。通過免疫規劃相關報表并結合以往督導、近期現場調查等形式來掌握鄭州市免疫規劃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發現預防接種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1.3統計分析。相關數據用Excel軟件整理分析。

2結果

2.1預防接種單位建設基本情況。鄭州市現有預防接種門診207家,其中示范化門診88家,規范化門診114家,合格門診(待市級驗收)5家,其中示范化門診占接種門診的42.51%。我市預防接種門診專用房平均總使用面積162m2,與服務人口數量、服務周期相適應,達到了新《規范》的相關要求。2.2人員建設基本情況。2016年全市從事免疫規劃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共1391人,其中市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9人,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77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06人,鄉鎮衛生院免疫規劃科業務人員582人,村級接種單位接種人員17人,免疫規劃人員與服務人口的配置比例為1.45/萬,高級職稱、中級職稱、初級職稱和其他人員分別占3.74%、25.38%、62.54%和8.34%(詳見表1)。預防接種機構的廣泛覆蓋、接種隊伍的壯大,方便了廣大群眾,極大地促進全市公共衛生事業發展。2.3冷鏈系統建設。鄭州市建立了嚴格的疫苗和冷鏈管理制度來規范疫苗和冷鏈管理。我市目前有冷藏車11輛、疫苗運輸車11輛、低溫冷庫3臺、普通冷庫22臺、低溫冰箱235臺、普通冰箱934臺、冷藏箱601只、冷藏包2666只、備用冷庫制冷機組4臺、備用發電機7臺(詳見表2)。2.4信息化系統建設。河南省省級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化管理平臺和鄭州市市級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化管理平臺于2011年6月同步正式運行,兒童預防接種信息化管理已覆蓋所有的縣(市、區)和鄉鎮,接種數據通過兒童信息化管理系統與省、市平臺對接共享,為免疫規劃工作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信息數據,保障了我市常住兒童和流動兒童都能夠及時得到預防接種服務。2.5麻疹等疫苗針對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通過各級接種門診工作人員的努力,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麻風疫苗等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0%以上。2016年我市共報告麻疹確診病例107例,發病率為1.45/10萬,低于去年同期水平(4.76/10萬)。我市自1978實施計劃免疫以來,連續39年無白喉病例報告,自1992年以來連續25年保持無脊髓灰質炎野毒株病例發生,全人群乙肝HBsAg陽性率從1980年的10%下降到2014年的1.2%,10歲以下兒童HBsAg陽性率降至0.14%,疫苗針對傳染病發病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3討論

近幾年鄭州市通過引進專業人才、規范預防接種單位的管理和加強示范縣區建設等措施來提高免疫規劃服務水平,免疫規劃體系雖初步建立但仍需進一步完善。目前,我市鄭東新區、經開區尚未設立疾控機構,上街區、鄭東新區、經開區、高新區免疫規劃專業管理人員僅1~2人,金水區、中原區、二七區、管城區等單位管理人員為5~6人,專業技術人員數量偏低,人員少,工作量大,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前免疫規劃管理工作的需要。我市免疫規劃工作人員中,約70%是初級職稱或沒有職稱,尤其是在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預防接種單位,有大量的非專業人員從事免疫規劃工作,造成一方面人員超編,另一方面技術人員相對匱乏的局面[1-2]。建議一要結合鄭東新區、經開區的實際情況,設立區級疾控機構,嚴格人員準入機制,加大對免疫規劃專業人員的補充。二要落實基層預防接種人員的勞務報酬,提高工作積極性,穩定免疫規劃人員隊伍,從而不斷提高預防接種服務質量[3]。冷鏈是免疫規劃工作的重要內容,是保證疫苗質量、使兒童得到有效接種的重要措施[4],冷鏈系統設備的不足加大了縣級往基層運送疫苗的壓力,為確保冷鏈正常運轉增加了難度。鑒于我市冷鏈設備不均衡、更新緩慢以及缺口較多的問題,建議進一步明確政府投入職責,按照新《條例》[5]的規定,加大經費投入力度,給冷鏈系統設備匱乏的縣級配備冷藏車和疫苗運輸車,以及冷鏈監測設備或儀器,緩解縣級往基層運送疫苗的壓力[6-7]。鄭州市大部分預防接種門診均滿足新《規范》[8]中門診設立的要求,但我市金水區興達路辦事處無醫療機構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楊金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半徑長達16公里,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衛生院接種門診服務人口達到了100000以上。針對這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地理位置分布不均、服務半徑過大、服務人口過多的問題,建議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適時增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根據轄區人口數來合理布局。2016年度我市掌握有7歲以下341132名流動兒童信息。流動兒童的免疫預防管理是免疫規劃工作的薄弱環節和難點問題[9]。流動兒童居無定所,家長的文化素質偏低,主動接受服務的意識差,再加上管理措施不到位、政府部門協調不夠等因素,不能有效全面的掌握全市流動兒童數量及信息,影響了免疫規劃疫苗的接種率,成為傳染病、多發病暴發和流行的高危人群,給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帶來隱患。建議政府出臺《流動兒童管理辦法》,明確各級職責,建立健全聯防聯控機制,從而使我們能夠有效全面掌握全市流動兒童數量及信息,更好的開展免疫規劃服務工作。免疫規劃工作在疾病控制工作中具有戰略性地位,其發展的好壞,主要取決于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加快落實免疫規劃工作經費,加大冷鏈設備等硬件投入、落實提高接種人員待遇和地位以及加強流動人口管理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有通過政府重視、各級免疫規劃工作人員共同努力才能不斷完善免疫規劃服務體系建設,將免疫規劃工作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潘偉,孔鵬,徐翔.疾病預防控制體系人力資源問題和對策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8,(7):445-446.

[2]陳尚全,鄭景山.新形勢下計劃免疫工作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湖北預防醫學,2002,13(5):35.

[3]黃興民,羅文勇,龔志勇,等.東莞市厚街鎮社區預防接種服務需求調查與預防接種門診設置[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5,29(3):83-86.

[4]王隴德.預防接種實踐與管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23.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16-04-23.

[6]安立志,金宏,宋長江.黑龍江省計劃免疫冷鏈系統的現狀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04,20(3):282-283.

[7]路明霞,張延煬,葉瑩,等.河南省免疫規劃體系建設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4,30(1):84-85.

[8]預防接種工作規范(2016年版)[S].2016.

[9]郭淑惠,徐玉梅,王婧嵐,等.鄭州市區流動兒童免疫接種現狀與管理對策[J].現代預防醫學2006,33(5):817-819.

作者:范張潔 李鋒 韓同武 王萌 王小麗 單位: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