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初探

時間:2022-05-14 04:07:43

導語:中小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初探

近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迎來了發展的新契機,許多中小型企業借此東風取得了不菲的發展成果,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開始認識到誠信經營的重要性,并且確實在誠信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然而問題在于,時至今日仍有一部分中小企業在經營中存在失信行為,導致嚴重的誠信危機,這顯然不利于中國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對中小企業誠信缺失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對中小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的路徑進行研究勢在必行。

1誠信對企業的重要意義

第一,誠信能夠促進企業生產力發展。每個企業都是由員工組成的,員工的誠信度也就影響到了企業的整體誠信度,為了構建高效的誠信體系,企業方面必然要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在培訓的過程中,員工會自然地生發出對企業的認同和向心力,在這種情況下開展企業的生產活動,必然能取得十分可觀的生產效果。第二,誠信是協調企業內外部溝通的橋梁。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講,企業的管理對象是人,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都可以通過溝通來解決,換個角度來說溝通是解決企業內部矛盾的有效措施,能夠讓人和人之間進行友好的溝通,并且解決一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高效溝通能夠提升人們解決問題的效率,有助于誠信體系的構建,也能夠讓企業的向心力得到進步。第三,誠信是企業立足市場的根本。一個企業是否具有長期發展的潛力,主要還是看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凝聚力,而企業經營的誠信度恰好決定了企業的凝聚力水平。誠信可以說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能夠將企業在長期經營過程中積累下來的經驗和作風以一種概念化的方式表現出來,員工在工作中如果都能夠遵守誠信這一準則,那么企業的經營活動必然會取得十分穩定的發展。除此之外,企業的誠信程度還關乎到企業能否在不斷變化的市場條件中穩步立足,誠信度越高企業的發展就會越順暢。

2中小企業誠信缺失的表現

中小企業的發展時間往往比較短、管理的思維也不夠成熟,因此在經營活動的過程中往往過分看重短期利益,卻忽略了企業的長效發展,不愿意在誠信建設上投入資金和精力,這就導致了許多中小企業誠信體系缺失的問題。具體來說,誠信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假冒偽劣商品泛濫,制假販假活動頻發。假冒偽劣產品的出現讓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了損失,無論是經濟利益還是個人利益都會嚴重收縮。另外,企業在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過程中就已經喪失了誠信、觸犯了法律法規,這顯然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甚至可能會給本行業的其他類似企業帶來負面影響。第二,偽造財務信息,誤導投資者和消費者也是常見的失信行為。很多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過分看重短期利益,目光短淺的為了一點兒短期利益放棄誠信,不惜觸犯法律進行偷稅漏稅。這種舉動對國家經濟發展十分不利,對企業本身的長遠發展也不利,對投資者和消費者而言更是一種傷害。第三,簽訂虛假合同,不認真履行企業義務。為了規范市場行為我國推行了《合同法》,當事人在簽訂合同以后必須要嚴格遵守合同中的有關條款,這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但是目前來看,很大一部分中小企業誠信缺失、不斷簽訂合同卻不履約,不考慮這種舉動帶來的后果,使交易另一方當事人蒙受巨大的損失,這顯然不利于我國經濟建設的進步。

3中小型企業誠信缺失的原因

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誠信缺失的問題更加嚴重,這絕非偶然。一般來說,企業經營活動中失信的原因比較集中,經研究發現中小型企業誠信缺失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3.1外部因素。3.1.1失信成本低。經濟活動是雙方共同促成的,其中一方是否會出現失約的狀況,主要取決于違約以后需要付出的代價,如果違約帶來的后果遠遠小于違約的收益,那么企業方面就可能選擇失信。具體來說,失信成本低主要可以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誠信法律體系不夠健全、對失信行為無法進行嚴厲懲處。中國的有關規定中對失信行為并沒有嚴格的處罰措施,企業選擇違約不必承受太大的懲罰就可能獲得巨大的收益,風險和收益不平衡,自然會有一大部分中小企業選擇失約。縱觀同期歐美發達國家對失信行為的處罰不難發現,我國對失信行為的處罰非常輕,比如說美國的法律中就明確地對商品造假懲處措施進行規定,除了罰款之外還涉及刑事責任,但是中國的法律體系中關于造假的懲處只有2倍賠償,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為獲得更大的利益選擇違約是必然的。其次,客觀誠信評價等級的缺失也讓一些遵守誠信的企業舉步維艱。在誠信評價等級不完善的情況下,誠實守信經營的企業難以獲得巨大的收益、失信企業卻能在付出較小代價的情況下獲得幾倍的收益,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選擇失信,放棄遵守誠信原則。在失信成為企業經營主流的情況下,投機取巧、不守誠信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嚴重。3.1.2信息不對稱。從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來看,誠實守信是其實現長期發展、收獲最大利益的必然選擇。在長時間的經營活動中,每一次誠信行為都會為后續的交易和經營提供支持,都會讓下一次的經營活動更加順暢。但是只要有一次失信行為造成了利益損失,之后的交易及經營活動都會受到不利影響。就目前來看,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速度過快、經營活動數量多規模大,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難以獲得和大型企業相同的信息量,這就給中小企業的不誠信行為提供了可能性。3.1.3制度缺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處在發展階段,有關制度還存在一些漏洞需要解決,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的失信行為難以得到有效監管。很多中小企業為了在短時間內獲取足夠多的凈利潤,往往會選擇商業賄賂、違背合同等方式,盡一切可能減少自身在經營活動中需要承擔的責任,并且希望從中收獲巨大的經濟利益,而地方官員和干部為了中飽私囊也會選擇在收受賄賂之后對失信企業“網開一面”,對其失信行為不予追究,這種惡性循環一直持續正是由于制度的缺失。3.2內部因素。第一,企業被動失信。很多中小企業在經營活動中難以對市場進行準確的預測,也就無法合理地調整自身的經營策略,因此在以后的經營活動中不得不違約失信。第二,企業的自我管理不到位。中小企業基本上都是民營企業,家族制管理大行其道,管理結構不完善、管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比比皆是,管理過程不夠公開透明,企業主導者的權力沒有限制因素。這就導致了很多中小企業在經營中不惜一切代價只為了短期利益。另外,中小企業在各個方面都無法和大型企業相提并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必然難以占據一席之地,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只能選擇獲得利益和違約失信。

4中小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的路徑

進入21世紀以后,中國的經濟建設、企業競爭都邁進了一個新階段,競爭的因素已經從傳統的生產力、勞動力、資金水平等轉化成為企業誠信等新內容,可以說誠信正在成為中小企業的競爭核心。目前中國的改革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愈發成熟,在這種情況下提升企業誠信水平勢在必行。具體來說,中小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的路徑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點。4.1建設誠信為本的企業文化。企業的遺產一般情況下可以根據形態不同分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其中有形資產指的是能夠感知的具體物質和設備,無形資產指的是生產技術、知識產權、品牌效應等。而本文中研究的誠信問題及信用資產,則很容易受到人們的忽視,甚至有很多企業經營者對誠信原則嗤之以鼻,只有中小企業的經營受到影響的時候才會意識到誠信的重要性。所以中小企業的經營者必須要以全局性的角度出發,盡快認識到建設誠信為本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并且將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未來工作的重中之重。具體來說,第一,需要做的就是從物質環境出發,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確保供應、生產、銷售的誠信程度,購進足夠的生產設備、避免生產要素斷流。第二,從行為制度的角度來看,制定一個標準化、獨特化的保障制度,要從企業員工的具體行為入手,建立“遵守誠信、認真負責”的工作思維,通過行為管理和獎懲制度解決企業失信的問題。第三,要從精神文化方面入手,長時間、連續不斷地組織活動和講座,通過這種方式營造企業誠實守信的文化氛圍。也可以讓員工到不同的企業進行觀摩和學習,保證員工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始終遵守誠信原則,積極貫徹守法經營、誠信經營的要求使誠信經營成為員工和管理者共同遵守、共同認可的發展策略。在實際的經營活動中,企業文化所能發揮的作用十分重要,其會對企業的經營活動產生積極影響,能夠讓企業的每一個成員在合法獲得利潤的情況下感到驕傲和自豪。4.2充分發揮政府在市場誠信建設中的主導作用。政府部分發揮作用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政府本身的誠信度比較高,建立健全標準化、誠信化的工作體系。中小企業失信實際上與政府行為息息相關,對政府行為進行規范處理能夠解決過去政府職能缺位等問題,在誠信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引導中小企業誠信經營。另外,還需要提升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從而讓百姓對政府產生認同感,保證政府建設誠信體系的工作能夠順利完成。第二,政府部門必須要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對存在失信行為的個人和企業進行嚴格懲處,進而達到提升社會誠信水平的目標,使誠信在全社會范圍內蔚然成風。實際上,誠信體系的建設、失信行為的懲處都是政府部門的職責所在,政府部門必須要盡快建立健全誠信體系,加強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提升誠信體系的監督管理智能,以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建設更加穩定的企業誠信體系。4.3加快企業誠信立法的進程第一,提升立法有效性,強化責任意識。中小企業誠信體系建設離不開企業自身的努力,更離不開制度的保障。所以盡快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對現有的誠信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勢在必行,在今后的發展中務必要讓中小企業等市場資產主體的交易和資產處置更加自由,同時政府部門必須結合中小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建立信用評定體系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在這個過程中,中小企業如果違背了信用標準,就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第二,要做到有法必依,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進行執法。市場經濟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建立后,如果未能取得實際效果、未能落到實處,中小企業的誠信程度仍將得不到保障。所以說執法部門必須根據法律法規的有關要求,確保對有責任有過錯的中小企業進行有效、準確的懲罰,讓法律法規成為中小企業誠信體系構建的有力抓手,讓中小企業和市場參與者之間形成互信的關系。更重要的是,中小企業在這個過程中也要發揮自身的作用,對有關法律法規進行學習和分析,以一種積極主動的探索態度對待誠信經營的相關法律法規,自覺形成合法經營、誠信經營的發展風氣。4.4企業內部建立誠信體系。中小企業實際上是誠信制度的主體,它的誠信程度能夠體現出社會整體的誠信水平,也會對社會誠信水平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中小企業必須要盡快建立內部的誠信體系,以一種強有力的自我監督手段解決誠信經營中存在的問題,發揮自我約束的功能。政府部門在這個過程中同樣需要發揮作用,對企業的管理者進行誠信經營培訓,提升管理人員的誠信意識水平。對那些遵守誠信、穩定經營的中小企業進行獎勵并且做好宣傳工作,爭取發揮榜樣力量,以誠信榜樣帶動中小企業走上誠信經營之路。4.5建立企業誠信水平的評估及披露制度。政府部門在今后的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企業的誠信程度進行分析,建立健全企業誠信水平信息庫,特別是要結合工商稅務等部門,建立統一化的誠信檔案,在建成之后可以將其放在政府的門戶網站上,為社會各界人士提供了解中小企業誠信水平的渠道和措施。另外,還可以建立健全統一的評價準則和管理辦法,從而提升誠信評價體系的有效性。另外,還需要找到行之有效的科學化措施,合理確定企業的誠信水平并且對其經營活動進行評價,以此為基礎建設披露制度,讓誠信評估和法律法規合而為一,形成高效地、合理的誠信評價及處理體系。4.6采取多種措施,使員工具有主人翁意識。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最大的差別在于,中小企業的資金力量比較薄弱,因此不可能在資金管理及風險防控方面投入太多資金,這就導致了許多中小企業常受失信行為的危害。實際上,加強員工積極性建設、提升員工的警惕意識能夠提升企業防范外界風險的有效性,目前很多企業都在推廣的期權,正是一種有效激勵管理人員的手段,而在中小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的過程中,期權形式同樣能夠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借助期權將員工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合二為一,讓員工產生向心力和自信心,這必然能夠提升企業員工在工作中的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有助于提升中小企業防范失信行為的能力。4.7慎重選擇最高領導者。中小企業的管理者通常都只有一兩個人,企業資產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是同一個人,這種現象有一定的雙面性。從優質作用來說,最高管理者的個人魅力能夠提升企業內部凝聚力,能夠引導企業內部誠信的發展;從消極影響來說,管理者的能力水平如果不過硬,個人素質如果不夠高,很可能讓企業內部員工產生惰性,更可能會導致企業經營原則偏離誠信方向,逐漸走向失信。中小企業在今天已經成為我國建設的重要一分子,在不斷的發展中必定要對管理者角色作出一定的調整,確保管理者的個人素質過關、個人能力突出,只有這樣才能在建設誠信體系的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4.8構筑積極的溝通渠道。中小企業的信息流相對較小,信息傳播速度也比較快,員工在工作中往往能夠第一時間獲取經營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各種流言蜚語很難得到控制,如果企業管理者不能快速處理好這種問題,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會越來越嚴重。所以,管理人員必須要積極地進行溝通保證信息傳播的正確性。最后需要提到的是,在溝通及強調誠信重要性的過程中,企業管理者必須要以一種真誠的態度進行溝通,讓員工能夠在信息溝通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杜絕因信息傳播不暢導致的失約等問題。4.9加強行業自我約束。眾所周知,行業協會是企業和政府之間溝通的橋梁,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想要治理失信行為,都必須要從加強行業自我約束入手。經過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可知,行業協會在處理中小企業失信問題方面能夠發揮積極作用。然而問題在于,我國的中小企業誠信建設時間比較短、可借鑒的經驗也不多,所以目前中小企業誠信體系構建仍然是一片空白。行業協會必須盡快宣傳自我約束、懲治失信的發展思路,對中小企業失信行為進行綜合處理,讓誠信經營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不二之選。4.10開展專項治理,嚴厲懲處失信違法行為要結合本地區、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實際情況,對其存在的違法失信行為進行分析,對中小企業誠信缺失、違規經營的問題進行處理。建立健全細致的失信懲罰體系,提升中小企業違法經營的失信成本。除此之外,還需要從道德層面給予失信的中小企業以譴責和懲罰,讓企業在失信之后承擔法律和道德雙方面的后果,以此解決中小企業肆無忌憚失信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在不違反工作原則和法律的情況下,對失信中小企業進行登記和記錄,制作中小企業優惠政策黑名單,在中小企業被列入黑名單的情況下不對其項目進行審批。另外,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工商行政部門必須要控制失信違法企業法定代表人及責任人注冊新企業的可能性,不允許其以任何形式注冊新的企業。同時,還需要從市場準入、銀行貸款等方面制定嚴格的管理體系,對失信的中小企業進行明確的管理和懲處。另外還需要建立失信企業風險金制度,即從行業內部出發提升對失信行為的懲處力度。4.11提升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和法律知識假如消費者在消費的過程中都能掌握保護自己權力的方法,那么企業的失信違法行為必然會受到遏制。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企業在消費者的高度監管下,很難鉆空子不守誠信,因此提升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和法律意識,是構建企業誠信體系的有效措施。具體來說就是要提升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并且提升消費者的維權意識,還需要對消費者的投訴進行收集和分析,統計出失信中小企業的失信頻率,并且對這些企業的違法行為進行嚴格處理。4.12在企業內部倡導誠實守信的理念立身做事、誠信為本,這是人們都認同的中小企業經營策略,嚴格遵守誠信原則能夠提升中小企業的經營穩定性,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為了讓企業的誠信體系盡快成型,我們首先要將誠信為本這個原則貫徹下去,簽訂的合同要順利按時履約、需要交付的產品需要及時交付,確保中小企業的運作效果。具體來說,可以采取有效的手段對誠信企業進行獎勵,從正面角度做好宣傳工作,幫助誠信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其次,要把遵守合同、誠信經營的工作思路落到實處,確保每個中小企業都能認識到遵守合同的重要性,并且將之真正落實到位。目前來看,很多失信問題嚴重的企業仍舊能夠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主要的原因是:市場本身的監督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有關誠信的運作模式不夠合理。在這種情況下,工商部門、稅務部門等有關部門必須要發揮自己的作用,利用行政手段對誠信問題進行管理和協調。最后,要對那些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進行獎勵,從政策角度出發為誠信中小企業提供一定的便利,比如對誠信企業的產品實施免檢制度、銀行方面對誠信企業優先放款等,這樣一來政府部門的鼓勵重視將會成為帶動誠信之風盛行的有效因素,中小企業在誠信經營方面也會有更多更加深入地認知,失信問題將會迎刃而解。4.13擴大信用示范效應,促使中小企業誠信守義蔚然成風市場經濟實際上是一種公平競爭、各憑能力的經濟模式,實際上它的核心是信用經濟,換而言之市場主體必須要在公平誠信的原則下進行交易,比如企業和企業之間的交易就是以契約為準則開展的,而企業和消費者之間更是依賴契約誠信精神才能順利交易,并且最終獲得自己所需要的產品和資金。所以中小企業在今后的發展中務必要盡快認識到誠信體系構建的重要性,明確誠信經營對整個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積極主動地學習誠信經營之道。向優秀的誠信企業學習,并且在比對的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和經營模式,盡快落實誠信經營。更重要的是,社會第三方組織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在中小企業誠信體系構建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比如建立中小企業信用發展論壇,給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提供一個就誠信問題達成一致的渠道,讓他們能夠在論壇上發表自己對誠信經營的認識、提升中小企業誠實守信的水平,讓誠實守信成為中小企業今后經營發展的不二之選。

5結語

中小企業的發展的確面臨著許多難題,無論是資金設備還是技術人才都有些捉襟見肘,但是這并不代表經營者可以通過不合理、不合法的手段獲取收益,以不誠信的經營模式換取的發展必然難以長久。因此在今后的發展中,我們必須要著力構建中小企業誠信體系,通過加強政府部門的監管、擴大示范效應、建立內部誠信體系、提升消費者維權意識等手段,確保中小企業誠信體系構建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超.論我國中小企業誠信體系建設[J].現代經濟信息,2016(16).

[2]夏慧琳.推進中小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的財政政策思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0).

[3]金梅紅.淺析中小企業誠信體系建設[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4(02).

[4]王文靜.中小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的路徑探究[J].人民論壇,2012(23).

[5]余元九.推進我省中小企業誠信體系建設[J].世紀行,2012(05).

[6]李俊.建設誠信體系促進中小企業發展[J].新疆金融,2003(10).

[7]李黎.誠信體系建立及其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安徽建筑,2018,24(03).

[8]江洲,劉碧松,穆瑾,等.構建企業誠信管理體系的關鍵問題研究[J].標準科學,2017(02).

作者:楊旭珍 彭文鼎 單位:中共甘肅省委黨校